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悲風桶狹間

戰國中期以前的戰爭,大多數規模不大,持續時間也很短。規模不大是因為戰國大名的領國一元化統治還沒有徹底完善,加之很多勢力的領地不過數鄉、一郡而已,動員力非常有限,三五百人對戰本是常事。而持續時間短促,則基本是受到以下兩個因素的制約:

首先,因為領地小弱而使得很多戰國大名們的財政狀況捉襟見肘,雖然他們往往對領內百姓課以重稅,每年土地收穫量超過六成都要上繳給領主,但仍然很難維持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其次,因為有大量國人存在。這些國人也被稱為「地侍」,因為他們和土地是牢不可分的,部分國人本身也參與農業生產,即便不下地,他們所徵發的軍役也大多是農民,這些農民被拉出去打仗了,則耕作就會延誤,土地就會荒廢,所以往往戰爭只在農閑時期爆發,等到農忙時候,大家就都想著撤兵回家種地去了。

基於以上兩個因素的制約,戰爭延續時間都不會很長,超過一個月就比較罕見了。歷史上所記載的曠日持久的戰爭,也往往是打打停停,很多情況下並非真的長期交鋒或者對峙。就以攻城來說,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一鼓而下,最多也不過包圍個十天半月,超過這一時間,錢糧消耗就有可能會使攻城方破產。長期圍城並非不存在,但往往是攻方以最快的速度破壞城外防禦設施,燒掉城下町,然後在附近構築「付城」來監視和封鎖目標城砦,留下少量部隊守備付城,隨時警戒城內動向以後,主力部隊就先解散回家了,要等時機成熟後才會重新集結起來,一舉將城砦攻克。

在這種背景下,今川義元能夠親率數萬大軍,想要衝破重重阻礙,浩浩蕩蕩地殺向直線距離超過兩百公里的京都,不能不說是義元無雙實力的體現。

「序戰」

織田信秀去世以前,尾張國的東部地區就有很多土地落在了今川氏手中。等到信秀一咽氣,今川義元立刻誘使智多郡鳴海城主山口左馬助教繼脫離織田氏的掌握,倒向自己一邊。同時,他還通過海路聯絡伊勢國諸割據勢力,侵佔了尾張國西南部的小片領主,修築鯉付等城砦來防禦和統治。

尾張國的基本形狀,好象是一個左右倒轉的逗號(,),這個逗號彎向東方的那一小勾被稱為「智多半島」,大部分屬智多郡管轄,北端則屬於愛智郡。今川義元通過招降山口教繼,把智多郡北部和愛智郡東南部的大片領地攫入掌中,合併稱為「山田郡」。

智多半島的最大勢力,乃是刈屋城主水野藤七郎信元,從屬於織田氏。然而山口教繼以鳴海城叛降今川氏以後,又通過威脅利誘,拉走了沓掛、大高等城,幾乎就要連成一片,把智多半島和尾張腹地完全割裂開來。可以預見,一旦今川勢力完全封鎖了智多半島北部,則水野信元就算是無雙忠臣,為了家族的安泰也定會被迫倒向今川方的,那麼織田信長將失去近三分之一的轄下領土!

山口教繼的叛變是在天文二十年(1551年)三月,也就是織田信秀去世的當月。信秀沒有另外指定繼承人,國內豪族大多不看好那個「尾張的大傻瓜」,則教繼故主一死就背叛新主,也是可以理解的吧。織田信長因為山口教繼的叛變大為惱火,就於次年(1552年)四月領兵征伐,雙方對戰於三山赤塚。

山口軍和今川軍總共一千五百人,總大將是教繼的兒子九郎二郎。激戰了數個小時,雙方互有勝負,各自退兵。一看以武力無法征服山口氏,織田信長就開始玩陰的,傳說他派間諜前往駿河國去散布謠言,說「山口教繼本是詐降,他還一直和織田信長暗中有書信往來」。今川義元聽信了這一謠言,於是就把教繼召來主城駿府,取下了他的首級,然後派大將岡部元信前往鎮守鳴海城。

還有一則傳說,說是尾張國的戶部城主戶部新左衛門也在某一年倒向了今川義元,信長就搜集新左衛門歷年寫給自己的書信,仿冒筆跡,偽造了一份信,大意是:「歸降義元並非我的本心。我想義元遲早會大舉進攻尾張國的,到時候我會陣前倒戈,回歸織田殿下陣營,咱們兩面夾擊,則今川軍必然潰敗。」信長派家臣裝扮成商人,把這封假信故意送到今川義元手中,誘使義元殺掉了戶部新左衛門。

兩則故事除了可憐的被殺人名字不同外,幾乎完全一樣,以今川義元這種智勇雙全的「東海道第一武將」,很難相信他會連續兩回落入織田信長相同的圈套之中。這大概是後人往信長的身上塗抹光輝,要使人相信在決戰之前他就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從而編造出來的吧。事實上,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過鳴海城主由山口教繼換成了今川氏家臣岡部元信,那是不會錯的,此外,鳴海城西南方的大高城,今川義元也換上了自己的親信鵜殿長照擔任守將。這是深深楔入尾張國的兩顆釘子,使織田信長寢食難安。

