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七章

北京這些年,儘管新建了不少豪華五星級飯店,如盤古、麗晶、東方君悅等等,可對很多海外成功人士來說,最鍾情的地方,還是上個世紀修建的北京飯店。

他們喜歡北京飯店那種濃濃的中國味,那種傳統的中國氣息,那種特有的民族風情。在海外奔波打拚多年,最讓他們魂牽夢繞的,就是那種難忘的中國味。

美籍著名文化學者盧峰先生,已經七十多歲了,在美女學生譚小明的攙扶下,在煤城市委書記段天生的陪同下,住進了古意盎然的北京飯店。

說來也怪,入住的當天,北京飯店大廳里正在舉辦法國著名收藏家皮埃爾的個人收藏展,其中好多都是珍貴的中國早期佛像。

「天生,看到沒有,這些佛像不少都是北魏、北齊的東西。菊花頭、出水紋、板凳佛、大背光、小眼睛、葵花臉……典型的北朝風格。」盧老指著面前的一排佛像,「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些東西都是從山西來的。北魏、北齊的都城都在山西,是山西人創造了輝煌的北朝文化。可惜啊,可惜!」

「山西要能出來張伯駒那樣的人物就好了,最起碼珍貴的東西,不會流落到外國人手裡。」譚小明隨意插了一句。

看到自己心愛的女人流露出惋惜的神情,段天生也十分感嘆:「你要說煤城人沒錢,滿大街跑的都是賓士、寶馬;你要說他們有錢,根本捨不得在這些方面投資。」

三人仔細端詳那些珍貴的佛像。

段天生內心很遺憾:「大煤老闆趙國忠,我苦心傳授了多少年,想讓他進入文化遺產的保護。可那傢伙表面上附庸風雅,還搞了個萬年青書畫院,就是打著文化的旗號,拉關係走後門,實際上在文化產業上根本不捨得大投入。煤城要出張伯駒,比登天都難!」

「我看,還是你這個市委書記沒有盡到責任。」盧老用拐棍指點他,「我聽說上海、浙江等地政府,為了搶救民間重要遺產,培養新一代收藏大家,專門拿出經費,邀請新富豪的少爺公主到北京大學參加文物收藏的培訓,我還去專門講過課。只有政府有作為,企業家才能增強文物保護的意識。」

「古玩收藏,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譚小明講起來自己的個人體會,「過去,我拍戲多,掙錢也多,花錢如流水。自從喜歡上了收藏,變得特別節儉小氣,每當我花幾千塊、幾萬塊消費的時候,腦子裡突然閃現出來一個念頭:花出去這些錢,可能一個清代瓶子、一個明代罐子就沒了。有了收藏的意識,人們自然就變得節儉了。」

「小明說得一點沒錯。但凡搞收藏的人,都特別小氣。」段天生轉向小明:「小明,我和你這麼長時間了,從來沒有看到過你的收藏。」

「這不奇怪吧?我們在北京的家剛剛安好,東西都在洛杉磯那邊。你可以問盧老,我收藏的名畫有多少?」譚小明淺淺一笑,「是吧,盧老?我的東西你見過的。」

「對!對!對!小明也是個收藏家,她的東西我見過。」盧老不假思索,附和美女明星。

「什麼時候運到北京咱們家,讓我開開眼。」感情發展到同居的地步,段天生在盧老面前也無所顧忌。

「這次盧老回美國,我就去,隨後把東西運回來。」譚小明濃濃的眼睫毛一挑,「北京畢竟是我的家,你滿意了吧。」

一男一女當面調情,年過七旬的老人不知因為看不慣,還是因為無法忍受,臉上流露出來不快:「咱們回房間吧,一個新加坡人要馬上過來,請我鑒定一幅隋代名畫,你們也開開眼。」

「隋代名畫?」段天生吃驚不小。

「當然了。新加坡人這次就是專門邀請盧老來幫他掌眼的。」譚小明補充了一句。

「那我一定要看看。」段天生立刻來了興趣,「盧老,你知道,咱們煤城雖然是文化古城,可博物館遺留下來的名畫,最早不過宋朝的。我還沒有見過隋代的東西。」

「不對吧,煤城博物館收藏的一幅隋代名家薛道衡的書法真跡,當年就是我鑒定的,你難道沒有見過?」老人想起來三十年前的事情。

「快不要提當年鑒定薛道衡真跡的那件事了。」段天生一臉苦笑。

「怎麼了?假的?我可告訴你,三十年來,沒有一件贗品從我的眼皮底下流過去。」盧老有那種大家的風骨,也有大家的自尊。

「就是因為你說了是真的,國家文物局才正式發函,把那件國寶調回北京,最後由國家博物館出面收藏了。」段天生十分後悔,「那時,我還在基層工作,根本沒有機會看一眼,東西就到北京了。後來幾次到國家博物館參觀,都想親眼看看出自煤城的那件寶貝。可人家說,越是珍貴的東西,越在地下保存。從來不讓我們這些人參觀的。」

