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回到過去

●埃及基沙。1993年3月16日,下午3點半。

我動身離開大金字塔時已是下午。順著昨夜到此地的來時路,我和桑莎回頭從北面朝東,然後沿著東面朝南,經過一些瓦礫和零散的古墳,終於來到基沙高地上一塊朝東南傾斜、被砂岩覆蓋的石灰岩台地。

這斜坡緩和的台地的最下端,也就是離開大金字塔約莫半公里的台地西南角,便坐落著由岩石削成的獅身人面像。獅身66英尺高、240英尺長,而人面則有13英尺8英寸寬的這個大雕像,為世界上最大,也可能是最有名的石像。

人面獅身,仰望天際,無情如日①。

我從西北方朝著獅身人面像的方向走去,必須經過第二金字塔與被稱為卡夫拉河岸神殿(ValleyTempleofKhafre)之間的一條古道,順道進入神殿一游。河岸神殿坐落在離大獅身人面像以南僅50英尺,也就是在基沙古迹群的東端,是一棟極不尋常的建築。

按照一般的說法,河岸神殿其實建築在卡夫拉王即位前許久。19世紀的學者一致認為,神殿在有文字歷史以前便已存在,與埃及王朝並沒有任何關係。但是後來這種說法又被全盤推翻,因為後人在神殿的附近發現了好幾座卡夫拉的雕像,雖然大部分都被嚴重破壞,但仍然有一座相當完好,頭下腳上地被埋在前堂下深層處。從這座堅硬如寶石般的閃綠石為材料的雕像,我們彷彿看到第四王朝的法老卡夫拉坐在王位上,沉穩地凝視無限的未來。

發現新雕像後,古埃及學者又提出了一套理論,發表後立刻銳不可當,令人無言以對。他們聲稱由於河岸神殿中挖掘出卡夫拉的雕像,因此神殿必為卡夫拉所建。連向來明理的弗林德·培崔斯比也表示:"由於在神殿中惟一能找到顯示年代的文物為卡夫拉的石像,使我們不能不認定此建築物是在卡夫拉王時代建築而成的,而無法想像它是由更古老時代的人建造完成後遭卡夫拉佔為己有。"

何以無法想像?

在整個埃及的王朝歷史中,有太多法老佔用先人的建築。有的時候,連原始建築者的記號都被抹去,而換上佔用者的記號。我們沒有理由假設卡夫拉故意想與河岸神殿維持距離,不將自己的名字與神殿相連,尤其如果這座神殿與過去的統治者沒有關係,卻與將古埃及文明帶至尼羅河低地的遠古神話,和神話中主管"萬物之神"的神明相連的話,我們更有理由相信卡夫拉王願意創造自己與神殿之間的關聯性②。與古代的神力沒有特別關係的卡夫拉王,必定覺得將自己美麗的等身大石像永遠地保存在這神殿中,也能為他帶來永恆的益處。神殿中,以河岸神殿與復活之神歐西里斯(每個法老都以死後能追隨他為目標)的關係最深③,因此如果我們將卡夫拉把自己的石像放在神殿中,為的是象徵性地加強他與歐西里斯的關係,便更容易讓人理解了。

巨人的神殿

通過古道後,我選擇了一條要經過瑪斯塔巴(Mastaba)古墳群的碎石路,往河岸神殿的方向走去。瑪斯塔巴是一塊似板凳的石台,為第四王朝的低位貴族及神職人員專屬的墓地(現代阿拉伯語中,瑪斯塔巴即"板凳"之意,而這墳墓群也因此而得名)。我沿著神殿的南牆曲行,不禁聯想起神殿和大金字塔一樣,也是坐北朝南(誤差僅圓弧的12分)。

神殿的基座為正方形,每邊長均為147英尺,但由於它建築在一個西高東低的斜坡高台上,所以雖然西南的牆壁高僅20英尺多一點,但東面牆壁的高度卻超過40英尺。

從南面望去,神殿呈楔型結構,強而有力地蹲踞在一塊高地上,但是走近仔細觀察後,它映在現代人眼中的,卻是一些奇異、無法解釋的特徵,想必在古埃及人眼中,它也應該同樣地奇異、無法解釋。首先,不論內外,神殿中沒有任何碑文或裝飾。關於這一點,河岸神殿可以和基沙高地上其他幾個同樣無法辨識年代的重要建築物,如幾個大金字塔(以及阿比多斯地方的神秘建築物歐希里恩[Osireion],本書下一章中將有更詳細的解說)相提並論,但是除此之外,它與所有典型的、知名的古埃及藝術和建築,都迥然不同。所有古埃及建築中,都有豐富的裝飾以及大量的碑文。

河岸神殿另外一個重要的特徵在於,整個建築物都是用異常巨大的石灰岩石塊堆積而成的。大部分的石塊的長、寬、高約為18×10×8英尺,但是有的卻大到30×12×10英尺。每個石塊的重量都超過200噸,相當於一個現代柴油火車頭的重量,而一座建築物所用的石塊何止數百④。

這種現象豈非不可思議?

