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案 死亡物語 享受殺人

銘心畫廊位於楚原市和平區,尚未開張。原是光明機械廠的一間廠房,佔地三百多平方米,上下兩層。一層裝修為展廳,二層分開幾個房間,分別作為辦公區和工作間。原廠房為全磚框架結構,畫廊裝修時保留了廠房的工業風格,僅對牆面進行清洗,保留了原本的紅磚質地。牆壁和頂棚飾以大面積的黑色實木,地面則鋪著花紋若隱若現、光澤質樸的黑色大理石。在樸拙中透出不張揚的華貴。

室內空空蕩蕩。女屍倒在一層展廳的正中央,面色安詳,四肢舒展,彷彿在放鬆身心地小憩。

我驗過屍體後,向沈恕彙報說:「死者年齡在二十到二十五歲之間,死亡時間為昨晚7點到11點,死因為機械性窒息死亡,懷疑與上一起案子的受害人的死法相同。頸部血痕非致命傷,是兇手在被害人死亡後刻意做的修飾,懷疑是為了拍攝照片而故意做出的痕迹。死者的皮膚和發質姣好,雙手和雙腳保養得非常嬌嫩,生前的生活應該非常富足。」

沈恕聽後沒有說話,蹙緊眉頭,稍後又問馬經略:「兇手是怎麼進入畫廊的?」

馬經略說:「門鎖被扭斷了,我們來的時候,大門虛掩著,外層的鐵柵門也沒關。」

沈恕說:「附近的商家有沒有人注意到昨晚有車輛在畫廊門前停過?」

馬經略說:「沒有,這個地方原來是工業區,自從市政府提出對舊工業區進行文化改造後,這一片的廠房拆的拆,賣的賣,現在有一半空著,另一半都是書屋、畫廊和唱片店,晚上9點就都關了門,客人也不多,沒有人看見這家畫廊門前停過車。」

這時銘心畫廊的主人席耘也開著車急匆匆地趕到。介紹過身份後,一臉沮喪地說:「這也真是倒霉催的,在這家畫廊上面投了不少錢,剛裝修好,還沒開張,就出了人命案。這以後的生意可就沒法做了。」

我看著席耘左面嘴角上的黑痣,沒頭沒腦地問他一句:「你是不是楚原實驗中學畢業的?」

席耘才注意到我,愣愣地看我一眼,說:「是啊!」

我說:「我叫淑心,是你的同班同學。」

席耘想了一會兒,恍然大悟說:「是你?咱們班的學習委員。」

我說:「難為你還能想起來,發了財連老同學都忘了。」

席耘說:「哪能,這不是畫廊出了事心裡慌慌的,剛才沒注意到你,多少年沒見了,你怎麼在這兒?」

我說:「我在市公安局做法醫,這不是在這勘查現場呢!」

席耘說:「嗨,你都做法醫了。沒想到出了這檔子事,還在這裡碰上老同學,真不是時候。回頭我請你吃飯,找幾個同學聚聚。」

沈恕打斷他說:「對不住,咱們還是先聊聊案子,你這個地方怎麼沒鎖外面的鐵柵門?」

席耘說:「這房子才裝修好,裡面空蕩蕩的,就沒鎖大門,本來我就計畫把那鐵柵門換了,那個東西根本就不保險。沒想到還出了人命案子,這兇手也真是不講究,到這兒來殺人,我招誰惹誰了。」

