第三章、艱難的抉擇 五、李宗仁拒絕簽字

4月16日清晨。

北平西苑機場。

周恩來驅車來為黃紹竑和屈武送行。這一天他的心情似乎很好,他回頭問葉劍英:「成敗在此一舉了,派他們兩人回去,你認為好不好?」

葉劍英說:「這是他們代表團自己推薦的人,只要利於簽字,那就是好事。」

周恩來解釋:「為什麼要專派黃、屈二人回去勸李、白簽字,這還是有道理的啊!你們也許並不清楚,黃紹?是桂系的親信,他過去在廣西與李宗仁、白崇禧曾被人們稱為廣西三巨頭,就影響來說,他也很大,何況與李、白還私交甚深。」

葉劍英笑著說:「照你這麼說,爭取李、白二人還是有點希望了?」

周恩來說:「不能抱多大希望,但還是有一點。」

葉劍英問:「張治中為什麼不親自回南京,讓屈武去何用意?」

周恩來說:「他怎麼能回去呢?去了恐怕就回不來了。你不要小看這個屈武,他是國民黨元老於右任的女婿哩,在南京也能說上話,派他做點說服工作是對的。」

轉眼之間已來到了機場,南京代表團的人已到了。黃紹竑與周恩來、葉劍英等人握手時,突然看到了一個人,此人就是白崇禧的外甥海竟強,他原是桂系精銳部隊第46軍188師師長,是在山東萊蕪戰役中被解放軍活捉的。

周恩來說:「你們兩人回去,順便把白崇禧將軍的外甥帶回去吧,這也是我們為了和平的一個舉動,海將軍是自由的,一切由他自己選擇嘛!我們對桂系是友好的,希望他回去也能做做白將軍的工作。」

屈武說:「共產黨實行的真是寬大政策,海竟強回去,我想白將軍一定會很高興的。」

周恩來說:「你們兩人這次回去,任務艱巨啊!我們等好消息。」

黃紹竑並不樂觀,他本來不願意擔當此任,但大家極力推舉,也就不好再推辭了。他對周恩來說:「依我分析,南京政府能不能簽字,是沒有多少把握的,希望只有百分之五十,但是請你們放心,我們會努力爭取,我也希望還能見到你們。」

周恩來說:「歡迎,我們一定等你回來。告訴你們吧,我們的渡江大軍已做好了一切準備,本來是早該過江的,為了和談,我們只好把過江的日期一推再推。南京政府簽不簽字,我們都要過江,這個決心是不能改變的。我還要告訴你們,我們即將成立中央人民政府。」

屈武問:「首都選在何處,是否就是北平?」

周恩來說:「是的,具體地說,我們新的中央人民政府辦公的地點就準備設在中南海,前幾天我們在勤政殿開過會,以後我們將在這裡與各黨派人士一起共商國是,你們回去要將我們的意思轉達給李先生,希望他能來北平簽字。」

屈武說:「我們一定做他的工作。」

周恩來說:「祝你們一路平安!」

飛機離開跑道,向著藍天白雲飛去。

幾個小時後他們就回到南京。

當天下午李宗仁就在他的公館召開緊急會議,研究簽字的事。

這是一個範圍極小的會議,但參加者都是政府的要員,除李宗仁、白崇禧外,還有何應欽、黃旭初。李宗仁對他們說:「黃紹竑和屈武專程從北平回來,帶來了與中共達成的和談草案,希望我簽字。我只好請你們來一起研究此事,還是先請黃紹竑通報一下和談的情況,最後大家一起看看這個草案再作決定。」

黃紹竑將放在大腿上那個黑色公文包打開,取出兩份文件交給李宗仁和白崇禧,然後說:「關於我們在北平的和談情況我就不羅嗦了,也沒有什麼要彙報的,還是請你們看一下這份草案,我來之前,中共首席代表周恩來再三對我說,這是他們的最後方案,不能再改動,簽字時限是本月20號,如果政府同意就簽字,否則他們就馬上過江。周恩來還說,希望李代總統能親自去北平簽字,這個方案是經過我們多次力爭才定下來的,文白先生派我與屈先生回來,也希望政府早下決心。」