但是古埃及學者似乎並不覺得有任何不可思議之處。幾乎沒有人對石塊之大,或古埃及人如何將這些巨石堆積起來,提出深入的評論。在前面章節中我們也提過,大金字塔王殿所用的石塊,每塊的重量達70噸,相當於100部家庭用汽車堆在一起。古埃及學者對這一點根本見怪不怪。因此,河岸神殿內的巨石未能引起他們的好奇,或許也是理所當然的。但是,那些石塊之大,的確非比尋常,反映出不僅是另外一個時代,而且另外一種價值觀,一種生於現代的我們無法理解的審美觀、對結構的關切,以及對事物規模的感覺。例如,現代人絕對無法理解,當時的人為什麼會堅持用這些重達200噸的粗壯石塊來建造神殿,而不在堆積前,先將石塊切割成10、20、40,甚至80塊比較小而且比較容易處理的小石塊?為什麼,在用其他比較簡單的方法也可以達到同樣視覺效果時,他們卻堅持以最困難的方法建造?

而且,古代建築者是以什麼方法,將巨石舉離地40英尺之上的?

目前世界上僅有兩部地上用大型吊車(e),可以吊起河岸神殿巨石般的重物。即使在營造科技發達的今天,這兩部巨大產業機械的吊車臂長達220英尺,機身上更需壓上160噸的相對重量,以防止吊車將巨石吊起後往前翻倒。而且,啟動吊車吊起巨石前,必須先召集20名專業技術工人,並施以6星期的訓練,才能上陣操作吊車⑤。

換句話說,即使在所有現代科技與工程知識的輔助下,人類今天仍幾乎無法將一個200噸重的物品吊上空中。但是,基沙高地的建造者們,卻如家常便飯一般,輕易地將巨石作為建築材料,蓋起一座大神殿來。他們是如何辦到的⑥?

我往河岸神殿下方的南牆走去,意外地發現巨大的石灰岩石塊不僅大得不可言喻,而且以各種角度排列在牆壁上,形成一個拼圖般的圖案,而且圖案本身,與秘魯薩克華曼城堡以及馬丘比丘古城(請參照本書第2部)的建蓋手法十分相似。

另外我還注意到,河岸神殿外側的牆壁似乎是經過兩階段完成的。牆壁的壁身是用200噸的石灰岩石塊堆砌而成的,石塊至今仍殘存(但腐蝕耗損的情形嚴重),不過它們的外表,另外以打磨過的花崗岩將石灰岩從里外兩面覆蓋住。從建築物的內部,至今仍然可以看到非常完整的花崗岩石片,但戶外的覆面石已被天候嚴重腐蝕。不過,有少數殘留的花崗岩雖然已與石灰岩石塊剝離,但仍然附著在它上面。仔細觀察下,我非常驚異地發現,花崗岩石板塊的里側,似乎有依照石灰岩被天候腐蝕的凹凸形狀而修整的痕迹。也就是說,牆壁中央的石灰岩石塊可能單獨存在了相當一段時間,經過風雨摧殘後,發生腐蝕,然後才被人在它上面以花崗岩的石板覆蓋住的。

羅斯陶的統治者

我沿著神殿的外牆,一路來到河岸神殿的入口處。神殿的入口坐落於高達43英尺的東牆北端。這附近的花崗岩覆面石仍保存得很好,大致保持著原來的狀態,每塊的重量在七八十噸之間,就好像武士的盔甲一般,不分晝夜,忠實地保護著裡面的石灰岩柱。從晦暗但堂皇的大門,我踏入了一條高挑、狹窄、沒有屋頂的迴廊,先由東往西行,不多遠處經過一個直角轉彎,方向轉南,最後到達一間寬敞的前堂。卡夫拉等身大小的石像就是在這房間中被發現的。以閃綠石雕成的卡夫拉石像顯然在某種宗教儀式下,頭下腳上地被埋藏在房間內極深的穴洞中。

前堂中惟一的裝飾,便是牆壁上以花崗岩石板拼成的圖案(整個建築中到處是這種拼圖一般的圖案)。圖案本身極為複雜,石板在與其他石板相接之處,還削成各種角度,互相拼湊,構成了與印加帝國中一些怪異而巨大的建築物中非常相似的圖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石板在角落與收尾的地方,與其他石板接合得非常緊密,值得注意。

從前堂我經過一條風格優雅的西向迴廊,來到一個寬敞的T型大廳。站在T字的頂端往西看去,石柱林立,每根的高度都近15英尺,長、寬則均為41英寸。石柱所支撐的花崗岩橫樑,也正好呈41英寸長、寬的正方形狀。T型的南北向平面上也有6根大柱,上面同樣支撐著一根橫樑。整體而言,大廳的造形簡潔、莊嚴而洗鍊。

為什麼要建蓋這個大廳?為什麼要建蓋河岸神殿?按照認定這是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