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九五八年夏、秋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的日子 6、「王府井藥店都鍊鋼了!咱廠為啥不煉?」

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全民大鍊鋼鐵的高潮是中央的北戴河會議之後,「為完成1070萬噸鋼而奮鬥,」便成為激發全國人民熱情的戰鬥口號。自九月初,人民日報相繼發表了《土洋並舉是加速發展鋼鐵工業的捷徑》、《開展鍊鋼的群眾運動》、《讓土法鍊鋼遍地開花》等社論,至九月底,全國各地的小高爐,土高爐猛增到60多萬座。

人們投身於大鍊鋼鐵的群眾運動的熱情是發自內心的,誰都不會忘記,當年的小日本正是憑藉著鋼多,才敢騎在了中國人的頭上,人們懂得鋼多,腰板子才硬的道理。在全國大鍊鋼鐵這股熱浪的推動下,北京的一些企業和郊區的人民公社也開始壘起了土高爐,煉起了鋼。

在曙光廠九月中旬的一次支部會上,谷玉森提出了曙光廠也應壘爐鍊鋼的建議。為了論證他這一建議的正確性,他還念了一段人民日報的社論。

書記鄒曉風說,我看這個建議不錯,但究竟怎麼辦,還要大家研究一下。

谷玉森見鄒曉風說過之後沒什麼反應,便在一次支部會上笑呵呵地說,大鍊鋼鐵可是黨中央,毛主席的號召,咱們在這一重大問題上可不能當觀潮派!這鼓足幹勁不是也要看是鼓幾分勁嘛,是五分,還是六分?我反正是表過態的,要鼓就鼓足十分勁!這個態度我是到什麼時候也絕對不含糊的。

李憲平知道再不吱聲是不行了,他聽得出來,谷玉森很多話是沖著他來的。從本意講,他李憲平比誰都願意把中國的鋼搞上去,打了這麼多年的仗,他知道鋼鐵的重要性。在朝鮮戰場上,他聽團長講過這樣的話,這場戰爭既是意志的較量,也是鋼鐵的較量。但他覺得如今自己是木材廠的廠長,放下手裡的主業不管,壘小高爐去鍊鋼是揚短避長,肯定會顧此失彼。況且木材行業又是個防火的重點行業,也不適合鍊鋼。他知道,對待谷玉森這號人要講些策略,否則不定多少大帽子要送給他。

李憲平笑笑說:「老谷的建議說出了我們大家的心裡話,我是早就盼望著這一天,甩掉工業落後的帽子,把鋼鐵搞上去,挺直咱們的腰杆子。可就是咱們這個行業有點兒特殊性,是防火的重點行業,讓咱們多少有些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說到這,他又沖谷玉森笑呵呵地說,「老谷你是主管保衛工作的,防火可是你主抓的工作,你看是不是咱們考慮的再全面一些。大家呢,也都發表一下看法。我可能是太保守了。」

「我同意老李的意見。這防火可是個大事,咱廠子到處是易燃的東西,不能不防。我個人的意見,煉不鍊鋼,可以暫緩,看看同行業再說。全市不是那麼多家大木材廠沒鍊鋼嗎!完全可以先看一看,這叫傻子過年瞧街坊。」李憲平的話音一落,快人快語的潘樹仁便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老潘是從心裡反感谷玉森的處事方法,什麼事都好唱高調,彷彿一下子就將制高點佔了,別人只能圍著他的調子轉。他總說得比唱得好聽,其實幹部參加勞動屬他差,發給他的那身工作服總是乾淨得一塵不染。他與谷玉森因看法不同發生爭執是常事,但一爭論起來,他又時常不是谷玉森的對手,對方的理論水平要比他高得多,嘴皮子上的功夫也強得多。

接下來,從不輕易發表意見的支委吳素梅也表示同意潘樹仁的意見,谷玉森的建議就這麼被否決了。但鄒曉風當時還是說得十分婉轉,說我們煉不鍊鋼,先看看再說。如果是形勢要求我們做的話,就是有再大的困難我們也要想法克服,跟上形勢的要求。

形勢的發展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全民大鍊鋼鐵的熱潮滾滾而來,不但城鎮里的企業,農村的人民公社投身於大鍊鋼鐵的洪流之中,城市裡的學校,醫院、商店,建築工地,連街道居委會也燃起了爐火,濺起了鐵水。家家戶戶將多餘的鐵器,如鐵鍋、菜刀、門環、甚至生火用的鐵勾子都獻出來煉鐵,百年老店獻出了鐵制的牌匾,人們的那種赤誠是發自肺腑的。

這天上午,谷玉森如同帶著一股風似地衝進了鄒曉風的辦公室,他手裡舉著一張報紙,胳膊底下還夾著一摞報紙。進屋先將手裡舉的那張報紙拍在鄒曉風面前的辦公桌上,表情異常激動地展開最上邊的一份當天的報紙說:「老鄒,好好看看吧,咱們同行業的老大哥已經行動起來啦!看,這裡……」

