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九五八年冬至一九五九年向十年大慶獻禮的日子 2、「老右」重新分配,集中力量要打技術翻身仗

曙光廠接收的兩批右派分子重新分配之後,機修車間的人數一下子壯大了一倍,從人數上看,已由全廠最小的一個車間躍居為到數第三。淪為到數第一的是材料場,郭子儒向李憲平央求了半天只給他留下兩個學生,他最欣賞的那個霍希古也被分配給了機修車間。

李憲平之所以將精兵強將全集中在機修車間,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舉措,力圖集中優勢兵力打一場技術改造,技術革新的翻身仗。在他的心目中,這四十幾號右派學生不僅是生產上生力軍,而且是一支技術含量很高的奇兵,如使用得當定能以一當十,在技術革新當中收到奇效。這次分配到機修車間的十七個人當中,大部分所學專業是電氣,機械,有些人到這不久就能熟練地使用車床。石國棟更不必說,連多年的老電工都服他。宋輝來這沒幾個月,一般的鉗工活已能完成得很好。如不是這裡的廠房小了一些,設備又有限,李憲平就不會只選了十幾個。他心急得很,恨不得曙光廠一天變一個樣。

機修車間的主任孫長喜是個多面手,車、鉗、銑、刨樣樣精通,廠里現有的設備他是出過大力的。但做為一個車間領導,他致命的缺陷是不太善於調動指揮,他習慣的作法是事必躬親,自己吃多大苦,受多大累也不吭一聲,別人干錯了什麼他也很少批評,他最能服眾的法寶也是自己的技術和那種吃苦的精神。人一下子多了一倍,孫長喜找過李憲平,說要是有合適的能人我這個主任就讓賢,李憲平說,這個廠誰打退堂鼓都行,就是你老孫不能打退堂鼓。但李憲平還是動了給他配個助手的念頭,他想到了石國棟。

李憲平將自己的想法對鄒曉風說了。

鄒曉風聽了沒立即表明態度,卻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地說:「你把那麼多的右派分子全集中到了一起,你就不怕這些人時間長了鬧事?」

李憲平有些激動地說:「老鄒,咱們別總自己嚇唬自己好不好?這些年輕人能鬧什麼事啊!你就挨個數吧,來的晚的也有半年了,除了范建國事出有因與人打了一架,哪個表現不好!就這個小范的表現來說,要是公正一點兒看,人家表現得滿夠意思呢!在制材車間搞的那些小改小革的全能看到嘛?還有那個宋輝我就不多說了,其實你也滿清楚。我看呀,八成是那個老谷,又聞到什麼敵情了。他只要一跟你嘀咕,你就真當回事!我沒說錯吧?」

鄒曉風含笑不語。

李憲平看他的表情就知自己沒有猜錯。因為谷玉森早就表明過他的主張,將這些右派分散在各車間,各班組使用,說那樣既便於群眾監督,又利於這些人的思想改造。他冷笑了笑又說:「我今天再說一遍,這些人我們絕不能當壯工使用,那樣干我們全是流鼻涕的大傻子!像老谷說的那樣撒芝麻鹽的辦法,純粹是腦子有病!我們幹嗎總是自己嚇唬自己?」

鄒曉風一下子變得有些不快地說:「你呀,老毛病又犯了!別人的腦子全有病,你呢,是發熱,熱病!提車間副主任竟然想到了石國棟?虧你想得出來!提車間副主任一級的幹部雖不用上邊批,可是要在上邊備案的,提上一個右派分子,一旦上邊追問下來,你怎麼解釋啊?弄不好,咱們這個支部都要跟著你吃掛落兒。這些你想過沒有?到底是誰腦子有病!」

論到李憲平不支聲了,臉上掛著傻笑。

「你以為自己不是傻子?」鄒曉風得理不讓人,手指頭幾乎指到了李憲平的鼻尖說,「總是自以為很聰明,你要是真聰明就不會產生這麼蠢的主意。給石國棟安排個小組長不行呀!想讓他協助孫長喜工作簡單得很嘛,何必非要掛副主任的職務,給人家嘴裡遞話啊!你自己說,這麼辦聰明嗎?」

李憲平「呵呵」地傻笑,說我只是隨便說說而已,想看看你的態度。就是我頭腦一時發熱也過不了你這一關啊!你的水平我還不知道,一到關鍵問題從來不含糊。

鄒曉風說,用不著給我戴高帽。你那個雄心勃勃的計畫,找個時間還是要在支部會上議一議。光你我心裡有數不行,取得大家的支持很重要,別總想一個人過五關斬六將,跟關老爺學就免不了有一天會走麥城。鄒曉風是想趁他聽得進話時,足足實實潑他一盆涼水,怕他發起熱來忘乎所以。

