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代序 五問新晉商

首先聲明,我不是仇富主義者。

只是這些年在從事文化產業研究過程中,接觸了不少新晉商。他們有的是在海外發展歸國創業的;有的是在中央或者省級機關工作後來下海的;還有的是從山裡挖煤開礦起家一夜暴富的。論文化和管理,前兩者的優勢明顯要強於後者,但如果論實力和社會影響,後者的優勢要遠遠超過前者。

現在大小媒體,只要談論新晉商這個話題,大部分談論的都是山西的煤老闆和暴發戶。

山西煤老闆之所以聲名遠揚,成為新晉商的主流人物,最早就是因為他們的出現,救活了北京的樓市。

北京一位開發高檔房地產的朋友跟我們說,山西的煤老闆簡直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前幾年宏觀經濟調整,銀根緊縮,作為我們房源銷售主要對象的外企和白領也捉襟見肘,大批房子賣不出去,銀行又天天催還貸款,眼看就要破產了。突然一天,從山裡來了一批貌不驚人的山西土老帽兒,懷揣著大筆的現金,一下子就把我們的所有空房都買走了。

沒有新晉商,就沒有北京紅火的地產業。

在國家實施宏觀調控的政策下,北京、上海、海南以及東南沿海各市的樓價,不僅沒有下跌,反而還有暴漲的趨勢,這救世主的扮演者就是新晉商。在房地產老闆眼裡備受垂青的新晉商,在普通百姓和專家學者眼裡,卻越來越多地遭到了質疑,大致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個外地人到山西來投資煤礦,在這些年煤炭行情暴漲的情況下,他卻賠了個血本無歸。問起原因來,讓我們大吃一驚:山西官煤勾結,擠對得他無法生存。他投資煤礦的那個縣,書記、縣長和當地一個大煤礦主是稱兄道弟的哥們兒。他的煤礦剛剛開張,書記、縣長就給他做工作,提出讓那個大煤礦主的小舅子來當執行礦長,為了和地方上搞好關係,他答應了。過幾天,執行礦長一來,就提出一個讓他無法接受的條件:煤礦的利潤要二八開,投資人佔兩成,執行礦長佔八成。投資人當然不幹,於是就把那個執行礦長轟走了。從此以後,這個煤礦的厄運就來了:三天兩頭就有縣裡的人來檢查,以種種借口封礦停產;隔三岔五就有當地的壞人來搗亂,明搶暗奪。一年下來,投資人的幾千萬打了水漂,最後抱恨而歸。

煤炭,是一個暴利行業,也成了一個搶錢的行業。山西煤老闆勾結官員,霸佔資源,壟斷市場,橫行一方,為天下人所不齒。

還有一個故事:京城電視台一位著名記者來山西調查官煤勾結,接到群眾舉報,某縣委副書記的哥哥,經營著一座年產幾十萬噸的大礦。雖然這個礦手續完善,但涉嫌利用職權侵佔國有資產。記者費盡功夫終於調查了個一清二楚。可剛剛回到北京,領導就給他婉轉地說:上面有人打招呼,今年山西曝光的事件太多了,影響穩定,你拍的那個片子放放再說吧。這一放,到現在都沒有播出。事後這位記者感慨地說:那些貌不驚人的山西煤老闆真是手眼通天。

歷史上的晉商曾以勤儉質樸聞名天下,清時有學者評價山西人:「質樸淳厚,有古陶唐之風。」

而今天的新晉商早已把祖訓忘得乾乾淨淨。北京某著名商廈以賣高檔奢侈品聞名,由於價格昂貴,來這裡購物的客人被北京人戲稱為「京城四大傻」之一。可誰也沒有料到,經常來這裡冒傻氣的並不是不懂行情的外國人,而是那些新晉商。

上百萬的首飾,上千萬的傢具,上億元的古董,成了新晉商瘋狂購置的對象。北京人開玩笑地說,沒有山西煤老闆的捧場,這家高檔奢侈品商店早就垮了,如今不僅沒有關門,而且還在太原開起了分店,買賣相當紅火,說來說去,還是山西「傻帽兒」多!

一次,在北京亞運村附近吃飯,有朋友指著外面的豪宅說:看見沒有,那是北京最昂貴的別墅,平均每棟售價都在五千萬以上。裡面有兩大景觀:一是開著寶馬賓士風華絕代的女人,那是你們煤老闆的「二奶」在炫耀身價;二是開著豐田本田出來進去的鄉下女人,那是你們煤老闆的保姆在採購東西。山西煤老闆的豪奢幾近瘋狂。

不過有句西諺,需要警醒那些新晉商:上帝要讓誰滅亡,首先讓他瘋狂!

與在京城一擲千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新晉商們在礦業安全管理和事故處置上極端的吝嗇和尖刻。

前幾年,山西某縣發生重大礦難,死亡十幾人,原因很簡單:老闆不願出資三萬元更新一根纜繩,最後因為纜繩斷裂,十幾條鮮活的生命魂歸黃泉。前來採訪的某電視台記者感慨地說:山西礦主出百萬包二奶,出千萬勾結官員,竟然捨不得出三萬塊錢為礦工們買一條安全帶,真是令人髮指!

