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瑪麗詠又讀了一遍日記上的這幾行字:

「我一動不動,後脖子發麻,耳根發緊,我知道這種跡象意味著什麼。我曾在非洲狩獵大型野獸,練成了一種生物特有的直感,能夠聽見大自然的聲音。我的身體能與人本性深處的野性部分互相溝通,一旦覺察到威脅,即刻向我發出警告。所有感覺器官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可以感知周圍細枝末節的變化,一觸即發的險情。」

破案故事越來越扣人心弦,而且眼看著要有打鬥場面,那就更加刺激了。瑪麗詠完全被吸引住了。

這個亨姆弗雷斯,基金會的校長,好像有些蹊蹺。當然,一切都是相對的,她讀到的內容是經過傑瑞米·麥特森主觀想法的過濾,其實,她的推理完全受到英國偵探的左右。不管怎樣,所有這些被殺孩子都與這家基金會有直接關係,這不是巧合,這家基金會就是兇手和受害者之間的聯繫。現在只要順藤摸瓜就行了。

忽然,瑪麗詠目光迷茫地看著紙上密密麻麻的字跡。

這些事是真的嗎?

有多少是編造的?多少是真實的?1928年,開羅是不是真的發生過小孩被殺的案件?

瑪麗詠環視客廳,要是能上網查一下就好了。她心裡埋怨道:這些僧侶,就連最起碼的現代設備都沒有……

在貝阿特利斯家,她也沒看見過電腦。

或許,修道院那麼多間僧房裡的哪一間里會有一台?

否則,她得到一家收藏著豐富的舊雜誌的圖書館裡碰運氣,好好地花些工夫,說不定可以翻出幾篇提起這個案件的文章。這種聳人聽聞的案件,一定會穿越地中海出現在法國當時的報紙上……但願如此吧。

那個時候的雜誌。她得意地兩手一拍。

在阿弗朗西圖書館的閣樓里,她看見過成堆的雜誌,就是她整理的,這些塵封已久,充滿遺香的舊封面還讓她陶醉不已。很有可能,問題的答案就在這些紙堆里。

她從沙發里站起身。

正是晚飯時間,太遲了,不可能請山上的人帶他去阿弗朗西,打開市政廳的門。

她長嘆了口氣。得等到明天才可以滿足她的好奇心。

不過,她可以撐到明天的,瑪麗詠掂了掂黑皮書想道。

她餓得胃裡發痛,於是決定把懸念暫時留在一邊,過會兒再接著讀。她打開冰箱,看有什麼吃的,然後燒起一鍋子熱水。鹹肉土豆攤雞蛋。

如果她不想呆在這兒發霉的話,就得好好注意飲食,問一下達勉修士,看他是不是願意多個長跑的伴兒。她知道,在海堤上跑步,開始時一定很能振奮精神,一旦習慣了周圍景色,對跑過的每寸土地都了如指掌後,那時就會覺得枯燥乏味。不過,聖米歇爾山的壯麗景色,讓人永遠看不厭。

決定了,從下星期一就開始。再偷三天懶,接下來就得鍛煉身體,重塑優美曲線。

瑪麗詠在客廳昏暗的光線中津津有味地品嘗著攤雞蛋,沒有音樂,只有風吹屋頂發出的響聲作伴。

「想想,這會兒,有個傢伙很可能在外面等著我把日記送到塔下……」她在兩口雞蛋之間咕噥道,「真是個笨蛋……」

她一直在尋思著這個神秘之客和她手裡的這本日記之間的關係。

那是他的日記嗎?不太可能。傑瑞米·麥特森在1928年時大約已經三十歲,那麼今天他該有一百歲了。很難說。

但有這可能。

山上,上年紀的男人不多。

紀爾修士。

還有裘!

他們倆看上去年紀都很大,不過,要說他們有一百歲……

而且,傑瑞米是個英國人。

除非,講了七十年法語,就沒有口音了……

不,她想得太多了。日記的作者一定正在世界某個角落的墳墓里腐爛。然而,山上有個人知道這本黑皮書的存在,並且想把它拿回去。是誰把它丟失了呢?

或者,它是被人藏在圖書館裡,為了避免某天有人發現自己的東西里竟然有這種駭人聽聞的秘密……瑪麗詠只能這樣設想。

她又吃了點乳製品,猶豫著是不是允許自己喝一杯酒,以伴長夜。從星期一開始,她會嚴格要求自己,今晚,她總可以讓自己奢侈一下……

她在一個大杯子里斟了杯橙汁金酒,拿著黑皮書,躺到沙發上。

不管在外面等著我的你是誰,我繼續讀我的書,或許不用太久……或許我會去找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