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主要經驗和啟示 一、主要經驗

據志願軍有關部門的統計,在兩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共斃傷俘敵71萬餘人,自身作戰減員36.6萬餘人(其中陣亡11.6萬餘人、戰傷22萬餘人、失蹤被俘2.9萬餘人),共擊毀和繳獲飛機4268架、坦克1492輛、裝甲車92輛、汽車7949輛,繳獲(不含擊毀)各種炮4037門。志願軍損失飛機231架、坦克9輛、汽車6060輛,各種炮(含被擊毀)4371門。1953年8月14日朝中方面公布,在三年零一個月的朝鮮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共斃傷俘敵109萬餘人。同一時期,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共傷亡、失蹤和被俘62.8萬餘人(人民軍的損失是本書作者統計的)。按朝中方面公布的殲敵數字計算,中朝軍隊和「聯合國軍」人員傷亡損失對比為1:1.7。中國人民志願軍依靠優劣懸殊的武器裝備同朝鮮人民軍一起,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打回到三八線,並迫使美國簽字停戰,取得了戰爭的偉大勝利。

這場戰爭,是新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場戰爭,是新中國在各方面嚴重困難的情況下,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被迫決策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名義參加的一場國際性局部戰爭。僅僅建立1年的新中國,居然打敗了美國這個氣勢洶洶、不可一世,有170多年資本主義發展歷史的世界頭號強國。武器裝備優劣懸殊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居然打敗了武器裝備高度現代化的美軍。顯示了已經站起來的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決心和力量,一掃中國近代以來歷史上的恥辱,改變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形象,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亞洲和國際事務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其中最核心、最關鍵的因素,是高層的決策和指導。無論從當時的情況看,還是60年後回過頭來看,當時決策「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都是英明的決策,並且是相當了不起的決策。表明了以毛澤東為主席的中共中央大無畏的英雄膽略和氣魄,體現了已經站起來的中國人民反抗侵略,保衛國家安全的決心和意志,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正氣,也體現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愛國主義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相結合的高尚品格。駕馭整個戰爭的發展和演變,也顯得措置欲如,導演得威武雄壯有聲有色,體現了高超的戰爭指導藝術。

抗美援朝戰爭的高層決策和指導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主要有以下幾點:

決策的根據是形勢的變化,決策的標準是符合國家的最大利益。

新中國成立後,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就決心治理戰爭創傷,恢複國家建設。1950年4月,海南島解放,除台灣等少數沿海島嶼和大陸的西藏尚未解放外,全國解放戰爭基本結束,解放區縣級以上各級政權相繼建立,集中精力治理戰爭創傷,恢複國家建設已經有了可能。6月上旬,中共中央剛剛對此作出決定和部署。然而,6月下旬,美國就武裝干涉朝鮮內戰,同時派海軍艦隊侵入台灣海峽。形勢發生了突然變化。美國武裝侵略朝鮮,對中國東北地區的安全構成了威脅,美國海軍艦隊侵入台灣海峽,是對中國主權的直接侵犯。中國政府和人民不能不作出強烈的反應。此時,中國軍事鬥爭準備的重點,是解放台灣。解放台灣是渡海登陸作戰,其準備工作本身就相當複雜,並且中國沒有海空軍作戰部隊,美國海軍艦隊侵入台灣海峽,更增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台灣的困難。而保衛東北大陸的國防安全又迫在眉睫。解放台灣和保衛東北邊防同屬國家利益,然而就當時人民解放軍的力量來說,不可能魚和熊掌而兼得,兩者只能舍輕取重。保衛東北國防安全,是防範外敵侵略,顯然重於屬內政問題的解放台灣。於是,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推遲解放台灣,保衛東北邊防和準備援助朝鮮人民抗擊侵略,組建了東北邊防軍。

後來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也是同此道理。美軍仁川登陸後,地面部隊越過三八線,中國東北地區直接面臨著美國侵略的威脅。就是美國不直接侵入中國境內,而站在邊境上躍躍欲試,中國東北地區也不會得到安寧,況且中國本來就不多的工業基地50%在東北地區。此時,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和恢複國內建設,同屬國家利益,然而,抗美援朝,必然會影響國內建設的恢複;而按兵不動,埋頭恢複國內建設,總有一種不安全感,美國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侵略擴張政策,佔領整個朝鮮後,隨時都可能對中國進行戰爭挑釁,因此,中國不可能安心搞建設。無論從中國當時利益和長遠利益考慮,都必須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同時,朝鮮是中國的友好鄰邦,與中國同屬社會主義國家,並且向中國提出了直接出兵援助的請求。因此,中國採取積極政策,出兵參戰,對中國,對朝鮮,對東方,甚至對於整個世界都極為有利;而不出兵,讓美國壓至鴨綠江邊,國際國內反動氣焰增高,對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對中國東北更不利。中國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據此,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決定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名義出動一部分部隊到朝鮮作戰。這一決策的最終結果充分表明,無論從政治上、經濟上和軍事上看,還是就當時和現在看,決策本身都是對中國最有利的選擇。

