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兩份日軍的密電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七月初,古城南京在朦朧日光的籠罩下顯得格外抑鬱。天氣多變的夏日迎來了層層烏雲,漸漸遮擋住了落日的餘暉,令人感覺特別沉悶。天色越來越昏暗,颳起了凌厲的冷風,似要下雨。大街上崗哨林立,軍警在各街道穿插巡邏,稀少的行人和車輛都在限制範圍內活動。戰亂時期的古城正處在一級戒嚴下,顯得尤為緊張。

這時,從雞鵝巷53號駛出一輛豪華的雪佛蘭轎車,轎車快速地行駛在大街上。沿途的軍警一見到車上的軍用牌照和特殊標誌,都立正行禮。轎車緩緩地轉過一道彎,進入寂靜的四條巷,停在一幢白色大樓前。這幢大樓前站滿了荷槍實彈的衛兵,警戒更加森嚴,莊嚴肅穆中透露出一股股殺氣。這裡便是令人聞名喪膽的特務處復興社總部。雪佛蘭轎車的前門被打開,一名侍衛官走下車來,迅速打開后座車門並伸手擋住車門頂部。隨即車內走出一名三十多歲的高級軍官,這位軍官就是民國時期最神秘的人物、時任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即老軍統)第二處的處長戴笠。戴笠下車後,侍衛官賈金南順手關上車門,司機將車開走。

戴笠在賈金南的陪同下快步進入軍統局內,他每經過一處,所有的內勤特工都立正軍姿,以表示對他的尊敬,待他走後才繼續工作。他因身為黃埔軍校學生兼校長蔣介石浙江同鄉的雙重身份而倍受重用,在國民黨軍政界享有極高的聲望。

戴笠剛進入甲室(他的辦公室),情報科科長楊繼榮便匆匆趕來,立正道:「報告處座,有緊急來電。」

「念。」戴笠坐到了辦公桌前。

楊繼榮從寫有「報丙」的文件夾中取出一張電報,讀道:「處座鈞鑒:據查日本特高課間諜將在上海實施代號為『飛雪』的陰謀計畫,具體內容有待詳查。根據本站全體同志分析,日特近日會將內容電告上海日特。東北站KH6號敬叩。」戴笠長嘆一聲,皺起眉頭,將頭靠在沙發上。楊繼榮小心地問道:「處座,我們該怎麼辦?」戴笠反問道:「你有何高見?」「這……」楊繼榮露出一副毫無高見的神情。

這時又有一人匆忙跑了進來,這人一張國字臉,油光滿面,是戴笠的私人秘書毛人鳳。毛人鳳上前遞上一張文件,並報告道:「處座,這是我們偵抄到日特電台從東北發往上海的一封電報。」

戴笠仔細看著電文,電文除了開頭是已經翻譯出的中文外,其餘的全是阿拉伯數字:

密字第16008號

發:關東軍情報部

收:上海206情報室

一九三七、七、一

1532 5115 4214 3162 5451 9931 4221 1126

1202 7115 1711 1208 2738 2821 4204 4161

4151 6711 1951 4142 0711 4212 1211 7134

1671 1316 1254 5111 2222 1462 7415 1714

2212 8625 2111 2821 7119 2115 2162 1201

5320 2034 1632 0214 1202 0320 2131 6211

1274 1517 1422 1341 6492 0164 2371 1511 6814 9116 1026 3171 4116 4917 2134

1631 6419 8219 2142 0172 2851 7211 1217

1947 2202 0492 3119 2111 2153 1432 1119

2517 1411 6204 9211 1220 1727 3114 4172

1912 1341 6201 0194 5173 2021 1122 0271

9221 1102 1621 8320 1712 1711 2821 4161 1612 3161 0214 1202 0120 2031 6121 2711 3116 1013 1320 1121 3161 1612 3161 0119 2719 2121 2831 6203 8221 1122 0452 1112 0567 1445 8233 1414 1121 4172 5452 0111 1610 1113 3201 4471 2128 3162 1112 8217 1192 1152 1621 2031 6722 5451 1681 6416 8319 2721 1425 5168 2192 1112 1531 4321 1192 5316 2121 4143 1021 6721 1021 7322 0233 1414 1642 1103 2221 9320 2214 8456 2120 1645 2171 1316 1203 1621 2141 4310 2167 2202 1922 3722 0116 8204 2327 1162 0212 1751 7742 2219 2117 2134 1620