沈恕說:「你仔細看看,認識死者嗎?」

席耘戰戰兢兢地看看女屍的面部,說:「不認識。」

沈恕說:「你再好好看看,別急著說不認識。」

席耘又仔細看了兩眼,說:「我想起來了,好像是美院的人體模特,叫什麼娟娟的,我這兒有幾個專業畫家都畫過她,我也見過她一兩次,有點印象。」

沈恕讓許天華立刻和美術學院聯繫,確認那裡有沒有叫娟娟的人體模特。

沈恕又問席耘說:「你昨晚7點到11點這段時間,在幹什麼?」

席耘說:「沒幹什麼,和幾個朋友在一起。沈支隊,你不是懷疑我吧?我再笨也不可能在自己的畫廊里殺人啊,這不是不打自招嗎?」

沈恕說:「例行公事,我也不大信你會在殺人後把屍體留在自己的畫廊里。不過這畢竟是你的地盤,在案子偵破前,你不能洗清嫌疑。」

席耘說:「得,我今年流年不利,惹一身臊。」

沈恕說:「除去你請來的裝修工人,還有誰知道你的這個地方?」

席耘說:「那可多了,這個圈子裡的人都知道。」

等他們談完正事,我對席耘說:「你現在幹嗎呢,專業開畫廊?」

席耘說:「我是學畫不成,賣畫謀生。說起來我還師出名門,師傅是松江省大名鼎鼎的一隻眼,可惜我給師門丟臉了。」

我說:「原來你是我二叔的徒弟,怎麼沒聽他說起過?」

席耘說:「一隻眼是你二叔?看來咱倆真有緣分,你二叔弟子三千,我這個不成器的,他怎麼記得住。」

馬經略從美院調查回來後,說確實有一個叫娟娟的人體模特,不過不常做,偶爾才露幾次面,是玩票的性質。娟娟的生活條件不錯,開一輛市價四十多萬的小跑車,說她父母是做大生意的,做人體模特純粹是出於個人愛好。請幾個認識她的人看過女屍的照片,都說就是娟娟。

沈恕嘀咕說:「還有人有這個愛好,她的家人聯繫到了嗎?」

馬經略說:「還在聯繫,美院的人都說不清她父親公司的名字,可能要花點時間找一找。」

沈恕說:「已經發生兩起命案了,兩個受害人的關係人也都逐一排查過,暫時找不到嫌疑人。這兩起案子都和藝術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席耘倒是在經濟條件和藝術背景上都符合案犯的特徵,不過他身高一百八十多厘米,體重在一百八十斤以上,與我們測定的案犯的體貌特徵嚴重不符合。儘管如此,我建議還是對他繼續跟進,畢竟第二起命案的拋屍地點是在他的畫廊里,不能排除案犯與他認識的可能。」

馬經略說:「既然這樣,我就再傳喚他一次。」

沈恕說:「不要過於正式,淑心和這個人是中學同學,還是讓她約一次席耘,以同學聊天的形式,也許能獲得更多的線索。」

沈恕又部署馮可欣調查死者娟娟和嫌疑人田亮的交集。如果能證明這兩個人相識,那麼田亮的嫌疑就上升。

這兩起案子沒引起市裡的重視,卻惹來公安部的關注。部里以傳真的方式向市局施加壓力,說這兩起案子中,兇手把受害人的照片發布到網上,社會影響十分惡劣,罪犯的氣焰非常囂張,一定要遏止犯罪,儘快抓到兇手,並將此系列殺人案列為部里掛牌督辦案件。

王木對部里的指示並不是很重視,畢竟他的任免提拔都由市裡決定,公安部只有建議權,但是他也不願在部里的評比中落後太多,到底面子上過不去。就把沈恕叫過去,責令他全力偵辦這起案子。

公安部派出一名網路專家來到楚原,指導協助此案。這個專家名叫趙吉安,四十多歲,過早謝頂,戴一副白色金屬框的眼鏡,面相顯得有些迂腐。

不過趙吉安畢竟是公安部派來的專家,思路和見識都超人一等。他提到一起發生在美國紐約的網路連環殺人案,與楚原市的這起案子有相似之處,而紐約警方最終在網路上的網民跟帖中找到了線索。那個兇手在殺人後,把殺人的短片發到網路上,自己又偽裝成網民在短片後面瘋狂跟帖,引導輿論,享受自己的殺人成果。心理上彷彿兇手殺人後回到犯罪現場,既為勘查警方的動向,也為觀察人群的反應,這是網路時代的犯罪心理的反映。

沈恕說:「到底是部里的專家,一來就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思路,你這一指點,我們就明白了,刑偵手段也要與時俱進。」

沈恕這人說話半真半假的,偶爾也能說出幾句肉麻的恭維話,心理素質算是過得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