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人類與神的使命

坐落於阿比多斯尼羅河道以西8英里地方的塞提一世神廟,在古埃及所有神殿遺迹中顯得非常獨特,不但天花板完整地保存下來,而且連接好幾英畝的壁雕也完美無缺。塞提一世為埃及盛世第十九王朝的一位法老,在公元前1306至公元前1290年間統治埃及。

塞提一世最引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生下一個有名的兒子: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Ⅱ、公元前1290~公元前1224年),也就是《聖經·出埃及記》中的那位法老①。不過,塞提一世出國征討。建立武功,不但建造起幾個非常精良的建築,並非常用心地修復了不少古建築。他在阿比多斯建的神殿,即取名為"萬萬年之家"(TheHous,ofMillionsofYears),在這個屬於他的神殿中,祭祖的是"永生之主"歐西里斯。金字塔經文中有這麼一段記述:

你已經走了,但是你將會回來。你已經睡了,但你將會醒來。你已經死了,但你將會生還……乘著水。向上游……以神明賦予你聖靈的姿態,漫遊阿比多斯②。

阿提夫王冠

早上8點,在這緯度不高的地方,已是天色明亮而萬物活躍的時刻了。但當我們進入塞提一世神殿的瞬間,感受到的卻是一片寂靜與昏暗。除了牆壁上有從地板打上來的微弱電燈光線外,神殿內部大部分仍依法老的建築家的原始設計,以自然光照明。幾條光束從外側石縫中穿透進來,宛如聖光逼人。光束中灰塵的微粒舞動,和沉重的空氣以及支撐著這多柱式建築屋頂的巨大石柱,成為強烈的對比。我們幾乎可以感受到歐西里斯的聖靈,仍然在這裡。這不單是想像,也是現實,因為周圍的牆壁,佔滿了美麗而調和的浮雕作品,全都在描繪以散播文明為天職的歐西里斯,如何在死後扮演冥界之王的角色。其中還有一幅浮雕,繪著他即位為冥界之王,而他美麗、神秘的妹妹愛瑟斯則在一旁觀看的景象。

我逐一觀察牆壁上的浮雕作品,發現歐西里斯在每一幅中戴著的王冠都極為華麗,並各有特色。王冠對古代的法老而言,顯然是服裝中一個重要部分。至少從浮雕中我得到這樣的印象。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多年來如此大規模的挖掘行動中,卻從來沒有一位考古學者發現過任何王冠,或王冠的碎片,更不用說"開天闢地"的神明所使用的漩渦狀儀式用頭飾了。

所有王冠中最令人感興趣的還是阿提夫(Atef)的王冠。這個王冠形狀奇妙,除了有皇家徽紋的蛇形狀章(亦即優拉阿斯。墨西哥用的是響尾蛇,而埃及則是用昂頭、隨時準備出擊的眼鏡蛇)以外,正中央描繪著上埃及人的白色戰鬥用盔甲的圖案(這個也只有在浮雕中可見,沒有實物可供參考)。王冠的兩側看起來是兩塊如樹葉一般的薄金屬片,與前面一個機關相連。王冠上面的金屬片形成兩張波浪形狀的刀刃,學者一般認為那象徵著一對雄羊角。

塞提一世神殿浮雕作品中,有好幾幅是以載著阿提夫王冠的歐西里斯為主題的。王冠看來大約有2英尺高。根據古埃及《亡靈書》的記戴,王冠是雷送給歐西里斯的,"但是,歐西里斯戴上的第一天,頭部開始劇痛,雷晚上回來時,發現歐西里斯的頭因為戴王冠的關係而腫脹。雷為他取膿。"③。

古埃及《靈亡書》只是平鋪直敘地講出一個故事。但我們不妨仔細想一想:一個會發出熱能,使皮膚髮炎、出膿的王冠,會是什麼樣子的東西?

17個世紀的國王

我走進黑暗,一直到路盡頭的眾王之廊(GalleryoftheKings),也就是從神殿入口進去200英尺的多柱式大廳東側的通道。

通過眾王之廊,就好像通過時間之廊一樣。在我的左側牆壁上,雕著的是古埃及120名神抵的稱謂和他們主要的管轄聖地。在我右手邊,則有一塊10英尺乘6英尺大的地方,刻著塞提一世以前的76位法老的名字,而且每個名字都以象形文字,刻在一個個橢圓形的徽紋記號中。

這個圖像的文獻,就是一般所稱的"阿比多斯國王名單"(AbydosKingsList)。金光閃閃的這個雕刻名單,文字從左向右排列,將所有名字以縱向五段與橫向三段的區隔,記錄下從公元前3000年,第一王朝的第一位法老美尼斯後1700年,所有法老的名字。名單上最後的一個法老的名字,即為大約於公元前1300年左右統治埃及的塞提。在名單的最左邊,浮雕著兩個人物,一個是塞提,另外一個就是他的兒子,也就是未來的拉美西斯二世。

