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派米」?

近些年在內地,老百姓生活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每個月糧油「限量」的日子早已過去,買布要憑「布票」的艱難也已經成為了回憶。大家豐衣足食,頭髮烏黑,臉上放光,忽然有人就想起棒子麵的窩窩頭可是有日子沒有吃了,粗米熬粥就鹹菜的味道也好久沒機會品嘗,於是有些商家便動開了「懷舊」的腦筋,比如北京潭柘寺,廟門口就支起了一口大鍋,設立「粥棚」,藉此招攬生意,免費讓遊客重新回到「饑荒年代」,特別體驗一下「文化旅遊」。

2005年8月我在香港電視上看到了很多人擠在一個廣場上正在排大隊,不知道他們(幾乎都是當地的老頭老太太)要買什麼。當時因為著急外出,新聞沒看完,也沒看懂。第二天見了朋友,提起此事,朋友告訴我:那些人不是在排隊等著要買東西,而是在等米,等著有人來派米。香港每年的農曆七月鬧「鬼節」(盂蘭節),這個時候,有錢人或有錢的公司就會向長者派送「平安米」,這個傳統據說是戰後(上個世紀40年代)香港人生活非常困難,因此各種宗教、慈善團體就開始紛紛伸出援手,向一些貧苦老人施粥濟貧。

「施粥濟貧」?在今天?在香港一個高度發達的社會?用得著嗎?

「派米」傳統即便是誕生在香港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但是如今的香港和那個「時期」早就「拜拜」了,早就變得十分富裕,這個「傳統」為什麼還會延續下來?這讓人好奇,更讓人不由得置疑:這種做法到底是盼平安、討吉利,還是香港社會今天依然還有窮人,每年到了「派米」的時節,大家都還盼望著從富人的手裡接過一袋袋兒的大米以補貼家用,緩解生活的拮据?我不信,但開始努力尋找答案——

2005年香港「鬧鬼節」、派發「平安米」,儘管我是第一次關注,但是這一關注就被嚇了一跳,為什麼?「派米」的團體之多,多到幾十上百家,等米的人之多,更多到每次都要成百累千,甚至上萬。8月31日,最早我在新加坡《聯合晚報》上看到了這樣的一篇文章《香港派米釀禍——1萬5千人踩人、13人受傷》。我不相信這是真的,然而事實上8月30日,後來也被當地的媒體證實,就在香港慈雲山中央遊樂場,的確有一萬多人在那裡輪候(排隊)——早上8時半才開始「派米」,頭一天下午就有人已經等在了現場,而到了次日凌晨,4點,排隊的人數已經達到了7000,6點,上升到1萬5。這些人「大部分是長者,其中也不乏少年及小童」。工作人員後來看到排隊的「人龍」愈排愈長,為了安全,想要關閉遊樂場四個閘門中的兩個,以控制人潮,但是,排隊的人誤以為組織者這是要出面「截龍」,唯恐自己拿不到「平安米」,更爭先恐後地往裡涌,結果:「秩序大亂,十多人跌倒,呼救聲不斷,小孩嚇得痛哭,警員立即沖入人群將傷者從人堆中扶起,急忙送往救護站,其中一名老翁撞傷了頭部,另外一名老婦,因為抽筋,也被送院治理……」

2006年盛夏剛過,人們忙碌了大半年,至少我已經把頭一年「派米」的事給忘得乾乾淨淨,而「鬼節」又悄悄來臨,這一天,7月27日,首個「盂蘭節派米會」在賈炳達道公園舉行。早上,香港天文台雖然掛出了「黃色暴雨警告」的信號,但沒人理會。我忽然心頭一緊,想起2005年的「派米」,9月2日,一個「派米」團體由於沒有汲取前幾天慈雲山剛剛出現了混亂的教訓,不改變「派米」的方式,結果在尖沙咀福德古廟又導致了一名老婆婆發生意外,這次「意外」不是被「送院治理」,而是死亡……