中國是個弱國,美國是世界頭號強國,兩國的經濟力量強弱懸殊,無法相比。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武器裝備落後,並且基本是單一地面部隊作戰,美國軍隊武器裝備高度現代化,並且是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雙方的作戰條件也無法相比。但是,中國國家大,人口多,兵力資源雄厚,民族凝聚力強,尤其剛剛翻身做了國家主人的中國人民,愛國熱情極高;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部隊經受了國內長期革命戰爭的考驗和鍛煉,有國內作戰的豐富經驗,作戰意志頑強;抗美援朝戰爭是反侵略的正義戰爭,會得到世界愛好和平國家和人民的支持和援助,特別是蘇聯的支持和援助。而這些恰恰是美國的弱點。

建立在雙方這樣的客觀基礎上,中共中央對志願軍參戰後可能出現的戰爭結局作了三種估計:一是在蘇聯提供武器裝備和出動空軍支援的條件下,在朝鮮境內殲滅和驅逐美國及其他侵略軍,根本解決朝鮮問題;二是在蘇聯提供的武器裝備不能及時到達,空軍也不能提供支援的情況下,在朝鮮打成僵局,甚至被迫撤回,美國對中國宣戰,從而影響整個國家的恢複和建設計畫;三是志願軍靈活指揮,充分發揮戰術特長,能夠攻打除大、中城市以外的地區,則可迫使美國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但條件是美軍必須首先撤至三八線以南。中央的態度是力爭第一種可能,力避第二種可能,接受第三種可能。也就是說,志願軍在朝鮮作戰的最低目標是第三種可能,最高目標是第一種可能。對可能出現第二種局面,也必須有所考慮和準備,並以志願軍的名義參戰,不給美國對中國宣戰以口實。究竟會出現哪種結局,只能經過一段戰爭實踐才能確定。總的方針是,從穩當的基點出發,不做辦不到的事。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事實證明,整個戰爭的發展沒有超出這些預先估計,因此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對戰爭的發展變化能夠從容應對,駕馭戰爭向預想的有利方向發展。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央軍委,以保證志願軍在戰場上的勝利為中心,對軍事戰略計畫和部署,對恢複國內建設的計畫和部署,作了全面調整,既保證戰場充足的作戰部隊,又兼顧國內防務的萬無一失;既保證戰爭需要的物力、財力,又兼顧國內建設的恢複;既保證前方的作戰,也建立鞏固的後方;既靠黨政軍各級組織解決問題,也充分動員全國人民廣泛深入地開展抗美援朝運動(這是人民戰爭的一種新形式),幫助國家克服困難,為支援戰爭和恢複國內建設做貢獻。這樣,戰場內外,為了實現戰爭勝利這個目標,擰成一股勁,不但志願軍在戰場上取得了戰爭的勝利,而且國內建設也按原定計畫完成了恢複。

根據志願軍的作戰條件和可能實現的軍事戰略目標,在志願軍出動前,中央軍委為志願軍確定的第一期作戰方針是,在平壤、元山鐵路線以北,德川、寧遠公路線以南,建立防禦陣地,組織防禦戰,站穩腳跟,待6個月後,蘇聯裝備到達,完成訓練,在空中和地上均具有壓倒優勢時,再配合朝鮮人民軍實行戰略反攻。然而,志願軍入朝後,戰場形勢的變化,使志願軍已不可能按原計畫實行防禦作戰。中央軍委和志願軍遂審時度勢,果斷放棄了原來的防禦作戰方針,而根據戰場形勢採取了在運動中殲敵的方針,立即發起了戰略反攻,爭取了戰場主動,打出了戰爭的有利形勢。到1951年夏,戰爭在三八線地區出現了相持局面,美國當局調整了朝鮮戰爭政策,放棄了武裝佔領全朝鮮的軍事目標,尋求通過談判實現朝鮮停戰。同時,就志願軍和人民軍的力量看,能夠將美國軍隊趕出北朝鮮,卻難以將其趕出南朝鮮,並且抗美援朝戰爭的最低軍事戰略目標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