史特拉保之泉

在歷史價值上與杜林紙草及巴勒摩石不相上下的"阿比多斯國王名單",對埃及王室的傳承做了明白的交代。而這份傳承史料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便是對悠遠的過去、諸神共同統治的"開天闢地"時期的信仰。所有的神明都以歐西里斯為中心。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緊接著眾王之廊後面的,是一條直達神殿後方,並進入另一座與歐西里斯相關建築的通路。這座宏偉而美麗的殿堂"歐希里恩",從埃及有文字歷史以來,便因與歐西里斯有關聯而聞名於世。希臘地理學家史特拉保(公元前1世紀曾造訪阿比多斯)形容它為:"用堅硬的石頭建造起的一座令人驚嘆不已的建築……在很深的地方,有一口泉水。要進去時,要先經過一個用巨石做成、做工精緻、宏偉驚人的圓形屋頂建築。裡面建造了一條運河,從尼羅河引水……"

史特拉保造訪後幾百年,古埃及的宗教信仰逐漸被另外一個新興宗教——基督教——所取代,河川的淤泥和沙漠的細沙,一寸一寸、一點一點地流入這充滿傳奇性的歐希里恩,終於將它的石柱以及入口上面的橫石完全掩埋起來,消失於眾人的眼前,同時也消失於大家的記憶中。20世紀初期,考古學家弗林德·培崔和瑪格麗特·穆瑞(MargaretMurray),在此開始了一項大規模的考古挖掘活動。1903年,他們發現在塞提一世神殿西南方200英尺的沙漠中,有一座大廳和一條通道,從建築形式來判斷,應該為第十九王朝的作品。不過,在塞提一世神殿的後側和新發現的廳之間,兩位考古學家判斷,絕對還有另外一個"大型地下建築物"被埋藏在地底,而此"地下室"(hypogeum),穆瑞寫道:"培崔教授顯然認為,就是史特拉保提到的水泉,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史特拉保之泉(StrabosWell)。"弗林德·培崔和穆瑞猜測的不錯。但是,因為他們資金有限,無法繼續挖掘,工作到中途便停頓了。一直到1912至1913年,才有另一位納維爾(Naville)教授,在埃及古物挖掘基金(EgyptExplorationFund)的支持下,有機會證實弗林德·培崔和穆瑞的假設。納維爾教授發現了一間狹長的房間,東北向的盡頭,有一座巨大的花崗岩及沙岩所建造的入口。

在接下來一季,1913到1914年的挖掘活動中,納維爾組織了600名當地工人,辛勤地將整個龐大的地下建築物挖了出來。納維爾寫道:

我們發現的巨形建築物,大約有100英尺長、60英尺寬,其使用的石塊之大,在埃及也應屬絕無僅有了。四面牆壁,鄰接著17個小房問,每個約僅一個人高,裡面沒有任何裝飾。建築物本身以三個通廊組合而成,中央一塊通廊比兩邊的兩塊大。間隔通廊的為兩列柱子,每根柱子各由一塊完整的花崗岩中切割成形,支撐著一塊同樣大小的振梁石④。

納維爾驚異、詳實地記錄,他如何測量建築物北側通廊的石塊,並發現每塊竟然近25英尺之長。更令他驚訝的是,從牆壁伸出的小房間,地上並沒有地板,而挖開地面往下挖時,竟然發現下面的土壤非常潮濕:

小室僅以寬2至3英尺的平台相接。房間另外一端的中央,另外還有一塊平台,而房間裡面沒有鋪設任何地板。當我們往下挖掘至12英尺深處時,開始有水滲入。即使後方入口處也沒有地板。從這些事實,我們可以推測,過去這裡盈滿著水,進出小室必須利用小船。

埃及最早的石造建築物

水,水,到處都是水。1914年納維爾教授和他的工作人員開始大規模挖掘行動時,發現橫躺在那個大洞穴下面的秘密建築物歐希里恩的核心,似乎就是水。歐希里恩正確的位置是在塞提一世神殿地板水平面下50英尺左右的地方,幾乎與地下水的水面同高。現在,我們可從東南方一座現代人製作的階梯走下去。我沿著這樓梯下去,先經過了納維爾和史特拉保都描述過的入口巨大橫楣石,再穿過一條狹窄的木造橋,來到了一個沙岩平台。

平台大約寬40英尺、長80英尺,是用巨大的鋪道石建造而成的,周圍被水包圍。以平台中央為軸,旁邊有兩座大游泳池,一座長方形,一座正方形。在軸的尾端,另外還有一座樓梯往下,可到達水面下12英尺的深處。另外,平台同時還支撐著納維爾報告中也提到的兩大住廊。每個柱廊都由5根粗短的粉紅色花崗岩支柱組成,而每根支柱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