李憲平的技術改造,技術革新的宏偉計畫的第一步是想由改造機加工車間的生產環境開始。其次是更新一部分機加工設備,提高機加工程度。

曙光廠機加工車間的噪音能傳出很遠,夜深人靜的時候在公共汽車站都聽的見機器響。李憲平初到曙光廠時最怵的是到這個車間來,十幾台大大小小的電鋸、電刨,打眼機匯成的聲響刺耳得利害,能攪得人五臟六腑都難受。由於當時大部分機器沒安裝吸塵設備,車間的粉塵如同下霧一般,幹上半天人就像個「雪人」了。如今李憲平已經司空見慣了許多,雖然這裡的響聲依舊,但「霧」小多了,很多機器都安裝上了吸塵設備。只是吸塵效果不太理想,幹上半天,工人們的眉毛,頭髮依然全是白的。孫長喜也承認,正在使用的這套吸塵設備當初搞得太簡陋了。

李憲平決心更新改造設備,從治理車間的生產環境入手進行技術更新改造。惡劣的生產環境既有害於職工的健康,也難以留住人。這兩年,寫了申請要求調動工作的屬這個車間的人多。有路子已調走的也是這個車間的人多。

為了開闊思路,打開眼界,李憲平親自帶隊,先後組織了機修車間的二十多個技術骨幹到光華木材廠,北京木材廠及技術革新改造較為成功的南郊木器二廠參觀學習。參觀後,李憲平親自組織了一次座談會,激發起大家開展技術革新的熱情。

大廠由於設備較為先進,技術人才多的原故,其優勢顯而易見是很自然的事。但其規模與曙光廠難分上下的南郊木器二廠在技術革新,改造取得的成績卻令參觀者吃驚不小,那裡的技術人員與工人自己動手先後製成的燕尾開榫機,凈面機、多頭打眼機、打蠟機不僅效率高,而且操作安全簡便,與曙光廠的設備一比就會覺得比人家差了一大截。一了解才知是人家的技術力量雄厚,這個廠地處城區容易留住人。

參觀後的座談會開得十分熱烈,李憲平的講話帶有很大的鼓動性,他講過後,爭先發言的人很多,使本準備只開一個半小時的座談會開了將近三個鐘頭。

李憲平說,參觀木器二廠的時候,我偷偷地留意了一下大家的表情,發現羨慕人家的多,表情不大明顯的也有一些,唯獨表現出很不服氣的只有一個人,大家猜猜這個人是誰?不是別人,就是咱們的老孫!

大伙兒的眼光一下子全盯向了車間主任孫長喜,看得他心裡發毛,表情很不自在,逗得大伙兒全樂了。

李憲平指著孫長喜說,今天說實在的,我一看到你老孫有不服氣的意思,我的心裡就有底啦。打好曙光廠的技術翻身仗靠誰呀?靠在坐的大家,更要靠你老孫挂帥打好這一仗。不服氣是不服輸的一種表現,我們需要的正是這種不服輸的精神,但我們應虛心承認差距,人家木器二廠就是已經跑到我們前邊去了,當務之急是如何迎頭趕上!趕超英國要十五年,我們趕南郊二廠有兩年應該可以了吧!同志們有沒有這個信心啊?

全車間三十幾口子齊聲喊了一聲,「有!」那響動振得人耳模疼。

李憲平說得越發興奮,他環顧了一下四周說,今天我們關起門來吹個牛,在這個只有三十多個人的一個小車間里,能集中這麼多具有大學文化水平的人才,恐怕普天之下也沒幾個。這也是我們趕超先進單位的一種資本,但你們這些人要想掌握建設社會主義的真本領,還要虛心向工人師傅學習。尤其是咱們孫師傅身上的那些本事,你們要虛心學過來。說到這,他又沖著孫長喜說,你在教這些徒弟的時候可不能留一手啊!

孫長喜憨笑著說,這點就放心吧,不會的。

李憲平指著身邊宋輝等人說,宋輝、霍希古、范建國,你們幾個都是好動腦筋的年輕人,尤其是小宋和小范,來廠這段時間已經在小改小革方面初露頭角,做出了一些貢獻,給你們調到這裡來也正是為了給你們一個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中國不是有句老話嘛,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我這可不是在施激將法,你們有沒有真本事,廠領導就是要在這場技術革新,改造的翻身仗中檢驗你們每一個人!

廠長講話過後,第一個發言的是霍希古,他說來廠後的總體印象就是技術設備過於落後,通過這次參觀進一步看出了差距,比人家落後了一大截。但我並不覺得南郊木器二廠的技術革新沒取得那些成果有多麼了不起,只要我們肯干,用心鑽研,肯定全比他們幹得更好。因為木材加工機械在機械門類中屬於比較簡單的一種,只要能搞出圖紙,什麼樣的機器都能自己造出來。說兩年超過南郊木器二廠,我信心十足,說不定還用不了兩年。

霍希古的發言過後,李憲平立即給予肯定,說改變曙光廠技術落後的面貌就是要有敢幹向先進挑戰的雄心鬥志,趕超南郊二廠用不了兩年當然更好!小霍帶了一個好頭,大家接著說。信心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