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你也可以成為「溫州人」

當人們過於關注一個地方時,往往會忽略其他地方的風景。對於溫州與溫州人,人們的認識也難免進入這種不全面的誤區。

隨著經濟體制的變革,溫州這個計畫經濟最薄弱的區域,逐漸演變成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地區。在追根溯源時,人們更多地將善於開拓的溫州人,定義為創業者,並形容溫州人「個個都想當老闆,人人都是創業家」。

對於溫州人身上所攜帶的創業基因,身處其中的我深信不疑也深有體會。已經創業成功的企業家們,還繼續行走在守業和第N次創業的道路上;一批批耳濡目染的年輕人,也已經邁開自己的創業步子,或已經在創業的起跑線上躍躍欲試。

在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溫州民營資本這個原本分散的經濟力量,也逐漸成長為不可小視的螞蟻雄兵。8000億,是一個足夠讓人心跳加速的數目!

資本,從來都是一個容易引起人們興趣的話題,須知,在其背後,卻可能潛藏數個不為你所知的元素。正如人人可能都知道溫州人是創業者、企業家,卻未必都知道,他們還有另外一副面孔——投資者。

在原始積累初期,溫州企業家將自己最突出的優勢當成劃開市場的利刃,成功地進入市場;在完成原始積累之後,開始著手構建一個完整的企業;在企業達到一定規模之後,溫州人攜帶著巨額資本,憑藉其天生敏感的投資嗅覺,邁開了投資的腳步。

人有2隻腳,錢有4隻腳,錢永遠跑得比人快,與其人追錢,倒不如讓錢追錢,溫州人明白,在經營企業讓人追錢的同時,還要用錢去投資,讓錢生錢。

哪裡有利潤,或者僅僅存在可能產生利潤的土壤,溫州人都會毫不猶豫地沖向此處。於是,在全國排山倒海的民間資本陣營中,溫州人與溫州資本在投資時,表現出先知先覺的過人之處,以拓荒者的姿態出現在一個又一個投資領域,而且,它還總是具備一種氣場,能夠將所到之處、所投入的領域,攪動得風生水起,令人側目。

1998年,隨著房改制度的一聲令下,溫州人將商品房自由買賣當做可以投資的信號,勇敢地踏上房產投資之路。後來,中國房價的步步高升,既為溫州人投資成功做了最詳細的註腳,也讓缽滿盆盈的溫州投資者成為眾人效仿的對象。

2002年,全國能源緊缺,煤炭價格更是飛漲。錢多人且聰明的溫州人,又一次勇敢把握住投資機會,浩浩蕩蕩湧入這片投資寶藏,當然,也挖到了想像中足夠多的「財寶」。

早在2009年之前,溫州人就開始忙著做創投。

2010年9月,已經大約有1500億元溫州資本進入創投行業。截止到2011年2月,整個浙江創投管理資產規模已近60億元。

對人們而言,這或許是廣為熟知的溫州投資,有些可能也是最被詬病的投資。我們暫且不摻雜過多的考慮因素,僅從投資層面來說,從投資所獲得的回報來看,以上的每項投資,都堪稱一種精準的選擇。

選擇,雖然可能只是瞬間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在其背後,卻可能是一種費時費力的綜合考慮和權衡。

投資,要看清市場供給與需求之間的比例,一種為人們所必需的物資,價格肯定只能高不會低,在城市化進程加快的今天,有限的房地產,就是供不應求的物資,預測到這一點,溫州人才投資房產。

物以稀為貴,是投資中一條已經成文的規則,煤炭與黃金、白銀一樣,都是稀缺性的資源,而且是廣為所用、暫時無法被取代的資源,與滿大街的平常物資相比,自然更具投資價值。

企業發展與融資難是一對存在已久的矛盾,溫州人創辦企業時,就曾遭遇到這種迷茫,但這並沒有阻礙其大踏步前進,由此,溫州人也看到了「投入一滴水,收穫整個大海」的可能性。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但是,「結網」之後立即去「撒網」還不足夠,還要學會選擇「撒網」區域,即去哪裡投資,如何去投資。

只有掌握和了解溫州人每項投資背後的真正意圖,了解溫州人的投資思維,才有可能開啟溫州人的財富密碼。

以溫州人投資水電站為例,這只是溫州人的一種具體投資項目,投資者沒必要跟風溫州人投資水電站。且不說一般的投資者能否有足夠的資金能力去支撐這項耗資巨大的項目,這種盲目跟從的投資習慣,本身就是一種投資忌諱,容易造成同質化競爭,增加投資風險。

