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邊打邊談方針的確立 一、美國當局被迫謀求通過談判,沿三八線一帶實現停戰

從第三次戰役開始,戰爭即在三八線和三七線之間,形成了反覆拉鋸的局面。

在第三次戰役時,志願軍與人民軍僅用8天時間,付出傷亡8500餘人的代價,就將「聯合國軍」從三八線打退到三七線附近,並殲敵1.9萬餘人。而「聯合國軍」發動反撲後,從1月25日到4月21日,用了87天時間,才將戰線從三七線附近推回到三八線附近,並且付出了7.8萬餘人的傷亡(志願軍和人民軍傷亡5.3萬餘人)。這使美國當局看到,不用說再打到鴨綠江邊,就是從三七線向三八線每推進一步都十分困難,並要付出重大的傷亡代價。在3月中旬李奇微進佔漢城後,「聯合國軍」又一次面臨著是否越過三八線的問題。對此,美國國務院和五角大樓,互相推諉,五角大樓要求國務院先確定「聯合國軍」在朝鮮的政治目標,國務院則要求五角大樓先確定「聯合國軍」實際力量能打到什麼地方。他們之間的不負責任的互相推諉,無論杜魯門,還是艾奇遜或布萊德雷,在他們後來的回憶錄中都毫不隱諱。而參加「聯合國軍」行動的英法等國,早在1950年12月「聯合國軍」被打退到三八線時,就對朝鮮戰局形勢表示憂慮,擔心把力量陷在朝鮮會削弱歐洲的力量。現在戰線又回到三八線,英法等國極為關注。在他們眼中,「這條線具有了一種不祥之兆的意味。許多盟國和美國的官員們都把這條跨越了三次的緯線看成是一個象徵性的屏障,認為麥克阿瑟的軍隊不應當超出這條線再去冒險,免得遭致敵方勝過報復行動的進攻」。英法等國認為這時是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心理時機」,主張實現事實上的停火。

從美國來說,如果再次跨越這條線,不但大大增加把戰爭擴大到中國的可能,美國把軍事資源耗費在亞洲的非決定性作戰中,而且還會大大增加引起蘇聯干涉的可能及爆發全面戰爭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當局才開始認真考慮,是否調整1950年9月27日以來「聯合國軍」所執行的佔領全朝鮮的軍事目標,是否通過談判結束這場戰爭。

美國國務院和五角大樓雖然互相推諉,但都認為需要謀求新的途徑,在三八線一帶停止戰鬥,這樣敵對雙方似都可接受。因為由聯合國出面作的兩次嘗試都失敗了,而美國總統還從未公開建議過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因此,這個新的途徑是由美國總統而不再是由聯合國發表一項公開聲明,美國國務院起草了這個聲明的草稿,3月19日,國務卿艾奇遜、國防部長馬歇爾和參謀長聯席會議討論了這個聲明的草稿,3月20日將聲明要點發往東京徵求麥克阿瑟的意見,與此同時,國務院還徵求了參加「聯合國軍」行動的有關各國的意見。這個聲明草稿中說:現在戰線又回到三八線,「這裡有一個在該地區恢複和平與安全的基礎,它應該是一切衷心希望和平的國家所能接受的。」「聯合國統一指揮部準備履行能終止戰爭並保證不再發生戰爭的部署。這種部署能為解決朝鮮問題開闢更寬闊的道路,其中包括外國軍隊撤出朝鮮。」杜魯門在回憶錄中說,「發表這一聲明的用意是不帶任何威脅或譴責而願意採取和平解決的提議也許會得到良好的反應」。

然而,麥克阿瑟對擬議中的總統聲明沒有正面表示意見,並且抱怨華盛頓當局對他在戰場上的行動一再增加限制。3月24日,他公開發表了一個與擬議中的總統聲明內容大相徑庭、對中國威脅擴大戰爭的聲明。他在聲明中大肆炫耀了「聯合國軍」的優越作戰條件,然後威脅說:「敵人現在必然已經痛苦地認識到:如果聯合國改變它力圖把戰爭局限在朝鮮境內的容忍決定,而把我們的軍事行動擴展到赤色中國的沿海地區和內陸基地,那麼,赤色中國就註定有立即發生軍事崩潰的危險。」杜魯門說,「實際上,麥克阿瑟的舉動等於用最後通牒來威脅敵人,等於說盟國的全部優勢力量可以用來攻擊赤色中國。」

麥克阿瑟的聲明遭到中國人民的強烈抗議和譴責。因為這個聲明與杜魯門準備發表的聲明背道而馳,美國當局的精心計議和全部努力因此而付諸東流。由此引起了美國與其盟國內部的混亂和憤怒。盟國紛紛詢問美國:這是什麼意思,擬議中的美國政策是否發生了改變。杜魯門更是大為惱火,他在回憶錄中說:「聯合國的一位軍事司令官自作主張地發出這樣一個聲明是極不平常的事。這是完全漠視不許發表有關對外政策的任何聲明的所有指令的行為。這是對我作為總統和最高統帥而發布的命令的公然違抗。這是對憲法賦予總統的權力的挑戰。這也是對聯合國政策的藐視。」