室內顯得很安靜,其他人都不願說話。李宗仁和白崇禧十分認真地看黃紹?帶回來的這個文件。

大家看完這個協定後都沉默不語,白崇禧將文件往桌子上一扔,瞅著黃紹?和屈武說:「像這樣的文件你們也竟然帶回來了,這些條款太苛刻了,簡直是逼我們投降!」

室內的氣氛很沉悶,李宗仁低頭吸煙,白崇禧陰著臉色走了。

何應欽望了一眼李宗仁,然後陰陽怪氣地說:「這個議案我們是不好接受的,這麼重大的事情不能隨便決定,我建議行政院先開會研究討論。」

李宗仁點頭,說:「那你們就先研究吧。」

屈武插話:「北平方面還等我們的消息哩,怎麼回答好?」

李宗仁說:「不要著急,行政院開完會,我們再做答覆,可以給文白他們發電,讓他們等著。」

何應欽的行政院當然是做不了主的,白崇禧態度大變,堅決反對在這個協議上簽字,李宗仁也猶豫起來,便派張群於4月17日飛到溪口去請示蔣介石。

其實關於這個協議的全部內容蔣介石已經知道了,是他的親信顧祝同密電告訴他的,張群雖知道內情,但還是根據李宗仁的安排將協議交給蔣介石過目。

蔣介石裝模作樣地隨意翻了幾頁,就勃然大怒,拍打著桌子罵:「娘稀匹!文白他們太無能,簡直成了飯桶,這是什麼協議?是喪權辱國的條約嘛!」

張群也有點害怕,他掏手絹擦了擦掛在額頭的幾顆豆大的汗珠,看蔣介石的情緒漸漸靜下來,才請示說:「總裁的意思是?」

蔣介石很堅定地揮動一下手臂,講道:「按理說我是退下來的人了,沒有必要管這些事,但是我不能眼看著南京政府的那幫人去干亡黨亡國的事,我身為國民黨總裁是有義務挺身而出的,你回去轉告李宗仁代總統,無論如何也不能在這個協議上簽字。」

張群說:「不簽可以,但也不能沒有回聲,中共限定的日期是20日之前,李代總統本來也是不想簽字的,只是他也不想將這個責任推掉罷了。」

蔣介石冷冰冰地說:「德公是很狡猾的,既不想簽字,又想不吭聲,哪有這種美事,這樣吧,我也不為難他,我會電示廣州的國民黨中常會,讓他們以我們黨中央的名義發表一個拒絕《國內和平協定》的聲明。」

張群說:「也只好這樣了。」

蔣介石眼珠一鼓,咬牙切齒地講:「共軍沒有什麼可怕的,我們還有這麼多軍隊,難道還擋不住他們過江嗎?」

張群說:「我聽說共軍用於過江的軍隊是一百萬,另外還有民兵。」

「這我知道。」蔣介石有點漫不經心地問:「白健生的態度如何?」

「他是反對共軍過江的,昨天看了這個協議,他很生氣,沒有和德公說什麼就走了,看樣子他是要拉開與共軍決戰的架勢了。」

「這才像個黨國的軍人嘛,有氣節。」

張群不便在溪口久留,在蔣介石那裡吃了一頓飯,又往南京飛去。

蔣介石於當天下午就電示廣州,布置國民黨中央發表聲明。同時,他又將能叫來的前線高級指揮官召到溪口布置防共計畫。

蔣介石明確表態不能簽字,李宗仁這個代總統也就顯得有點無能為力。當然,不要說他左右不了政府的軍隊,就是他這個代總統名副其實,當時也未必同意中共提出的《國內和平協定》。幾十年後,曾在李宗仁身邊工作過多年的一位有影響的老人證明說,李宗仁是一個沒有遠見的政治家,也很自私,在與共產黨和談時考慮的是他們桂系的利益,不可能從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出發,因此說不可能在和平協定書上簽字。這個觀點李宗仁晚年寫回憶錄時也曾流露過,這當然都是後話,我們沒有必要在這裡去評判。還是讓我們再回到1949年4月17日這一天,看李宗仁當時的動作吧!

話說17日晚上李宗仁在他的官邸召集桂系要員開會。出席者有白崇禧、李品仙、黃旭初、夏威、韋永成及程思遠等人。這次會議的中心議題是全面聽取黃紹?的彙報,共商應付局面的對策。

白崇禧本來不情願參加,但李宗仁多次勸說還是來了,因為來者都是桂系的親信,所以沒有必要迴避什麼,可以暢所欲言。李宗仁望了望大家,陰沉著臉說:

「今天請諸位來是想共同商討對策,中共給我們限制的簽字時間是本月20日之前,也就是還有三天了,三天後時局怎麼變,這很難說。黃紹竑剛從北平回來,就請他先給大家詳細通報一下和談的情況,有什麼話聽完了再講。」

黃紹竑講:「說實在話當初我是不情願去當這個和談代表的,但德公和健生多次說我才應承了這個差事。在北平呆了一些日子,感慨也很多,覺得自己有責任促進和平,使我們的國家真正太平下來,讓我們的人民有好日子過,這是我的願望。諸位都是老朋友,幾十年如一日,生死患難,我也就只好說說心裡話了,如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