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四章

女煤老闆楊娟和新任法院院長王文獻一行五人,慕名住進了北京最高檔消費場所之一——黃氏溫泉會館。

早上自助餐非常豐盛,瓜果蔬菜、山珍海味、江南魚鮮等等應有盡有,楊娟和王文獻等人吃得有滋有味。

「大嫂,祝賀啊。」王文獻毫無顧忌地吃著東西。

「祝賀什麼呀?」女煤老闆還沒有從內部爭礦失敗的陰影中擺脫出來,「段天生真是個王八蛋,享受了我推薦的女人,還把機會給了趙國忠。」

「大嫂,你要是個男人,要有過從政經歷,就能體諒段書記的難處了。」王文獻剛剛受過段天生的恩惠,自然對他感激不盡,「現在,當領導的最艱難,一方面是朋友親情,另一方面是剛性的法律原則,很難做出抉擇,最後,誰也要明哲保身,不能為了給別人辦事,把自己送到監獄裡。」

「不至於那麼嚴重吧。」楊娟很會保養,尤其在吃東西上,山珍海味很少沾邊,大都吃瓜果蔬鮮:「為了趙國忠,段天生不惜指使銀行非法放貸,不惜指使安監部門非法發證,不惜阻撓地礦部門正常調查。難道這一切,他就不考慮違法不違法?偏偏到了我這裡,就開始考慮黨紀國法了?」

「大嫂,不管怎麼樣,大哥最近不是列入市級領導幹部考查對象了嘛!這也算段書記兌現了承諾,給咱們辦了一件大事呀。我給你道喜,說的就是這件事!」王文獻還聽說,段天生正在運作,把市裡現任的政法委書記交流出去,由張巨海出任市裡的政法委書記。如果這個計畫能夠成功,對自己也有好處。

「那是你們男人的事,我不感興趣。」女煤老闆楊娟不屑一顧,「我只關心煤礦,只關心錢。說句心裡話,通過爭礦這件事,我發現了一個秘密。」

「什麼秘密?」王文獻覺得女人好笑。

「匯海集團里肯定隱藏著段天生的股份,不然,他不會不顧一切幫趙國忠。」女人回頭看看吃飯的人,心裡數數,最少也在五十人以上。

王文獻好像對吃飯的人也很關註:「你又多慮了,老段真想掙錢,辦法太多了,用得著那麼辛苦嗎?」

「當然用得著,同樣一千萬,如果從煤礦乾股中掙來,只有一個隱患;如果靠賣官帽獲取一千萬,那需要出售多少頂官帽?況且,每一頂都有隱患,出錢的人,大都是窮公務員。相比較而言,還是入股煤礦合算。兄弟啊,當官你比大嫂強,要是算賬,你不如大嫂。」楊娟直言不諱,「老段是什麼人?大多數人看來,他是很清廉的人,不收禮,不受賄,不貪財。可那傢伙吃喝玩樂,在北京也是一擲千金,一點都不比我們小氣,錢從哪裡來,還不是從趙國忠匯海集團來的。」

「那也不能說明他在匯海有股份,只不過是趙國忠和他有交易罷了。」王文獻說出自己的觀點。

「兄弟,你還是不開竅。」楊娟打著手勢,「這麼說吧,段天生給趙國忠辦事,拿個千把萬就是大數了。再繼續伸手,我想趙國忠肯定不情願,段天生也明白貪慾太大蛇吞象的道理,吃不下去會憋死的。可老段偏偏不以為然,屢屢伸手,毫無顧忌。而趙國忠敢怒不敢言,只能說明一個問題:老段拿的錢,不是趙國忠給他的好處,而是股份帶來的紅利。」

「你要這麼說,真還有點邏輯。」王文獻似乎也被女人說動了。

「院長、大嫂,我們初步統計了一下,這家溫泉會館一早上的營業額流水在十六萬左右。」辦案人員小胡過來報告。

「好,小胡,你繼續統計中午和晚上的流水情況。」王文獻扭頭吩咐,「另外,小張、小王重點工作要放到溫泉會館的董事長、總經理身上,調查調查他們有哪些重點社會關係。能在北京經營這麼好的會館,沒有大靠山恐怕不行……」

「明白了。」三人分頭去工作。

「大嫂,將來大哥當了政法委書記,你也掙到一兩個億,下一步準備幹什麼?」王文獻純屬沒話找話。

「真要有那麼一天,我什麼也不幹,甚至可以退出煤炭領域,全心全意輔佐你大哥,讓他一分錢不貪,一個便宜不佔,當一個老老實實、正正派派的清官,堅決不做段天生那種沽名釣譽的假清官。」楊娟憤恨地說。

