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根本扭轉朝鮮戰局的決定 三、毛澤東決定根本改變朝鮮戰局

在美軍佔領平壤以後,無論東京的麥克阿瑟,還是華盛頓的美國軍政當局,均認為美國在朝鮮的軍事勝利已成定局,朝鮮戰爭即將結束,剩下的只是勝利後對朝鮮的全面佔領問題,美國朝野上下都沉浸在朝鮮戰爭即將勝利的「喜悅」之中。因此「美國人的耳朵只能聽勝利之聲」。

因此,當「聯合國軍」遭到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次戰役突然迅速的打擊時,他們均不願意承認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這一事實。認為出現在朝鮮的中國人,很可能是一些零星的志願人員,而不是有建制的中國部隊。中國不會讓大批軍隊渡過鴨綠江去冒遭受麥克阿瑟軍隊沉重打擊的風險。「聯合國軍」總部的情報官認為,「從戰術的觀點來看,由於節節勝利的美軍師全面投入戰鬥,因此進行干預的黃金時機看來早已過去;如果計畫採取這一行動,很難設想,會把它推遲到北朝鮮軍隊的殘部氣數已盡的時候」。

11月初,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這一事實,被他們確認後,又使他們陷入謎團和極度困惑之中,他們既搞不清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兵力和意圖,又不知美國該怎麼辦。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說:「中國在北朝鮮使用正規軍作戰的消息在華盛頓比在東京引起了更大的憂慮」,「我們既搞不清赤色中國向北朝鮮實際投入了多少部隊,也不知道他們可能的軍事目標是什麼。」美國國務卿艾奇遜也說:「所有有關總統的顧問,不論文的還是武的,都知道出了毛病。但是什麼毛病,怎樣找出來,怎樣處理,大家都沒有主意。會議的頻繁是沒有先例的,可見大家感到十分困惑,感到有共同討論的需要。」「我們的困惑集中在兩個主要問題上:中國軍事力量在北朝鮮的實際情況究竟是怎樣的,以及他們的企圖是什麼?麥克阿瑟將軍面對使人眼花繚亂和神出鬼沒的軍事行動怎樣辦。」中國人的行動「在戰略上意味著什麼?這是單方面採取的行動,還是莫斯科命令中國人去干涉的?克里姆林宮會動用空海軍力量,甚至使用潛艇去支援赤色中國人嗎?蘇聯人會親自出馬公開在北朝鮮進行干涉嗎?他們會攻佔柏林,並隨之徵服整個歐洲嗎?這實際上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序幕嗎?」對這些問題他們都不能作出肯定的回答。

參謀長聯席會議要求麥克阿瑟,對中國軍隊參戰後有關朝鮮局勢作出明確估計。麥克阿瑟認為,最大的可能是:隱蔽地給予朝鮮軍事援助,但是為了外交上的理由,儘可能地掩蓋起事實的真相;或者允許並唆使或多或少也算是志願的人員源源不斷地越過國境,加強並援助北朝鮮的殘餘部隊使他們能夠為了在朝鮮保留一個名義上的立足點而繼續鬥爭;或者是因為他們相信除了南朝鮮部隊外,聯合國部隊是不會在朝鮮的極北地區使用的。他們一旦了解到這樣的兵力是不足以達到目的時,就很可能學到一點乖,趁早從破船上撈回點東西。此外還有一種可能,即中國共產黨政府打算以其全部強大的軍事力量進行干涉,在它認為適當的時機公開宣布這一行動。雖然這種可能性已經很明顯,但這是「一種具有最嚴重國際意義的重大決定」,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使人們能很快地同意這種看法」。他建議「在條件可能還不夠成熟的時候,不輕率地作出結論。我相信最後的估計還有待於更全面地積累軍事情報」。麥克阿瑟令人如此放心的估計,以至於參謀長聯席會議也鬆了一口氣。

然而,僅過一天,11月5日,麥克阿瑟就命令遠東空軍動用全部力量,以兩周時間打擊在朝鮮境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部隊,特別是出動全部90架B-29戰略轟炸機,轟炸鴨綠江上的所有國際橋樑,以阻止中國軍隊繼續進入朝鮮。這又使華盛頓當局感到大為震驚。

白宮和五角大樓認為,麥克阿瑟採取這一行動與他11月4日對戰局形勢的樂觀分析相抵觸,同時,採取這樣的行動,未必能達到麥克阿瑟想像的效果,更為嚴重的是這可能引起蘇聯人的捲入,況且美國與英國有約在先,不經英國同意,美國不得對鴨綠江沿岸的中國地區採取行動。

因此,麥克阿瑟的計畫未能立即得到批准。這使麥克阿瑟惱羞成怒。11月6日,他在給華盛頓當局的電報中,對戰局形勢的估計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他說:「大隊的人馬和物資正自滿洲通過鴨綠江上所有的橋樑。這種行動不僅使在我指揮下的部隊陷於困境,而且有使我軍全軍被殲的危險。唯一阻止敵軍增援的辦法就是發揮我們空軍的最大威力,摧毀所有的橋樑和在北部地區所有支持敵人前進的設施。每小時的遲延都將付出大量的美國人民及其他聯合國人民的鮮血。」

