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永世之居

你曾經想過在夜晚攀登金字塔嗎?在被逮捕的恐懼下,在神經緊繃的狀態中?

我可以告訴你,如果爬的是大金字塔的話,簡直難如登天。儘管塔頂約有31英尺已經不見,大金字塔仍然從地上聳立入雲,高達450英尺,並由203段的石塊堆積而成,每段平均高度為二右四分之一英尺。

而且當我開始往上爬後,發現有關金字塔的平均數字,並不能告訴我金字塔的全貌。石塊高高矮矮,並不相同,有的僅及我的膝蓋,但有的高達我的胸部,讓我幾乎無法攀爬。每段石塊和石塊之間,留下可供留步的水平空間非常窄狹,只有一隻腳的橫寬;再加上看似堅固的巨大石塊,開始攀爬後才發現已相當破碎,隨時可能分崩離析,使得攀爬的行動更加艱險。

爬了30階左右,桑沙和我逐漸領悟,我們的處境如何困難:肌內酸痛,膝蓋和手指間開始僵硬,而且傷痕纍纍——然而,我們才只爬了金字塔的1/7,上面還有將近200階等著我們。還有一件令我們感到不安的是:登高時,眼睛不自禁地要往下看,而不能不注意到腳下陡峭的斜面。我眼光循著西南角的崎嶇石塊向下,一瞬間不由自主地感到頭昏目眩,好像自己很可能就如童話故事中出門去取水的傑克與吉爾一般,就這麼掉了下去,身體撞擊數層巨石後,頭先著地,然後粉身碎骨。

阿里稍事歇息,但在我們有機會喘口氣前,他迫不及待地又做了個手勢,示意要我們趕快提起腳步往上爬。再度沿著塔的西南角指標,阿里一股腦兒地向上,很快地消失於夜空中。

不安的陰影不斷在心中擴大,桑莎和我只能緊緊地跟在後面。

幾何學之謎

第35階的石塊比下面都要大(基石除外),每個至少有10到15噸重,非常難攀上。這與我們一般的常識及邏輯正好背道而馳。按理來說,石塊既然是從下面搬運上來的,越高的地方,所使用的石塊就應該越小、越輕才是。從第1到18階,石塊的高度的確從最下面的平均55.5英寸,逐漸縮小至第17階的23英寸多一點。但是第19階的石塊高度陡升至36英寸,不但高度改變,長、寬也都增加。這些石塊的重量,在1至18階,只有2到6噸重,但搬運到19階以上,則增加至10到15噸,顯然就變得非常笨重而難以處理了。然而不知道用的是什麼方法,這些石頭卻能從堅硬的石灰岩中切割出來後,被搬運到離地100英尺的高度,分毫不差地置放於預定的位置上。

要達成如此艱巨的工作,金字塔的石工不但要有鋼鐵般的意志,山羊般的身手,猛獅般的強韌,更要有專門爬高的修煙囪師傅的自信。冰冷的晨風呼呼地在耳邊吹過,威脅地要把我帶入空中與它們一起飛舞。在此顫顫巍巍之處,一面需保持身體平衡,一面又得將一塊又一塊至少有現代自用小汽車兩倍重的石塊,從下面搬上來,運到正確的地方,對準位置,當時這些石工的心中不知所思何如。

金字塔從建造到完成,一共花費了多少時間?有多少人曾參與建造的工作?一般埃及學家的共識是:共花費了20年,並有10萬人參與建造。不過他們也同意,所謂的建造,並非從年頭做到年尾,而只在一年中的3個月期間,尼羅河泛濫無法農耕的期間進行的。

一面往上爬,我一面思考這說法代表的意義。建造者需要設想的,不僅為如何搬運那些成千上萬,重量在15噸以上的巨石,更在於如何長期將這些平均2.5噸的石塊,搬運到工地來。根據可靠的估計,金字塔共用了230萬塊石塊堆積而成。假設工人全年無休,且每天工作10小時的話,他們每小時需要擺好31塊石塊(或每2分鐘搬運1塊石塊),才能夠在20年之內,如期完成金字塔的工程。而如果工程只在農閑時進行的話,那麼工人的速度就必須加快到每分鐘搬運4塊石塊,或每小時240塊,才趕得及。

這個計算,無疑是工地現場管理者的噩夢。例如,採石場與金字塔的石工之間,協調工作必須做得多麼好,才能夠讓那麼大塊的石頭以如此驚人的速度送達工地。還有,萬一一塊2.5噸的石頭從175階上掉下來,其結果將如何不堪設想。

不論從物理面或管理面來看,金字塔的建造都是非常艱難的工作。除此之外,金字塔本身在構造上也是對幾何學的挑戰。金字塔的頂點必須在底座四角正中央的上方,四面傾斜的角度只要稍有偏差,到頂點處便構成極大的誤差。因此,建造的過程中,從地面到幾百英尺的空中,每個其重無比的石塊都必須擺設在絕對精密的位置上。

斜坡之說

這麼精密、艱難的工作,當時的埃及人是如何做到的?

