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看到小地方的大收益 成熟投資環境並非總是最佳投資場所

如果你有一筆豐厚的資金可以投向海外,那麼你會投向哪個國家或地區?

既然投資成本不是問題,一般人的思維,當然是選擇人多機會大的國際大都市,諸如紐約、巴黎、倫敦的,等等,一般思維思維正常人,絕不會想著投資埃及的開羅。這裡雖然也算一個知名城市吧,但我們知道,它除了旅遊業比較吸引人之外,別的似乎沒有什麼特別吸引人的地方。

當溫州商人李穩卻另闢蹊徑,向這個瀕臨沙漠的城市投資了一大筆錢,從事箱包的生產。他的投資結果怎樣?一年後,銷售額已經達到400多萬美元。據李穩介紹,他的企業,是埃及第一家箱包生產企業。埃及政府非常歡迎他的這項投資,長期以來,埃及的箱包長期依靠進口。李穩辦了這個生產企業之後,不但有20%可以銷往埃及全國,其餘的還可出口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等地,這些地區非常買埃及的賬,李穩的箱包簡直供不應求。更令人驚喜的是,埃及對箱包這樣的輕工業有特殊政策,如箱包出口可以免增值稅、零關稅等,而且出口的輕工業製品政府還發放一定的補貼。

總之一句話,李穩在埃及的箱包投資可謂名利雙收。他還準備再追加投資,力爭箱包生產在兩年內銷售收入突破1000萬美元。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溫商李穩太幸運了呢?為什麼我沒想到在開羅這地方投資一個箱包?

有一句話叫做:偶然中存在著必然。當你也想著在埃及投資一個箱包企業的時候,你已經走向必然的失敗。

李穩之所以投資埃及,而非紐約、巴黎等這樣國際大都市,是因為他盡量不想讓自己捲入競爭,只要有競爭,利潤就會被他人分走一部分。選擇這種有競爭的投資項目,在溫商看來是非常不明智的。當你也想著在開羅投資一個箱包的時候,其實就是主動參與競爭,主動降低了利潤。因此哪怕你在這場競爭中成功地分得了一杯羹,不過你這種賺錢方式也是不被溫商所認可的。

沒有競爭的市場,這是溫商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可是,哪裡的市場才會沒有競爭呢?世上恐怕很難找到不存在競爭的市場——此言差矣,李穩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么?

只要敢想「擁有一個沒有競爭的市場」,溫州人就能找到,他們的方法很簡單,或者說看起來很「冒險」。

對比一下開羅和紐約,你很容易就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表面看來不起眼的市場,要比那些看起來機會多多的市場,更容易賺到大錢。

與紐約等繁華的國際都市相比,開羅的市場看起來似乎確實萎靡了一些,投資這裡似乎就是一種冒險。但俗話說得好:越危險的地方越安全,反過來仍然是一個真理:越安全的地方越危險。因為:

看似冒險的投資,其實是基於深思熟慮基礎上的明智選擇。

溫州人雖然看起來喜歡冒險,但卻不莽撞。他們寧願投資影響力較小的城市,這其實是一種高明的投資策略。

一線的城市,通常是投資的熱點。這裡投資環境好,各種法制政策都相對比較健全,周圍的市場也比較成熟,加上人流量大,所以往往會成為投資人的第一選擇,通常也會被認為是最安全的選擇。不過仔細分析一下,你會發現這裡面風險很大,尤其是以下三點,若不及時規避,很難在資本市場殺出一條血路。

1.成熟的市場比較適合大資本商運作,資本不多最好不要輕易為這個都市的繁華再做貢獻。

稍微留意一下,我們就會發現,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一線城市,外商資本特別多,跨國公司也有很多。他們資本雄厚,技術條件好,管理機制好,國家給他們的政策相對也會好一些。這種大企業一切都比較正規,比這個成熟的市場比較匹配,因此能維持正常的發展,賺取應得的利潤。小企業家如果與他們做了同樣的產品,那就死定了。

