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戰爭準備長期、盡量爭取短期方針的確定 三、周恩來制定輪番作戰計畫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進行第三次戰役後,正當美國當局在朝鮮問題上手足無措,一籌莫展的時候,聯合國「朝鮮停火三人小組」向聯合國大會提出了達成朝鮮停火和和平解決遠東問題的五步方案,即一、立即安排朝鮮停火;二、一旦停火實現,即應加以利用,以便考慮恢複和平所應採取的進一步步驟;三、為實現聯合國大會1950年10月7日通過的關於建立統一的、獨立和民主的朝鮮政府的決議(雖然美國當局在仁川登陸成功後就決定侵朝美軍地面部隊越過三八線作戰,但在形式上,美國當局一直強調美軍是為實現聯合國這一決議而到三八線以北作戰的),一切非朝鮮的軍隊將分適當階段撤出朝鮮,依照聯合國有關原則訂立適當措置,使朝鮮人民能對其未來政府表達自由意願;四、在完成第三步之前,依照聯合國原則訂立適當措置,管理朝鮮和維持其和平安全;五、一旦獲至停火協議,將由聯合國大會設立一個包括美國、英國、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國代表在內的適當機構,尋求解決遠東問題,其中包括台灣問題和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1951年1月13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這個決議,美國投了贊成票。

從這個五步方案的內容來說,或多或少接受了1950年12月22日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提出的某些條件,但方案的前提仍是先行實現停火,然後才能考慮其他問題。儘管如此,如果美國真的能夠按這個五步方案解決問題,對於中國固然有利。然而美國當局的意圖是只考慮停火,而無論中國方面是接受或拒絕這個方案,美國都不會考慮停火以外的其他四個步驟。

按照艾奇遜的說法,美國當局對這個五步方案感到左右為難。一方面,美國希望立即停火,這樣對他們在朝鮮的軍事形勢有利;另一方面,他們不願實行停火以外的其他步驟,特別是不願討論台灣問題和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這一點,在1950年12月初美英首腦的會談公報中,美國就已申明);如果贊成這個五步方案,會引起美國輿論的軒然大波,如果否決這個方案,又會在聯合國中失去支持。但因為五步方案的第一步是實現停火,同時艾奇遜估計到中國方面,可能會由於不接受聯大1950年12月14日決議的同樣原因,而對五步方案加以拒絕。所以美國當局對這個五步方案選擇了支持的立場。同時,美國正在聯合國中組織它的盟國,投票譴責中國為「侵略者」,一旦五步方案被中國拒絕,就要求聯合國大會通過中國為「侵略者」的決議。

中國政府已經看明了這一點。早在聯合國大會通過「朝鮮停火三人小組」提出的「五步方案」之前,印度政府即將「五步方案」的內容向中國政府作了通報。中國政府認為,只要聯合國通過這個決議,美國就有可能利用停戰保存實力,在南朝鮮保持若干地區,並武裝日本,而談判則可無限期地拖延下去。因此如果聯合國通過這個先停火後談判的提案,中國將予以拒絕並提出自己的主張,即:

甲、在同意從朝鮮撤退一切外國軍隊及朝鮮內政由朝鮮人民自己解決的基礎上,舉行有關各國的談判,以結束朝鮮戰爭。

乙、談判內容必須包括美國武裝力量從台灣及台灣海峽撤退及遠東有關問題。

丙、舉行談判的國家,應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蘇聯、英國、美國、法國、印度和埃及七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即從舉行七國會議起予以確定。

丁、七國會議的地點,提議選在中國。

1月11日和14日,將上述主張先後發給斯大林和金日成,徵得了他們的同意。在聯合國大會通過五步方案決議後,1月17日周恩來以外交部長的名義致電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主席,表示中國政府不能同意先停火後談判的原則,「先停火後談判的原則,只便利於美國維持侵略和擴張侵略,決不能導致真正的和平,因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不能予以同意」。同時,為著朝鮮問題和亞洲重要問題真正能夠得到和平解決,再次提出了中國政府的上述四項主張。並指出:「上述提議,如獲得聯合國及其有關國家的同意,我們認為及早舉行談判,對於迅速結束朝鮮戰爭是有益的。」