繼三山赤塚之戰後,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正月,今川軍大舉進攻智多郡的水野信元,信元向信長求救,於是信長就和叔父信光聯兵,冒著暴風雨渡海前往增援。這一仗織田方獲得小勝,擊退今川軍,並且攻克了對方的村木砦,不過自己也付出了頗為慘重的傷亡。

永祿元年(1558年)三月,信長改從北路著手,包圍了春日井郡依附今川方的品野城,守將松平家次出城突襲,織田軍被斬五十餘人,大敗虧輸。此後又是連年的惡戰,直到兩年後的永祿三年(1560年)元月,信長才最終攻克品野城,把今川勢力從尾張國東北部驅逐出去。

同年四、五月間,信長再次對山田郡用兵,派家老佐久間信盛包圍了鳴海城,派佐久間盛重進攻大高城。就在這種情況下,今川義元於五月十二日離開本城駿府,集結大軍西下——著名的桶狹間合戰就此拉開序幕。

「智慧之鏡」

今川義元的本領是駿河國,主城在駿府,後來他吞併了遠江國和三河國,則周邊可接觸得到的較大勢力,只有相模北條氏、甲斐武田氏、美濃齋藤氏和尾張織田氏了。今川、武田和北條三家曾經長年鏖戰,勝負難決,到了天文二十一年(1551年),也就是織田信秀去世的當年,義元將女兒嫁給甲斐大名武田信玄的嫡長子義信,甲、駿兩國結為姻親。兩年後(1553年),在軍師太原雪齋的謀划下,武田信玄把女兒嫁給相模大名北條氏康的嫡長子氏政,同時氏康也把女兒嫁給今川義元的嫡長子氏真,大家羅圈婚配,結為牢不可破的同盟。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甲、駿、相三國同盟。

在解除了側翼的威脅以後,今川義元唯一的發展方向就是向西,不是侵入美濃,就是吞併尾張。然而美濃國西部多山,不利於大軍運動,況且今川、齋藤兩家交鋒次數也不很多。尾張國則是東海道的樞紐,一馬平川,交通發達,能夠排開大軍,況且駿河與尾張之間的戰爭,從信秀時代算起,就已經延續了有二十多年了。今川義元之圖謀尾張,乃是天下盡人皆知的事情。

信長也很了解這一點,因此他在即將攻克岩倉城,基本統一尾張國的前夕,要攜帶禮物前往京都謁見室町幕府足利義輝將軍,得到對方賜予尾張守護一職的承諾——那個坂井大膳不是逃去駿河了嗎?他很可能會以為守護代報仇為名,鼓動今川義元來進攻自己的,如果自己得到了尾張守護的職位,則坂井之流就師出無名了。

當然,在亂世中所謂的「大義名分」,只是一個出兵的藉口而已,即便沒有任何藉口,該打的仗一樣要打,今川義元才不會過於理會世間的善惡評價呢,否則他就不會成為一代梟雄。信長知道,最終還是要靠實力來說話,有兵有糧就有道理,所以他匆忙派兵進攻鳴海和大高兩城,想要先發制人,堵住義元西進的通路。

尾張軍殺了過來,兩城守將匆忙向駿府求救,正好今川義元也認為時機成熟了,於是點集領內各路兵馬,並盟友武田氏和北條氏的小股援軍,浩浩蕩蕩離開駿府,殺向尾張而去。不過,尾張國對於他來說只是橫在進攻路上的一塊小石頭而已,他認為自己將能輕鬆地踢開小石頭,進而長驅直入,前往京都去掌控整個天下。

聽說義元即將出兵,信長急忙揮師殺往三河國吉良地方,以牽制敵方的兵馬不能按時匯合。尾張兵到處放火,還把名剎實相寺給燒掉了。不過這一切都於事無補,今川大軍還是在十二日順利地從駿府開拔了。信長只得退回本城尾張清洲,另謀對策。

今川義元是五月十二日離開駿府的,十三日到達遠江國掛川城,召開第一次軍事會議。因為其麾下各軍中以三河兵最為悍勇能戰,於是就派大將井伊直盛和三河國岡崎城主松平元康統率三河兵做為前鋒,直搗尾張。

這個松平元康就是六歲離家,先後在尾張和駿河做人質的松平家幼主竹千代,今川義元對這個年輕人頗為器重,在他元服後就把自己名字中的「元」字賞賜給他,起名為松平元信(後來才改名元康),還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他為妻。在當時,獲得主公允許,使用其名字中的一個字,稱為「一字拜領」,乃是無上的榮耀,深受寵信的表現。然而,寵信固然寵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