「國家有些政策太不合情合理了,人家煤城世代留傳的東西,偏偏要調到北京來收藏。」譚小明打抱不平。

盧老火了:「你懂什麼!一切文物都歸國家所有,這是法律規定的。誰的權力再大,也得守法。」

看到老人生氣,段天生故意給譚小明使了個眼色:「對,對,對。盧老說得對,作為地方政府,應當一切服從中央。再說,北京的保管條件就是比煤城好,有利於寶物世代相傳。」

「這才像個市委書記的樣子。」盧老聽了很滿意。

「對了,盧老你有個兒子好像在國內。」段天生突然想起來。

不知為什麼,一提兒子,盧老就有些尷尬,譚小明更尷尬。

「我上次聽小明說,好像叫盧剛,在藝術研究院工作。這次你回國也不容易,為什麼沒見他的影子。」段天生說出了心裡的疑問。

「不想見他!」盧老顯然很生氣。

「天生,你不要哪壺不開提哪壺!是不是想讓他來糾纏我?」譚小明拉下臉來。

「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他在這裡的話,老人晚上也有個照應。」段天生解釋。

「不用他照應,就當我沒這個兒子。」老人看來對盧剛成見很深。

「白天我來照應,晚上有服務員照應就夠了。誰讓我是盧老的弟子呢!」譚小明有些無奈。

「難道你照應我,不應該嗎?」老人脾氣又上來。

「應該,應該!」沒等譚小明回答,段天生就主動插話,「盧老是聞名海內外的大家,有幸照顧你,也是小明的榮幸。」

「天生啊,你要是張伯駒就好了。」盧老回頭看了一眼那些珍貴的佛像,無比痛心,「世上有奇物,不見張伯駒啊。」

「是啊,如果當年不是民國四公子之一的張伯駒變賣祖產,籌來幾百兩黃金,聞名天下的隋代展子虔《游春圖》就流落在洋人手裡了。」譚小明不愧是盧老的學生,對近代史上那個著名的收藏事件瞭然於胸。

「奧運會開幕式上那幅古代畫卷,就是展子虔的《游春圖》。」段天生突然想起來。

「對啊。我在美國看到奧運會開幕式的直播,特別是看到《游春圖》展示在世人面前,眼淚都流出來了。」盧老情緒有些激動,「當年,張伯駒的恩愛夫人潘素被人綁架,他都沒有變賣祖產。可是,看到那幅傳世名作以後,他毫不猶豫,傾家蕩產,贖回了那件寶貝。所以,我們今天才有幸看到呀。」

「煤城那麼多煤老闆,能有一個像張伯駒,那些佛像就不會到了法國人皮埃爾手裡。」譚小明自從和段天生同居在一起,也有了煤城情結。

「你們放心,只要有好貨,咱們還是有辦法。」段天生悄悄說。

「煤城根本沒有上檔次有品位的富翁。」盧老當即否定了,「別看我在美國,什麼都知道。山西的煤老闆只知道賭博、包二奶、買豪宅,對文化產業根本沒有興趣。」

「他們沒有,我有啊。」段天生拍著胸脯。

「你一個窮書記,哪來的那麼多錢?」盧老根本不相信。

「我當然沒有。」段天生沒有暴露自己的財富,「可我的兄弟、煤老闆趙國忠有,他不買,我可以向他借錢買。」

「快不要說笑話了。借來那麼多錢,你怎麼還人家?」盧老一句話把他頂回去。

「這……這……這……」聰明絕頂的段天生第一次出現了失語狀態。

「我給你想個辦法。」譚小明簡直就像救世主一樣,站了出來,「錢你可以向趙國忠借來,怎麼還他呢?有個三全其美的辦法。古玩也好,文物也好,增值很快。只要等到增值的時候,你就可以利用財政的錢,通過市文物局,把表面上屬於趙國忠的東西收回來。這樣,一是借款償還了;二是東西還能保留在煤城,你這個市委書記什麼時候想看,什麼時候都能看到;三是中間還可以賺利差。」

「太過分了!純屬利用權力中飽私囊。」盧老觀念比較傳統,對此表示不滿。

而段天生卻乘盧老不注意,給自己心愛的女人伸出大拇指,表示讚賞:「這個辦法,好!」

「也有不少難度。」譚小明心裡很清楚。

「對啊。畢竟是給公家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