應英國駐華代辦和印度駐華大使的請求,中國外交部於1月21日和22日又對這些主張作出明確解釋,即「一、只要一切外國軍隊從朝鮮撤退的原則被接受後,並付諸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將負責勸說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回到本國。二、我們認為關於停止朝鮮戰爭,與和平調處朝鮮問題,可分兩個步驟進行。第一個步驟,可在七國會議第一次會議中商定有限期的停火,並付諸實施,以便繼續進行談判;第二個步驟,為欲達到完全結束朝鮮戰爭並保證東亞和平,停戰全部條件必須與政治問題聯繫討論,商定:從朝鮮撤退一切外國軍隊的步驟和辦法;向朝鮮人民建議如何實施朝鮮內政由朝鮮人民自己解決的步驟和辦法;依據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公告,美國武裝力量自台灣及台灣海峽撤退;以及遠東有關諸問題。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的確定必須得到保證」。鑒於此,英國政府主張對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再做進一步努力,先不要通過中國為「侵略者」的方案(儘管英國贊成這一方案)。參加聯合國會議的蘇聯和12個亞非國家的代表也主張按中國分兩步走的方案來考慮朝鮮問題的和平解決。

然而,美國堅決反對,迫不及待操縱聯合國大會於2月1日通過由美國等國提出的污衊中國為「侵略者」的決議。艾奇遜承認「我們的盟國……有點勉強地於2月1日和我們一起通過了對中國侵略的譴責」。

對於聯合國2月1日通過的決議,周恩來外長代表中國政府於2月2日發表聲明指出:聯合國大會的決議「是非法的、誹謗的、無效的,中國人民堅決表示反對」,「明明是美國政府製造出朝鮮事件,干涉和侵略朝鮮,干涉和侵略中國的台灣,而美國提案卻反說中國共產黨在干涉朝鮮,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侵略朝鮮」。美國的真正意圖是「繼續侵佔朝鮮和台灣」。2月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決議,「向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和國家最露骨地證明:美國政府及其幫凶們是要戰爭不要和平的,而且堵塞了和平解決的途徑」,「中國人民從此倒會更清楚地認識美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會更懂得為了對付美帝國主義及其幫凶們的擴大戰爭企圖而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聯合國2月1日的決議,也遭到蘇聯、印度等國的堅決反對。

在戰場上,雖華盛頓當局在志願軍進行的第三次戰役後,對美第8集團軍是否撤出朝鮮與何時撤出朝鮮,尚在舉棋不定,但李奇微對他的部隊進行了整頓,撤換了美軍7個師中的5個師長,消除部隊中的失敗情緒。他早在一上任時就表示,一旦集結好部隊,就轉入進攻。從1951年1月15日開始,他就進行試探進攻,以探明中朝軍隊的實力和部署。他還坐飛機飛到中朝軍隊上空親自進行偵察。李奇微認為,志願軍的後勤補給困難,每次進攻只能維持一個禮拜的攻勢,越過三八線以後,運輸線延長,補給更加困難,已不可能進行有效的作戰。李奇微經過試探進攻和空中偵察,判斷志願軍和人民軍第一線兵力不足,短時間之內不會發動進攻。因此,他認為,美軍在朝鮮還可以堅持下去。

於是,經過準備,遂於1月25日開始,集中他指揮的「聯合國軍」所有地面部隊,在空軍支援配合下,全線發起了反撲。這次進攻部署上,與上次三八線防守截然不同,以美軍和南朝鮮軍混合配備,加大了兵力密度和加深了縱深配置,由美軍擔任主攻,進攻重點在西線。

杜魯門派來的特使柯林斯,於1月17日,將李奇微的判斷和行動向華盛頓作了報告,使白宮和五角大樓自1950年11月以來,第一次有了如釋重負之感。布萊德雷後來說:「那天,當消息在上層的圈子中傳開時,你幾乎可以聽見人們如釋重負般的嘆息聲。」華盛頓當局把柯林斯發來的這個報告看做是「標誌著……對朝鮮戰爭看法的轉折點」。柯林斯也說:「從去年11月以來,華盛頓的有關負責人第一次不再因我們正被趕出朝鮮而持悲觀態度了,儘管也承認我們面前還有艱難歲月,但卻不再對撤軍問題多加評論了。不再為是否撤出朝鮮問題而傷腦筋了。」

志願軍在休整時,已充分估計到了美國是不會甘心在戰場上的失敗的,不再經過幾次激烈的大規模的戰役打擊,美軍是不會退出朝鮮的,他們甚至會破壞我們的休整和春季攻勢的準備。但是對美軍如此迅速轉入大規模反撲,則缺乏足夠的估計。彭德懷在判明李奇微的企圖後,於1月27日,立即命令各部停止了休整,進行作戰準備。

此時,志願軍前線各軍,兵員沒有得到任何補充,物資補給的困難狀況沒有得到任何改善,第9兵團因在第二次戰役中凍傷減員較大,尚在咸興、元山地區休整,暫時不能投入作戰,第一線總兵力同李奇微的地面部隊相比已沒有多少優勢。作為後續部隊的第19兵團,在國內還未完成入朝作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