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手機也不是「單項」收費?

香港的通訊資費貴不貴?手機一個月大約要花多少錢?國際長途怎麼打?有沒有人像眼下內地的年輕人一樣整天抱著個手機、歪著個脖子沒完沒了地「煲電話粥」?說老實話,我來香港,因為乾的是新聞記者,每個月站里有固定的通訊費用,所以對這方面的市場行情一直都不甚了解,只知道香港所有的電話都很便宜,座機、手機,市話、長途都不貴,這是一個基本現實。

過去我在內地很多年前就知道:內地的老百姓和國家(其實就是幾家電信壟斷公司)就手機究竟應該如何付費的問題已經打了好幾年的口水仗,直到現在,內地手機還都是「雙向收費」。因此當我想向香港的朋友了解這裡的具體電信價格,脫口而出的就是「單向」還是「雙向」的問題,並且心裡一直猜測香港的手機一定是「單向收費」的,因為「單向」比「雙向」聽起來不是更便宜?

然而,我的「自以為是」一出口立刻就遭到了知情者的一頓亂棍。朋友第一棍子打過來:說香港的手機不是「單向收費」,也是「雙向」;再一棍子:你們內地人好奇怪噢,為什麼人人的眼睛總是盯著「單向收費」還是「雙向收費」?為什麼就沒人計算用手機的整體成本?如果用手機的「整體成本」下來了,電話價格沒有虛高,「單向」或「雙向」又有什麼區別?弄得我簡直啞口無言。

事實上,香港的電話通信付費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預付費」;另一種是「簽約用戶」,其中行動電話的「簽約用戶」與內地的有所不同,基本上沒有純粹的單位時間計費選擇,而是全部都以套餐的方式出現。比如某某公司提供的108元的「套餐」,總體通話時間允許打滿1700分鐘,這1700分鐘又分為其中800分鐘是一個價錢,900分鐘又是一個價錢。每分鐘平均價格才0.064港元,這樣的收費乍聽起來,夠物美價廉的了吧?那麼商家為什麼會如此慷慨?他們制定如此低廉的收費標準難道不會虧本?接下來我了解到的情況當然不是這樣,香港的電信運營商為這個社會提供了廉價的手機服務,「虧本」的事情肯定不會去做,他們各位大佬兒,當然也都不是慈善家,之所以能夠如此「出手大方」,背後都有競爭的原因,而盈利手段則往往藏在一個叫作「自己人」的概念中。

香港的手機市場分為「自己人」和「非己人」。「自己人」的概念就是通話的雙方如果使用的是同一家運營商的網路,這就處在了「自己人」的範圍,打電話就超級便宜;而當通話的雙方使用的不是同一家運營商,就是「非己人」,價格就很高,這樣「自己人」的範圍越大,公司成本越低;「非己人」的價格高企,也可以部分滋補「自己人」的超值服務所帶來的微利——因此為了省錢,香港不少用戶,特別是一些青年學生,他們經常會購買同一家公司的手機「套餐」,或者彼此商量好了突然集體「轉檯」到了同一個運營商。

香港人和內地人在使用手機的習慣上也各自不同。

比如「發簡訊」,近幾年,我發現內地人彼此之間經常愛用「發簡訊」的方式來進行交流,這種情況在香港卻很少見。為什麼香港人不喜歡「發簡訊」?他們不明白「發簡訊」比直接用手機打電話要便宜得多?開始我也納悶,後來懂得了「自己人」和「非己人」的概念,才知道「發簡訊」在香港其實並不划算,因為一個人要打電話,「自己人」之間一分鐘才幾分錢,但是若發一條簡訊,如果你不小心進入了「非己人」的世界(誰知道對方正在哪個網中),一條簡訊就1塊多,喔,所以大多數香港人就都不去冒那個風險,在這方面他們可不是太有錢,或者根本不計較蠅頭小利。

香港行動電話「套餐」五花八門,108元的只是一種,其他50元、488元,旅遊獎勵、飛行獎勵等等「拉住客戶」的名堂還有很多,市民可以從中得到很大的實惠。不過香港的通信成本在一個高收入、高消費的社會裡為什麼可以做到低成本地運作,讓內地手機用戶頻頻羨慕?這裡面的原因當然來自競爭,來自眾多商家之間為了生存而不得不經常展開的「吐血讓利」。

據我所知,目前在2G領域,香港存在的電信公司就有新世界傳動網、數碼通Smartone、萬眾Peoples、e、Sunday、CSL等六七家大型的運營商,其中CSL還經營了One2Free和1010兩個服務品牌,此外還有一些小型的虛擬運營商租用類似Sunday、CSL網路提供的服務。然而在內地,人們接受電話移動服務,要麼就上中國移動網,要麼就上中國聯通網,敢於出來「攪局」的類似北京「小靈通」一樣的局部運營商生存長期處於困難。中國如此巨大的通信市場,長時間只有幾家運營商在壟斷,這種情況在香港簡直不可思議,根本行不成 「薄利多銷」的美麗局面。

本來,任何一個社會電信資費市場的競爭都是一把雙刃劍,收費高了,運營商(或國家)可以獲利,但用戶的普遍通信意願就會被迫減退;但是如果收費低了,用戶需求被調動了起來,可是運營商(或國家)的利潤便會受到影響。在這個問題上,香港人更多關注的是商家什麼樣的利潤水平才是一個平衡點,這個「平衡點」又由誰來認可?

香港的電信事業發展速度及服務水平多年來始終處在世界前列,其話密度位穩居當今亞洲之首,傳真線路的普及率也一直保持著世界冠軍,這樣成熟而穩定的「市場」肯定有商家合理的利潤「平衡點」。因此當內地人目前還只知道對手機的收費形式到底是「雙向」還是「單向」爭論不休時,香港人就很驚訝。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電信市場是不是可以保持一個長期、健康、穩定的發展,關鍵是政府首先要允許建造一個良性循環的競爭環境,這個「環境」好比土地,沒有足夠的「土地」,人們怎麼能夠指望餘下來的收費可以被商家不斷調節到儘可能的科學、合理與公平?

目前在全球各地,行動電話採用「雙向收費」的國家和地區有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而「單向收費」的國家和地區,包括歐洲,日本和印度,這些國家和地區有窮的有富的,因此手機怎麼收費,這裡不是「單向」了就先進,「雙向」了就落後的區別,在這一點上,內地人和香港人比,確實缺少了一些「宏觀」的眼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