這些年最讓互聯網上淚水蒙蒙的就是礦難事故,最讓人痛恨的就是礦難瞞報事件。新聞媒體先後報道過的山西臨汾礦難、繁峙礦難、寧武礦難等等無一不是官員出謀、礦主出錢、幫凶出力、礦工遭殃的人間悲劇。一旦發生礦難,匿屍、藏屍、燒屍、毀屍等等慘絕人寰的事件,不斷上演。

眼下,中央政府執政的基本之一,就是以人為本。而一些新晉商逆勢而行,不把人命當回事,天理難容。黑色礦難,最見不得陽光,最怕新聞曝光,尤其是怕中央電視台的《焦點訪談》。

山西幾次大的礦難,就是被曝光後,在新聞輿論的監督下,官員才得到了嚴肅處理,礦主才被罰得傾家蕩產。

誰知,近年因為新聞曝光,山西又誕生了一批靠礦難發財的新富翁,這些人大都是職業素養欠缺的新聞記者和冒充記者的人。他們一旦聽說哪裡發生了礦難,立即趕到現場,以曝光為由,敲詐當地政府和礦主,明目張胆索要「封口費」。也許是做賊心虛的緣故,政府官員怕丟烏紗帽,礦主擔心封井關停,最後花大筆的黑錢「擺平」那些敲詐勒索的傢伙。有一次,我們對好友《焦點訪談》的朋友開玩笑:你們以李逵的身份到山西調查礦難,兩袖清風,讓人望而生畏。可是,你們前腳一走,地下就冒出來一批李鬼,每一個人都賺得盆滿缽滿。這也算《焦點訪談》的副產品吧。朋友大為震驚。

新晉商搶購北京、天津、上海、杭州、青島的樓盤,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北京的媒體把他們的舉動稱之為「生態移民」。言外之意,山西因為煤炭過度開採的緣故,地下水枯竭,植被破壞,空氣污染,礦難頻發,臨汾、大同、陽泉、太原等地曾經列入聯合國頒布的「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城市」的黑名單。新晉商因為忍受不了這種惡劣的環境,才被迫到外面山清水秀的地方投資置業。

由此,我們想到了歷史上的晉商,史書上稱讚他們:「遼奉蒙俄六百城,金銀財寶四合圍。」過去的晉商,把上百個城市賺來的銀子,拉回故里,修建了豪闊的深宅大院,如今成了遊人接踵而至的著名景點。

幾百年後,他們的子孫,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新晉商,卻靠挖地下的財寶一夜暴富後,將大把的資金扔到了外面。一個是將外面掙來的錢,投資到故鄉;另一個是把故鄉掙來的錢,投資到外地。這就是晉商和新晉商表面上的區別。從本質上來講,當年的晉商,財雄天下,靠的是自己的智慧和辛苦,是陽光財富,所以他們敢在鄉梓面前展示自己的人生價值;而現在的新晉商暴富天下,靠的是勾結官員和不正當經營,他們的財富中,浸透著礦工的血淚,再加上他們的舉措污染了環境,當地百姓對這些人很有意見。所以,他們不敢在故鄉大肆張揚。

在山西人的心目中,昨天的晉商帶給了他們精神和榮耀,今天的新晉商帶給了他們污染和災難。

現在的山西,到處都是棚戶區,到處都是塌陷區,到處都是採空區。改變這種面貌,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那些挖煤致富的新晉商們卻裹挾著大量的資金外逃。新晉商們去追求青山綠水了,直把他鄉做故鄉,那我們怎麼辦?很多山西人,包括一些有遠見卓識的政要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比如在山西某縣,為了留住那些煤炭老闆的資金,當地政府推行了「一礦一事一業」的發展戰略,今後,煤老闆只要在當地開採一礦,就要同時投資一項社會公益事業和一項環保產業。政府的這種舉措,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尖銳的社會矛盾。

山西有兩棵搖錢樹,一棵是煤炭,另一棵是文化。這兩種資源優勢,連很多普通百姓都清楚。可是,一棵長得粗壯肥碩,另一棵卻先天不足。新晉商的崛起,以及他們的種種不義,引起了全國上下對昔日晉商的懷戀。

影視界這幾年連續熱播的晉商題材劇《白銀谷》、《龍票》、《喬家大院》等等最能說明這個問題。山西的學者、官員和普通百姓,儘管對新晉商有諸多意見,可是在文化產業開發上,一直對新晉商寄予厚望,希望他們能夠利用手中的資金優勢,開發文化產業,轉變山西單一的經濟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再造一個天藍水清、魅力四射的新山西。可是,除了個別煤老闆有所舉措之外,大部分新晉商一直徘徊在文化產業的大門外,沒有充當投資者的角色,一直在充當一個普通的看客。

晉商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