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集 達賴五世 第一章 煉器

盛滿青色霧氣的黃金盤子仍舊放在原來的地方,一動沒動,之所以這樣並不是因為言末忘了煉製飛劍的念頭,而是因為他再次一頭栽進了書堆裡面。

只花了幾兩銀子,言末就讓客棧的夥計幫他買回一大堆和《易經》有關的東西,除了幾種版本的《易經》之外,更多的是各種各樣對於《易經》的註解,以及衍生出來的和五行、八卦、九宮變換之類有關的東西。

言末這樣做的原因是,他原本正打算重新煉製飛劍,卻突然間發現,他連乙木是什麼都不了解。

天眼令他看到的那些東西,根本就不是他自己擁有的知識。

事實上他非常懷疑,天眼或許是某種接收器,在它背後,還有一個巨大卻無人知曉的存儲庫——一台包羅萬象的異能電腦。

就像當初他選擇到劍橋重新學習現代科學技術一樣,言末最終決定從頭學習《易經》,在言末看來,《易經》應該是中華大地上各種異術道法的理論基礎。

言末甚至懷疑,《易經》本身就是一種異能。

畢竟在此之前,他曾經見識過一個能將思想直接和電腦連通的異能者,既然現代有這樣的異能者出現,古代十有八九也同樣可能存在類似的異能者,這些異能者非常有可能創造出相當於電腦的東西。

在言末看來,實在沒有比八卦更像是電腦的東西了,而八卦又是從《易經》之中衍生而來,因此《易經》很可能是古人探索出來的、和異能有關的一些規則。

毫無疑問,這些規則並沒有覆蓋異能的所有領域,或許《易經》所涉及的僅是很小的一部分,不過正是因為有規則可循,所以容易得到發展。

同樣的道理,在科技之上也得到體現,歐洲的科技以數學為基礎,由數學衍生出邏輯學、物理學、化學等等許多學科,正因為擁有這樣一個完整的體系,歐洲的科技才可以一代代傳承下來,並且得到進步和發展。

《易經》或許就是中國修行者們所掌握的數學,所以無論是何門何派,萬變不離其宗,絕大部分的道法都是遵循著五行八卦的變化,不同的僅僅是其中的精微奧妙略有分別而已。

從這個角度看來,中華道法確實要比印度瑜珈高明一籌,不過同樣也因為這個原因,中華道法和西歐科技有著一個類似的特點,那就是善於借取外部的力量,而忘記增強自身的能力。

善於煉製飛劍法寶、精通篆符法陣,幾乎成了中華道法之中高人的標準,中華道法的修鍊者多閉關清修,絕少聽到過有人閉關苦修的。

正因為如此,像那在喜馬拉雅山一蹲就是五百年的苦修老頭,在中華佛、道兩界絕難看到。

不過言末最喜歡這種有中國特色的修鍊方法,無論是他還是羅莉,都不是喜歡虐待自己的苦行僧。

四川自古以來就是佛、道兩敦極為繁榮昌盛的地方,成都旁邊更有青城山,青城山中就有大小計五、六座道觀,所以這裡和《易經》有關的書籍不但特別多,精通《易經》的道士也不在少數,正因為如此,言末乘著夜風到外面去轉了一圈,捎回了好幾個老道士的記憶。

有了這些根底,看起那些如同天書一般的東西,總算稍微好受一些。

言末和羅莉兩個人,每個人都分走一堆疊起來和羅莉身高差不多的《易經》和《易經》註解,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時間裡面,他們倆幾乎全都在閱讀之中度過。