鄒曉風在他手指的地方,看到了一篇報道的大字標題是「光華木材廠出鋼順利」,副題是,「經過討論,建造出75公斤的小轉爐」,看過報道,鄒曉風也拍了一下桌子,激動地說:「形勢逼人呀!看來我們再不跟上,就真的要落後啦!咱們應該馬上召開支委會,研究一下我們怎麼辦。」

谷玉森習慣性地用手指擊打著桌面說:「不是要落後的問題,而是已經落後了!老鄒,你好好看看這些報道吧,學校,街道、醫院、連王府井的八面槽藥店都動起來了!看,這裡,看嘛!」他從自己拿來的一摞報紙中翻出了一張,手指頭緊敲了幾下桌子說,「王府井地區的大藥房呀!人家的行業特殊不特殊?是不是防火的重點地區?看了這些我都臉紅啊!」谷玉森顯得異常激動,那是真理在握的激動。

「是呀,是呀,形勢逼人啊!今天下午就召開支部會,你通知一下老潘,小吳,我通知老李。時間定在下午一上班。這些報紙我先留下了」。鄒曉風非常果斷地說。

谷玉森走後,鄒曉風帶上那摞報紙去找李憲平。他進屋的時候,李憲平正在審閱行政股長王富達送來的改建茶爐房的圖紙。王富達往上邊跑了多少回,總算把改建茶爐房的批件跑下來了。如今磚、料已基本備齊,就等圖紙通過便可動工。李憲平的意思要翻建就一步到位,弄個像點樣的茶爐房。

李憲平說:「老鄒你來得正好,你也幫助把把關,看看這個樣子行不行?」

鄒曉風連看都沒看一眼,就將圖紙推開了,說:「你還是先看看今天的報紙吧,看吧,人家光華木材廠已經煉出鋼啦!還有這些,你都看看。」

李憲平看過那些報道,抓了抓頭皮說:「你什麼意思?你就說吧,我服從就是啦!不過我把醜話說在前頭兒,我這個廠長對鍊鋼,煉鐵可是個百分之百的外行,我估計咱們廠也不準能找出一個懂行的。到時候咱可別大眼兒瞪小眼兒全瞧著,這鍊鋼可不是吹糖人!要干咱們就把困難全想到了。」

鄒曉風綳起了臉正色說:「憲平你可真要端正態度!你還看不出來,眼下中心大事就是大鍊鋼鐵,一切都要為這個中心讓路!你是外行?那人家已經動起來的單位又有誰是內行?不會可以學嘛!派人去已經煉出鋼的那些單位取經,活人還能讓尿憋死呀?大是大非面前可不能含乎!」

李憲平一聽便猜出準是有人說了什麼,笑道:「我堅決接受批評。支部書記同志,你就放心吧!你只要一聲令下,我保證衝鋒在前。不過我要提個建意,如果決定壘起爐子鍊鋼,我向你推薦一個帥才,讓老谷掛這個帥。我保證當好後勤,到時候要人有人,要料有料!」

鄒曉風一笑說:「你這傢伙憋的什麼屁我知道,不過這也要算是個不錯的主意。你別總小瞧人家!」

「不是小瞧他,與其總讓他在一旁指手畫腳,不如讓他披掛上陣,是騾子是馬的拉出來溜溜,不然他總認為幹什麼都那麼容易。」李憲平笑笑又說,「要是非讓書記挂帥,你也要讓他掛先鋒印,看看這個人的本事到底如何。」

鄒曉風指了指他的腦門,板起面孔說:「你呀。還真要先端正你的態度!咱們要干就要干好,誰也別瞧誰的笑話。你別忘了,要說鍊鋼,咱廠起碼在技術人才上有優勢。你忘了?你搶來的那些寶貝里,有兩個正兒八經的是鋼鐵學院的大學生。這回該用上他們了,那才叫是騾子是馬要拉出溜溜呢!」

「瞧,這回用上了吧!」李憲平興奮地一拍大腿說,「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無不費功夫啊,我怎麼會忘了?史麗雲,何小波呀!一個大三,一個大四的學生,正經學鍊鋼的,這回能不能出好鋼,就瞧他們的了!」

支部會順利通過了曙光廠「全力投身於全民大鍊鋼鐵」的決議,並成立了鍊鋼領導小組,其成員除了五位支部委員參加外又增添了行政股長王富達為小組成員;正副組長則由鄒曉風,谷玉森擔任。本來副組長也有李憲平的,但他以力爭「鍊鋼與本廠生產雙豐收」為理由推掉了這個副組長。會上,李憲平保證從生產第一線抽調精兵強將參加鍊鋼,為了保證後勤供應,是他提議讓王富達進了領導小組。

會上,領導小組的全體成員確定了具體分工與有關鍊鋼的初步方案。

初步決定,先壘兩座小土爐試煉,地址選在了廠里的籃球場。選在那裡首先是因為地方寬敞,其次是利於防火,球場的周圍沒有什麼建築物。會上決定先抽調五十人左右參加鍊鋼,參加人員要求年紀輕,體力好,有些文化的。組長鄒曉風負責全面組織調度;副組長谷玉森負責具體實施及有關技術問題;李憲平、王富達負責人員調配及用料供應;吳素梅則負責參加鍊鋼人員的飲食保障。並決定當晚下班召開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