本來美國在朝鮮戰爭中的失敗,就使美國在世界上很丟面子。儘管越過三八線,武裝佔領全朝鮮是美國當局的決策,但麥克阿瑟是執行這一決策的戰場統帥,美國在朝鮮戰場上的失敗,麥克阿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從1950年12月,「聯合國軍」敗退到三八線以後,麥克阿瑟被解職只是個時間問題了。李奇微接替已死的沃克以後,在戰場上作出了美國當局滿意的表現,這就有了接替麥克阿瑟的合適人選。布萊德雷在回憶錄中寫到,從1951年1月下旬開始,「我們就撇開麥克阿瑟,從李奇微那裡得到可靠的軍事估價和啟發性的意見。儘管我們繼續把參謀長聯席會議的電報和指示發給麥克阿瑟,但給人的感覺是,麥克阿瑟已『明升暗降』,成了董事會主席式的人物。在軍事行動上,他成了一個我們不得不敷衍一下的象徵性的司令官。」

加之麥克阿瑟桀驁不馴,對總統、國務院和五角大樓一直表示不恭,使美國高層決策當局大為光火。3月24日,麥克阿瑟發表的聲明,破壞了美國當局關於考慮談判問題的努力,正好給當局解除他的職務提供了一個時機。4月11日,杜魯門解除了麥克阿瑟「聯合國軍」總司令等一切職務,而由馬修·李奇微接替了他的一切職務,同時由詹姆斯·范佛里特接替李奇微任美第8集團軍司令官。美國當局解除麥克阿瑟的職務,一方面表明美國以這種方式承認了在戰場上的失敗,另一方面也表明美國為調整在朝鮮的政策,尋求通過談判結束這場戰爭準備了一個台階。

4月22日,志願軍和人民軍發起了第五次戰役,這是志願軍入朝以來投入兵力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至4月29日戰役第一階段結束,又把戰線中西部的「聯合國軍」從三八線打退到漢城及漢江一線。這使美國當局看到,中國人民志願軍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兵力,美國陷在這場戰爭中將是一個無底洞,沒有勝利的希望。

美國已為這場戰爭付出了巨大代價,付出10萬餘人的傷亡(美國公布的數字為7.88萬餘人),直接戰費100多億美元。美國投入到朝鮮戰爭的有6個陸軍師和1個空降團,已佔其陸軍18個師的1/3(此外還有1個海軍陸戰師在朝鮮作戰),美國海軍將其近半數的作戰力量投入了朝鮮戰場,美國空軍也已將其作戰力量的1/5投入了朝鮮戰場。付出這樣巨大的代價,並沒有取得戰爭的勝利,特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以後,美軍在戰場上連遭失敗,從鴨綠江邊被打回到三八線,一度被打退到三七線,並且無力再向三八線以北推進,只能在三八線地區與志願軍和人民軍進行「拉鋸」。這引起了美國人民的強烈不滿,也增加了美國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這場戰爭還要打多久,美國還要付出多大的消耗才能結束這場戰爭,則無法估量。這些情況促使美國當局不得不考慮朝鮮戰爭的出路。

美國當局曾經試圖再向朝鮮增調部隊,以打破雙方在戰場上的軍事平衡。但美國自身兵力不足,再沒有機動力量可調往朝鮮。非但如此,而且在朝鮮的美軍部隊的補充也不是易事。實際上,美軍在朝鮮實施仁川登陸之前,就徵招8600餘名南朝鮮人,補入美第7師,另有2100餘名南朝鮮人分別補入美第2、第24、第25師和騎兵第1師。為了解決美軍侵朝部隊兵員補充的困難,後來華盛頓當局核准,在朝鮮作戰的每個美軍師可以編入2500名南朝鮮人。

美國當局也曾寄希望於他們的盟國,能為在朝鮮作戰的「聯合國軍」提供更多的部隊。美國軍方認為,土耳其、希臘、英國、菲律賓、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均有能力派出師級規模的部隊去朝鮮作戰。國防部早在1951年1月底,就曾要求國務院向這些國家尋求增援部隊。3月底,國防部再次要求國務院催促盟國提供更多的部隊。5月間,美國又通過聯合國要求巴基斯坦、印度、瓜地馬拉等國派出部隊參加「聯合國軍」在朝鮮的作戰行動。這些國家有的根本就未向朝鮮派出部隊,有的雖然派了部隊,但也是象徵性的,遲遲才將部隊派出,直到1951年5月,才陸續全部到達朝鮮。他們已看到,美國在朝鮮沒有取勝的希望,因此對美國要求軍事增援均表示冷淡,予以拒絕。有的國家還宣稱,將已派到朝鮮的部隊召回一部分,以加強本國的防務。美國陸軍參謀長柯林斯說,這時「聯合國的盟友在開始時支持聯合國在朝鮮採取行動的決心正在消失」。

雖然南朝鮮李承晚集團認為南朝鮮尚有充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