值得慶幸的是,這家客棧無論是老闆還是夥計,對於客人的情況都沒有絲毫打探的興趣,而羅莉的樣子看上去雖然很是怪異,不過她很少出門,所以漸漸地就被人淡忘了。

就在這樣沒有人打擾的情況下,兩個人將那些書里的東西強行記進腦子裡,對於其中較為簡單和基礎的變換,可以說是瞭然於心。

讓言末感到高興的是,和煉製飛劍有關的東西,全都只能夠算是較為基礎的東西,現在看來其中並沒有太多緊難的變換。

又花費了整整一天的時間,言末將腦子裡面的東西全都整理了一遍,他終於重新端起了那用黃金煉製的圓盤。

看著那煉化僅剩的些許乙木精氣,言末知道想要還原到原來的樣子,幾乎毫無可能。

讀了那麼多《易經》和《易經》註解,言末自然明白,五行之中,木恐怕最不適合用來殺戮,這是因為五行之中的木,乃是生機之源,它就像是醫生和牧師擅長的是救人而非殺生。

原本那柄飛劍之所以有那等威力,是因為那兩柄劍雖然以木為本源,但是一柄呈金相,另一柄呈水相。

這其中就有些奧妙了,金雖然克木,水卻生木,所以金水相伴相生,就不會消磨乙木精氣,而金水二行,都是具有攻擊力的屬性。

一個堅而銳利,無堅不摧;一個久而綿長,水滴石穿,兩者互融互補,所以這柄飛劍算得上頗為了得。

不過此刻想要做到這一點卻沒有可能。

首先,言末自知沒有能夠令乙木呈現出金水兩相的道行,此外就算他做得到,只剩下這點點乙木精氣也不夠。

最終是羅莉的一句話,讓言末不再猶豫不決。

「反正我不打算打架,乾脆製作一件逃命的法寶好了。」

單單只是為了飛行,言末倒是非常清楚應該如何去做,乙木輕靈,飛行倒是非常擅長。

想到這裡,言末不再猶豫,他運用起天眼的能力,開始還原飛劍。

其他修道之上煉製飛劍,需用三昧真火,可惜言末沒有,雖然他可以召喚來天火和毀滅之火,不過顯然都不能用來煉製飛劍。

萬般無奈之下,言末只好讓羅莉用冰炎試試,反正伐樓那是水神,而五行之中,水能生木。

或許可以說是誤打誤撞,在冰炎的燒灼之下,乙木精氣還真的漸漸凝結了起來,一開始是拳頭大的一團墨綠色的氣體,隨著時間推移,漸漸變得越來越小,樣子也越來越清晰。

言末根本就忘記了時間,他佔據著羅莉的一個分身沒日沒夜地煉著,看著飛劍漸漸成形。

那種成就感絕對難以形容,更令他感到滿足的是,幾乎每一天他都可以從煉製飛劍的過程中得到一些全新的感悟,《易經》裡面那些原本一知半解的內容,也漸漸變得清晰起來。

言末越來越確信,《易經》就是中華道法的總綱,他甚至感覺到,大部分道門對於《易經》經義的運用,只能夠用淺顯來形容。

按照自己的理解,言末給這柄飛劍增添了幾道原來不曾有過的法陣,也修改了一些原來的法陣。

這柄飛劍原本有一個法陣佔據了很多地方,這個法陣的用途是令飛劍自動吸收天地問的靈氣,然後儲存起來,因此這柄飛劍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飛行。

言末用天眼分析了一下,發現這柄飛劍是乙木精氣煉製而成,所以這樣的法陣布置才能夠起到作用。那個頗為繁複的法陣,正是將乙木精氣的特性發揮到了極致最佳的證明。

這令他想起了伐樓那的那些靈寶,那些靈寶上也常常存在類似的設計,正因為如此言末甚至猜想,這柄用乙木精氣煉製的飛劍,或許是相當於現代的練慣用劍或者教練機之類的東西。

去除了那個法陣之後,空出來的空間足以讓他布設更多用來飛行的法陣,不過從此之後,這柄飛劍就只能夠依靠羅莉的力量推行前進。

又過了好幾天,一個如同寸長的梭子一般的東西,出現在黃金托盤的上方。

言末和羅莉找了一個沒有人的地方,那是一個被許多山巒包圍的谷地,這個谷地非常狹小,所以沒有人對這裡感興趣。

此刻羅莉站立在谷地正中央,她一手指天,猛然清叱一聲,立刻一道青光從她的袖管中疾射而出。

那道青光迅速盤旋了一圈後,立刻朝著遠處飛去。

羅莉自始至終雙目緊閉,此刻她的意識正附著在那柄飛劍之上,不過隨著距離變得越來越遠,羅莉也感覺到意識變得越來越模糊。

不敢大意,羅莉連忙召喚飛劍回來,而此刻跟隨飛劍一同出去的言末,早已回到了她的身邊。

「好像不怎麼樣。」

言末徑直上了羅莉的身之後說道:「大概只有一百多公里,這就是你的意識操縱的極限?」

一看樣子,我得重新煉成一個法身。」羅莉輕輕嘆息了一聲道。

「或許該先煉金丹,中國人的道法,還是用中國人的煉法最為保險,不過現在最為重要的倒並不是這件事情,無論是金丹、元嬰或者法身,只要有時間慢慢修鍊都可以敞到。

「所以現在真正重要的是學會身劍合一,只有這樣你的這具凡夫俗體,才可以用不著騎馬或者坐車,而是能夠駕馭飛劍飛行千里,到達任何你想去的地方。」言末笑嘻嘻地說道。

「好吧,告訴我,怎麼才能夠做到身劍合一?」羅莉無可奈何地說道。

這一次言末直截了當地回答她道:「很抱歉,我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做,這一次就連我的天眼也幫不了忙,這是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