然而儘管我擔心,2006年,香港人卻並沒有因為去年「派米」現場曾經出現過「死亡」,今年的熱情就有絲毫的減少。首個「派米」大會,那天早上老天爺一直哭喪著臉,把雨下個不停,我從電視畫面上看到等待「派米」的人有的手裡打著雨傘,有的身上穿著雨衣,還有人用一個塑料袋乾脆把整個腦袋都包了起來。據說這一天只在一個地方,等待「派米」的人就又多達好幾百,其中排頭位的一位老伯伯,年齡已經過了80,他就是為了能夠保證第二天一早一準能拿到第一張「米籌」,半夜三更即來輪候,他的「壯舉」也不知道家裡人知不知道。

香港人把每年一度的「派米」看得不是兒戲,一袋大米重量也就大約一公斤,價錢只值七八塊港幣,但是所有前來等米的人,熱情居然如此旺盛,難道這些人家裡一年就都缺這麼一點點口糧?我想絕對不至於,但是既然「不至於」,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家明知道每年「派米」都有危險,還捨得讓自家的老人、孩子去拿老命、小命開玩笑?

後來我注意到,2006年除了首個「派米」大會,全港幾十處「派米」現場又都是人龍涌動,見首不見尾。官方聲稱「派米」純屬宗教及慈善活動,組織者毋須根據《公安條例》向香港警方事前做出集會遊行的申請,因此不受任何法例的規管。但是很多知識分子連年來一直在呼籲:依照目前香港健全的社會福利制度,「派米」救助窮人的實質作用已經不大,市民生活一旦出現了困難,失業或者低收入的人群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正常手續向政府申請「綜援」,因此要改革目前的「派米」做法,奉勸香港長者一定要珍惜生命,不值得為一袋「平安米」去冒生命風險。但是沒人聽,人們還是一到了「鬼節」就興奮、就瘋狂,就捨命不舍米地去天天排大隊、熬盛夏。

也許在香港人眼裡,特別是一些老人,他們認為每年能夠吃到從富人手裡「派」出來的「平安米」,這和自己用錢從超市裡「買」回家的普通大米「滋味兒」不同,那種「滋味兒」是什麼?不要錢,派了一袋是一袋?有些人排了好幾個小時的大隊,領到一塊「米籌」,掉轉頭來接著還會從隊尾再重新再排。

儘管香港慈善團體不少熱心人對「派米」有很多道義上的理由,解釋:「此舉雖然是為了幫助窮人解決吃飯的問題,但不唯如此,更重要的還在於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世、為善積福的崇高美德,同時更是向世人展示,生活在香港社會,人人都有愛心和善心,所以每年繼續『派米』,無可非議。」但是,在我一個外人看來,香港社會不僅是富裕的,而且是理性的,用什麼方法來表示「愛心和善心」不行?慈善家的愛心如果可能導致市民不幸傷亡的後果,那麼這種後果對「動機」難道不是最大、最徹底的傷害?「派米」風俗之所以能夠在香港一直傳承至今,另一個原因:老百姓當中可能還有窮人,我想這才是「硬道理」。這種判斷是不是正確?實際情況是不是這樣?香港到底有沒有窮人?如果有,有多少?都在哪裡?

我的一位當地朋友曾經告訴我,她的一位鄰居,人也活到了七老八十了,但是年年都要去等「派米」。她曾經幾次相勸都不行,兒女相勸也不聽,老人對「派米」一年一個念想,一年一個盼頭,特別是近幾年,很多慈善機構「派米」有時除了大米,還會派出少量水果花生,風乾海鮮,甚至有時還有利是(紅包),這就為老人不息的盼望更加添滿了燈油。

我問:「那你說的這個老人,家裡的生活是不是不太好?經濟上是不是不寬裕?」

朋友說:「對,的確不怎麼寬裕。所以我就要說,你別以為香港現在滿世界到處都是富人,其實窮人也很多,大家生活在不同的角落,你不訪,別人也不會主動地向你訴苦。這個『窮』當然不是指吃不上飯、穿不上衣,更不是內地幾十年前的舊社會,但是很多人吃得不好,住得更差,這一點你有時間,以後可以慢慢留意——」

朋友的話讓我心裡默默,腳下卻開始有一點蠢蠢欲動。

那一刻我已經意識到:香港的窮人與富人,一個朦朧而現實的世界,今後看來真是要靠自己的雙腳一步一步地去丈量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