由於這個電報,美國國防部、參謀長聯席會議、國務院的主要官員,在參謀長聯席會議作戰室召開一次特別會議。經請示杜魯門,麥克阿瑟的計畫被批准。於是,麥克阿瑟又轉而信心十足,認為這次轟炸不但可以阻止中國部隊從滿洲越過鴨綠江增援,而且還將消滅已在朝鮮的中國部隊,他將在11月15日發動攻勢,徹底消滅中國軍隊,把旗幟插到鴨綠江邊。

但是,華盛頓當局既沒有對中國人民志願軍出現在朝鮮戰場上理出頭緒,也不敢再相信麥克阿瑟的樂觀態度。11月9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就中國軍隊出現在朝鮮戰場一事進行了全面的討論和研究。

參謀長聯席會議為這次會議提供了報告,對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提出了與麥克阿瑟相類似的分析,所不同的是這個報告沒有說明哪種可能性更大。參謀長聯席會議還為美國在朝鮮應該怎麼辦提出幾條供選擇的方案,並建議,應緊急進行一切努力,通過政治方式,最好通過聯合國解決中國「干涉」帶來的問題,向中國保證不侵犯他們在鴨綠江沿岸的利益,通過盟國或聯合國朝鮮問題臨時委員會同中國政府直接談判,以及採取其他可行方式;「在進一步搞清中共的軍事目標和政治捲入的程度之前,應對賦予聯合國軍總司令的任務加以審查,但不作變動。」

此時,儘管美國當局對中國在朝鮮有多少兵力和企圖是什麼仍不清楚,但是軍事災難的不祥之兆,根本改變不了美國上下急於在朝鮮取得軍事勝利的情緒。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這次會議,對朝鮮形勢沒有作出任何新的判斷,也沒有作出任何新的決定,只是批准了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建議,在軍事上,允許麥克阿瑟繼續執行佔領全朝鮮的計畫,發動一次進攻,或進行威力偵察,矛頭直指鴨綠江;與此同時,在政治外交上積極活動,試探在鴨綠江兩岸各10英里的地帶建立一個緩衝區,要求中國軍隊撤出朝鮮。

當中國人民志願軍結束第一次戰役,與「聯合國軍」脫離接觸後,麥克阿瑟和華盛頓當局更加堅信,中國只是出動小部隊象徵性地參戰,「當他們遭受慘重打擊後,也許已經放棄了繼續作戰的企圖。」當時任美國陸軍作戰和計畫助理參謀長的馬修?李奇微,後來在回憶錄中評論說:「少數幾個中國『志願軍』的出現,僅僅被當成了中國在外交棋盤上採取的又一個小小的步驟,不會馬上對聯合國軍總部產生影響。」

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11月9日的決定,麥克阿瑟的計畫是:首先以地面部隊進行試探性進攻,以查明志願軍在朝鮮的實力和企圖,同時以遠東空軍摧毀鴨綠江上的所有橋樑,摧毀鴨綠江以南尚未被他佔領地區的所有交通運輸手段、軍事設施、工廠、城鎮和鄉村,但羅津、水豐等幾個發電設施除外,以阻止中國人民志願軍後續部隊進入朝鮮和運進物資,以及使在朝鮮的志願軍和人民軍部隊無法生存,為發動總攻做準備;爾後發起總攻,以美第8集團軍在西線、美第10軍在東線全面向中朝邊境的鴨綠江和圖們江推進,消滅在朝鮮境內的所有志願軍和人民軍,聖誕節前全部結束朝鮮戰爭。他最初將總攻時間定為11月15日,但由於第8集團軍的供應準備不足,而將總攻時間推遲到11月24日。

麥克阿瑟對這一計畫非常樂觀,11月17日,他在與美國駐南朝鮮大使約翰?穆喬談話時說,滲透到朝鮮的中國部隊不超過3萬人,「聯合國軍」的全線進攻,將在10天之內「掃蕩」仍在北朝鮮人和中國人手中的所有地區。

麥克阿瑟的試探進攻,於志願軍第一次戰役結束的第二天,即11月6日即已開始。與此同時,麥克阿瑟按照獲準的計畫,於11月8日開始,出動空軍轟炸鴨綠江上的所有橋樑和朝鮮北部的城鎮。整個轟炸行動至12月5日宣告結束。美軍飛機轟炸鴨綠江上的橋樑時均侵入了中國領空,有的還對中國邊境的城鎮進行轟炸掃射。鴨綠江上的公路橋樑大部被炸斷,朝鮮北部的城鎮幾乎被夷為平地,成千上萬的朝鮮平民喪生於美機轟炸中,僅11月8日一天,新義州的居民即被炸死燒死數千人。

至11月21日,麥克阿瑟完成了一切進攻準備。同一天,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最後審查並批准了麥克阿瑟的「總攻勢」計畫。

布萊德雷後來在回憶錄中說:從11月2日至9日的重要日子裡,「我們翻閱了材料,坐下來仔細思考,但不幸的是我們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