「真要有那麼一天,煤城老百姓的幸福日子就到了。」王文獻恭維她,「老百姓好活了,也可惜大嫂了。」

「兄弟,什麼意思?」楊娟一邊說話,一邊觀察會館的經營情況,發現上午陸陸續續到了很多金髮碧眼的外國人。

「大嫂是經營天才啊。」王文獻不僅懂法律,更重要的是精通拍馬術,「從本質上來說,大嫂也是煤老闆,可你既不同於大黑那種土老帽,也不同於趙國忠那些十分鑽營的買賣人。大嫂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啊。水峪溝那個煤礦產權是你的,可掛在趙國忠名下,安全責任是他的,稅收罰款是他的,出了問題他更逃不了干係。你只需要控制好木偶,一年下來就是幾千萬的收入。佩服、佩服。」

「兄弟,你這話我怎麼聽起來不對味,是不是諷刺大嫂仗勢欺人呢?」楊娟心裡比較忌諱別人議論這些。

「我可沒有惡意。」王文獻趕緊聲明,「我是佩服大嫂把政治資源和煤炭資源結合得天衣無縫,完全沒有其他意思。如果有,我覺得趙國忠那個勢利小人確實應該收拾收拾。他眼裡只有段天生,很少有大哥和大嫂,不讓他出點血,我都看不下去!」

「是應該讓狗日的多出血!」楊娟對趙國忠的「貢獻」從來不領情。

「大嫂,還是剛才那個話題。假如大哥升了官,你收回來錢。我認為你不應該放棄自己的長處,應該利用長處,為大哥在政治上加分。」王文獻見多識廣,「我說的加分,不是簡單當個清官,那些昏庸的清官太多了,老百姓恨他們尸位素餐,比恨貪官還厲害。」

「怪不得你大哥賞識你,鬼點子比別人多。」楊娟想起來,王文獻前段賦閑在家,老張經常慨嘆人才難得、命運不公,「說說,我怎麼就能發揮長處,為你大哥在政治上加分。」

「大嫂,你是聰明絕頂的女人,不用說你也能想到。」王文獻繼續拍馬屁。

「提醒提醒我。」楊娟感覺王文獻在賣關子。

「咱們山西老百姓最痛恨的是什麼?」王文獻看著窗外的錦繡江南。

「環境。」楊娟脫口而出,「誰都知道,因為採煤運煤,污染了藍天碧水,糧食絕收,土地塌陷,老百姓恨之入骨。」

「解決這個難題有什麼好辦法呢?」王文獻看到窗外的碧水上飄來一群野鴨。

「關停煤礦。」楊娟說完,發現有問題,馬上改口,「不能關,關了政府沒有稅收,老百姓也沒有飯吃。」

「那有什麼好的辦法?」王文獻看到鴨子游來游去,情趣盎然。

「我明白了。」楊娟終於知道了答案,「真是一個一箭三雕的好辦法,一來控制了煤炭開採和運輸中的污染;二來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三呢,只要老百姓增加了收入,政府的形象就大大提高了。這個一箭三雕的辦法就是:變挖煤為輸電,在坑口投資建設發電廠!」

「對啊。」王文獻感覺馬屁拍得對方上了癮,而女人渾然不知,「建設坑口電廠,還有一個好處,可以直接消化當地出產的原煤。你把別人挖出的煤買來,變成熱電直接輸出去,中間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好主意,好主意。過去我奇怪:你大哥閱人無數,你小子不是很大方,可老張偏偏看中你,你小子就是有才!」楊娟笑逐顏開,「真要能開個電廠,名聲也好,利潤也高。」

「咱們山西煤老闆都是土老帽,想不到這一點。」王文獻看了看錶,時間不早了,「像趙國忠那樣的大煤老闆,只想掙了錢往北京跑,即使想到了也不幹,他們根本不做長遠投資。」

「對了,兄弟。開電廠和開煤礦不同,那是需要大資金的,從什麼地方籌措那麼多錢呢?」楊娟開始考慮操作細節了。

「很簡單。」王文獻輕描淡寫地說,「搞股份制唄,咱們區的國有大礦這些年掙錢海了,賬上閑置著上百個億,你可以通過書記的關係,把那些閑錢套出來投資。再者,這次要把欠款追回來,你少說也有兩三個億,然後逼著趙國忠那傢伙給你投資,用匯海集團給你做擔保。」

楊娟明白王文獻是法律系的高才生,絕不是徒有其名。她認真傾聽。

「還有,紫雲礦業公司是國有大煤礦,閑置著上千億的資金。董事長老賀正在尋找新的投資項目。只要咱們上點手段,他就得聽咱們的。從紫雲礦業揪出來幾百億,不是太難的問題。將來,再從國債扶持資金爭取幾十個億,從銀行拿點貸款,到頭來,大嫂就是身家上千億的大老闆了……」

儘管王文獻說得天花亂墜,楊娟頭腦卻很冷靜:「兄弟,你的思路沒有問題。可是,操作起來困難不小,比如,大國企和國債辦的巨款都不是好要的,從什麼地方打開突破口呢?」

「從今天的這件事上就可以打開突破口。」王文獻胸有成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