投資者真正需要關心的是,溫州人為什麼投資水電站,而不是怎樣學習溫州人投資水電站的方法。只有這樣從深層次上掌握溫州人的投資思維,才能真正挖掘溫州人成功的因素,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而不是「亦步亦趨」總是跟在溫州人後面,分得殘羹冷炙。

每個人手裡掌握的資金,所遇到的境況可能千差萬別,面對的選擇也不盡相同,但是,掌握了正確的投資思維,複製甚至超越溫州人創造財富的模式,就不再只是夢想,而是一種近在眼前的可能。

溫州人有錢,這早已經不是一件稀罕事,早已經被冠上「中國的猶太人」之稱的溫州人,已不僅僅是一個地域上的人群,而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的象徵。尤其是2000年以來,隨著融資、炒煤、炒股、煉油、購房、地下錢莊的崛起,等等,他們所發起的每種投資,無不給中國經濟領域帶來一場不小的震動。

現在,「溫州」,這個詞幾乎已經成了「賺錢」的同義詞。

一個人會賺錢,我們可以說他腦子靈活,說他機遇好,說他肯吃苦。但「溫州人」,作為一個群體性的名詞,上至七旬老太下至十幾歲小夥子,無論男女,全民都會賺錢,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很特別的因素呢?我們普通人,能不能爭取到這些「因素」,也成為令人艷羨的成功商人呢?

這本《向溫州人學投資》,就是讓人們見識見識溫州人的賺錢手段,了解了解溫州人的投資思維,試著分析他們做每件事的意圖所在,讓「溫州模式」不僅僅是溫州人特有的模式,更是你我的模式,是所有有志於挖掘財富秘訣的模式。

其實,溫州人的賺錢方式,說白了也很簡單。因為他們沒有哪吒那樣的三頭六臂,也沒有孫悟空那樣的七十二變,更沒有如來佛祖那樣的大神通。至少表面上看來,他們跟我們普通人沒什麼區別,一些沒學問進行投資的老太太甚至不及很多普通學生的文化素養高——但是,溫州人無論男女老幼都在搞投資當老闆,那麼多大學生卻忙著在人才市場投簡歷!

僅僅這一個現象,就值得我們反思了。為什麼溫州人那麼會賺錢呢?為什麼我們很多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卻在出賣自己的廉價勞動力呢?溫州人的成功,絕對是有原因的。大多數人的庸庸無為,也絕對是有理由的。

這裡只講一件事,也許有些人已經聽過,但有些問題可能卻沒有想過。

眾所周知,2001年,美國總統柯林頓圓滿完成完成任期,卸下身上的重擔。而在一年前,當他還是鼎鼎大名的美國總統時,溫州一家民營企業就向美國白宮發出一封電子郵件,以200萬美金邀請柯林頓總統卸任後擔任自家企業的「形象大使」。當然,這封邀請函以絕對的失敗告終,柯林頓當然拒絕了——身為一個在職的美國總統,怎麼可能給中國一家不知名的民營企業家當「形象大使」?

這個結果,那名溫州老闆可能早就預料到,但他依舊這樣做了。表面上看來,柯林頓的拒絕好像讓他碰了一鼻子灰,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意思。可這件事很快就被傳揚開來,「新浪」、「搜狐」、「網易」等幾個著名的門戶網站的首頁都以絕對吸人眼球的方式報道了這件事,並全文轉發了溫州人給柯林頓的回信,有些網民看了這條爆炸消息還激動了一番。

這件事,稍微想想,就知道是炒作,柯林頓怎麼可能會接受這樣一個職位呢?該溫州企業通過這件事好好為自己宣傳了一把,有些後知後覺的網民,相通之後,也只是驚嘆溫州人太大膽,什麼創意都敢想。

但這件事還有下文。2010年10月,希拉里的胞弟,也就是柯林頓的「大舅哥」海灣基金公司總裁東尼·羅德姆,和美國歷史上43任總統布希的侄子佩頓·布希,以及其他美國政商大腕來到中國溫州香格里拉溫州廳、台州廳,向廣大溫州老闆們宣讀了美國政府高層關於EB-5正確解讀以及有關GTA的福音,同時表示歡迎溫州老闆們移民美國。

我們可以說這兩件事完全無關,但你看到柯林頓家族與溫州人這兩段不同尋常的故事,沒有一點好奇或者猜測呢?

我什麼也不會解釋,也不會妄加猜測這其中的聯繫。但哲學界有這樣一句話:偶然中存在著必然,必然隱藏在偶然中。

溫州人的名聲早已經名鎮海外,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我們與其艷羨溫州人的財富和名聲,不如沉下心來思考和研究一下,琢磨琢磨他們是怎麼擁有了今天這一切,有哪些非凡的地方需要我們去學習。這就是我做此書的目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