「你們的工作是怎麼做的?譯電員呢?怎麼把一封還沒譯出的電碼組送了過來!」見到下屬犯下如此巨大的失誤,戴笠不由得勃然大怒。「處座息怒,這不是什麼電碼組,而是已經譯出的內容,這是一份密電。」毛人鳳小心地解釋著。

這些阿拉伯數字的確不是什麼電碼,如果按照通用電碼譯出來就成了:1532(嵯)5115(聰)4214(瞀)3162(汧)5451(莞)9931(知結果)4221(瞞)1126(夤)1202(姚)7115(陳)1711(瀔)1208(未知結果)2738(梔)2821(未知結果)4204(睡)4161(相),後面的數字所對應的漢字也同樣是此類文字,根本不能夠組成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這些顯然不是電報所要傳達的真實內容。電報分明碼和密碼兩種。民用電報,雖然都是明碼,但也要經過「譯電」人員把「電碼」譯成文字。多年從事電報工作的業務人員,確實有人能看到電碼就讀出文字來,但第一那是極少數,第二隻適用於明碼。軍用電報,無一例外都用密碼。密碼必須經過譯電人員翻譯。一般說來,收發電報的人,只看見數字,不知道內容,需要對照密碼本翻譯,但只限於自己人員間的密碼通訊。而對於截獲的敵方電台密碼電報,就需要密碼專家來破譯了,但也完全可能破譯不出來,僅憑一份電報就想破譯更是微乎其微。破譯密電碼是「案頭工作」。破譯密電碼的流程,首先是抄報,即從收報機上把敵方的電報抄下來,一般要抄許多份(數量愈多,找到的雷同點愈多,破譯愈容易)。然後坐下來反覆比較、分析、琢磨,必要時通過計算,方能夠有破譯成功的可能。

戴笠思索片刻,不由得搖了搖頭,「是數字密碼。」毛人鳳道:「目前,只能譯成這樣了。」戴笠命令道:「速傳行動科科長陳世賢、無線電總台台長楊震裔、電訊科科長魏大銘、密碼股股長劉傑、密碼專員駱君敏、劉劍如到室開會,你們二位也一起來。」二人齊道:「是。」

在會議室的正中,懸掛著孫中山和蔣介石的畫像。長條會議桌的兩邊各站著四名軍官:左邊四人依次是主任秘書毛人鳳、行動科科長陳世賢、情報科科長楊繼榮、無線電總台台長楊震裔;右邊四人依次是電訊科科長魏大銘、密碼股股長劉傑、密碼專員駱君敏、劉劍如。

「諸位請坐。」戴笠走到上首坐下後,眾人才一起坐下,「今日召集諸位,是有一件緊急要事。毛秘書,你先將情況給大家介紹一下。」

毛人鳳站起來道:「根據前不久北平站站長發回的情報顯示,日本間諜將要在上海實施一項代號為『飛雪』的陰謀計畫,行動內容卻不詳。另外,我們剛剛偵抄到他們一封密碼電報,諸位請過目。」說著從文件夾中取出電文,遞眾人傳閱。

毛人鳳就坐後,戴笠又問道:「諸位對於此事有何看法?」

楊繼榮道:「這封密碼電報,很可能就是日本間諜將要實施的『飛雪行動』的內容。」楊繼榮搶著說:「從剛剛發生的『盧溝橋事變』來看,日軍大規模的入侵已成必然,而上海地處海陸相交的東方要塞,無論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來說,都有著特別重要的位置。日本早在五年前就發動過入侵上海的『一·二八事變』,雖然因為諸多原因而未能完全佔領上海,但是自從《凇滬停戰協定》簽訂後,他們在上海外圍的駐軍每年都在增加,在虹口他們駐有強大的海軍陸戰隊,隨時都有可能對上海發動進攻。我認為『飛雪行動』一定與日軍入侵上海有關。」

楊震裔附和道:「是的,早在多年前,日本諜報機關就派有大批間諜,以各種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