埃及學者們前前後後大概推出有30種以上的說法,嘗試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其中大部分認為,金字塔在建造前,一定先在工地鋪設好了某種形式的傾斜路面。前大英博物館古埃及研究室主任愛德華茲(I.E.S.Edwards)教授,便鐵口直斷道:"古埃及人只有一種將非常重的東西舉起的方法,那便是從平地或想要舉起重量的起點,用泥土和磚塊建造一條斜坡。"

牛津大學古埃及學教授約翰·白恩斯(JohnBains)同意愛德華茲的說法,並進一步演繹道:"金字塔越建越高後,斜坡不論長度或寬度都必須逐漸擴大,以維持一定的斜率(大約為1:10),否則便會崩垮。當時建造者從幾個不同的角度,必定蓋了好幾個斜坡才是。"

然而,鋪設一條斜率為1:10的道路,直通大金字塔的頂點的話,道路長度至少要4800英尺,而且所需要的磚塊和泥土更為大金字塔本身的3倍。(斜坡的容積為800萬立方米,而金字塔錐體的容積則只有260萬立方米①。)傾斜度高於1:10的話,路面會陡到無法搬運重物上坡,但如果傾斜度低於1:10的話,建造坡道的建材量與金字塔之比將更荒謬無稽。

而且,一條長達1英里,從地面直通480英尺高度的斜坡路,根本不可能如愛德華茲等古埃及學家所建議的,用磚塊和泥土隨便搭建起來。相反地,現代建築家和營建者已經證實,斜坡道必須用比石灰岩等更堅固、高貴的質材建造,否則必垮無疑。

斜坡學說顯然不成立。(還有一個問題:建造斜坡用的800萬立方米石灰岩,在金字塔建造完成以後,都到哪裡去了?)後又有學者推出了螺旋斜坡道之說,主張當時的人在金字塔的四側,用泥磚做成螺旋狀斜坡,附著於金字塔。螺旋斜坡所需要的材料雖然比較少,但是卻無法伸展至金字塔的頂端。而且螺旋斜坡道越到頂端,旋轉的角度便越急,使得石工在搬運如此大體積的石塊上坡時,將遭遇到越來越狹窄至最後連轉彎都難以迴旋的地步。

不過,這並非螺旋斜坡道說最不通之處。它最難自圓其說的地方還是:由於螺旋道必須加覆於金字塔之上,使得建築家無法檢查金字塔建築本身的精密與準確性。然而,金字塔的建造者必須隨時檢查建築的準確性,讓塔的頂點坐落在離開四個基座角落等距的位置,所有的角度和角落都分毫不差,每層石塊都放置於事前設計的位置,才能形成這個方位正確、形體也近乎完美的對稱建築物。

對古代建築家而言,建造一個如此精密的金字塔,似乎只不過在展示數學上的一些雕蟲小技,例如在本書第23章中,我們提到的以圓周率π為高度,和底座周邊的長度之間的對應關係②。另外,金字塔雖然不是建造在正北緯30度,卻也在非常接近的29度58分51秒。關於這一點,以前曾經有一位蘇格蘭的天文學家表示,正30度並不存在,因此金字塔的位置並非為誤差的結果:

假設原始設計者希望以肉眼,而非心眼,從大金字塔的底邊看到太空的極點的話,將大氣中光線的曲折方式也計算在內後,大金字塔所在的位置一定要在29度58分22秒,而非30度的位置不可。

58分22秒與實際位置所在的58分51秒之間的差距還不到1分的一半,如此高的精密度,再度顯示出古埃及人無論在一般測量或地理測量上,技術如何地精湛。

心存敬畏地,我們繼續向上攀爬,通過第44、45層巨石,剛踏上46層時,只聽到從下面廣場上,傳來一陣阿拉伯語的怒罵聲。往下一看,只見一個穿著長袖寬鬆阿拉伯服、頭上纏著頭巾的小個子,正將他的散彈槍從肩膀上取下,也不管是否在射程範圍內地對著我們瞄準。

穿越時間與空間

不用說,此人為金字塔西面的守衛,也就是第四個底座面的警衛。他沒能像東、南、北其他三面的警衛一般,拿到額外的賄賂,所以特地來討錢的。

從阿里滿頭大汗的表情中可看出,我們正處於極為不利的情勢中。那警衛要我們立刻下去,他要逮捕我們。"不過,我想如果我們另外付一點錢給他的話,就可以避免被逮捕。"阿里說。

"給他100埃及磅,"我怒吼道。

"太多,"阿里說:"反而會激怒其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