最好的結果也只是做一些「山寨」產品贏取低端客戶。否則就只能另選投資項目,選那些他們夾縫中所沒有想到的投資項目。可這種項目更難找,因為畢竟市場很大,機會很多,一時之間不見得能想出一個點子,即使選了一個好點子,又很快被市場跟風,難以獲得理想的利潤。當然你也可以將這個好點子做大,前提是你要有足夠躲的資本,否則在物價普遍高漲的大城市,你很難獲得預期收益。

2.市場越大的地方,競爭也越大,利潤也就越薄。

人們往往對大的市場趨之若鶩,以為這裡遍地是機會,遍地是商機。但卻沒有反過來思考:你這樣想,別人也這樣想,於是大家熙熙攘攘一窩蜂擠進這個大市場,形成殘酷的競爭。

不是說競爭不好,畢竟人類歷史就是在競爭中前進的。但對於某一個投資者來說,在慘烈的市場競爭中,你所得的利潤可能只是很小一部分,絕大部分都為這個市場的發展壯大做貢獻了。如果你甘心這麼偉大,那麼你就拚命地往裡面砸錢吧,都市的繁華不會因為你一小部分的資金而增添多少。

——即使你出於犧牲自我的偉大胸懷為市場發展做貢獻,完全可以投資一個小一點的市場,投資那些別人不屑於投資的市場。因為小市場一般都是沒有人挖掘的價值窪地,投資這些小地方,你不但可以發展壯大小地方的市場,而且還能獨佔鰲頭,一人獨享利潤,一舉兩得。

3.大地方的市場相對來說要比小地方的市場難做。

舉個例子。假如我們現在手上有20萬元,打算投資一個服裝店。

如果將這筆錢投資到北京,可能交交房租,裝修一下店面,就不會剩太多的錢了。剩下的錢要進貨,由於資本有限,所進的貨,可能款式不太新潮,可能面料不會太好。即使所進的貨沒有任何瑕疵,能入一般消費者的法眼,這是比較好的結果。然後是銷售。北京的市場多繁華呀,來來往往都是世界各地的名流,人們的眼界高了,對服裝的要求也會很高。結果,這個服裝店不但不入名流的法眼,連普通的消費者也會對其挑剔很多。結果是,這20萬元砸進去,很難見到收益。

如果將這筆錢投資到一個二線城市,或者三線城市,如石家莊或者洛陽。首先房租及店面的裝修費相對來說會便宜一些,那麼剩餘的資金也會多一些。然後拿這筆錢去進貨,相對也能進一些無論款式還是面料更符合消費心理的衣服。然後是銷售市場的對比。這兩個城市的消費群體其實也很大,但他們又不屬於滿大街都能看見名流、看見穿著世界名牌服裝的人,人們的眼光也就不會有攀比,見到普通的衣服也就不會很挑剔,因而很容易消費成功。

兩下對比,我們很容易就會發現一些細節上的問題,投資大城市要比投資小城市獲利困難得多。

溫州人這種偏好小城市投資的習慣,其實可以用一個專業術語來概括:藍海策略,與之相反的是「紅海」。所謂「藍海戰略」,通俗地講,就是開創無人競爭的市場空間,開創新的市場需求,規避競爭;「紅海」,即血海,競爭的雙方或多方通過降低價格或削減成本,在市場上展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一線城市殘酷競爭,通常就是在紅海中衝殺。溫州人獨闢蹊徑開拓中小城市,其實就是有效地避免「血海」,遠離危險的投資戰場。

正是因為這種獨到的投資策略,在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人大規模地向南方、沿海地區打工、創業,溫州人卻反其道而行之,往北方跑,往內地跑,往落後的城市跑,甚至在塞外邊陲、窮鄉僻壤做些小生意。結果改革開放三十多年過去了,往南方、沿海地區跑的人仍舊在四處創業,溫州人卻懷揣著幾萬億溫州資本在各個領域掀起一陣又一陣的浪潮。——他們用自己的親身實踐告訴我們:投資,還是去那些看似危險的地方,遠離那些成熟安全的市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