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八章、第六天魔王

【●三好與松永】

永祿十一年(1568年)九月,織田信長揮師上洛,終結了狹義的戰國時代。而在此之前,洛中的形勢又是如何的呢?

且說室町幕府第十二代將軍足利義晴本是管領細川高國扶持的傀儡,大永七年(1527年)二月,柳本賢治攻克京都,高國奉著義晴走逃近江。三月,細川澄元之子晴元奉義晴之弟義維為主,從四國乘船,登陸攝津的堺港,十月,足利義晴擺脫了細川高國的控制,回歸京都,隨即就與細川晴元、足利義維握手言和。

享祿三年(1530年)六月,柳本賢治在播磨東條被細川高國和浦上村宗的聯軍所殺;翌年(1531年)六月,細川晴元的重臣三好元長又在攝津四天王寺擊破細川、浦上聯軍,高國自殺,村宗戰死。就這樣,細川晴元繼任幕府管領,奉戴將軍足利義晴,基本控制了京畿地區。

此時洛中一向一揆蜂起,細川晴元與一向宗法主本願寺證如(光教)連年鏖戰,直到天文四年(1535年)方才達成和解。這次談判的功臣,就是三好元長之子千熊丸,元服後起名三好利長,後改范長、長慶。

三好氏傳說出於小笠原氏,鎌倉時代,小笠原家族擔任信濃和阿波守護,阿波一支的分家居住於三好郡,遂以郡名為苗字。一直到戰國時代,三好氏成為細川澄元、晴元父子的重臣,在細川政元三個養子的連年紛爭中,為澄元系最終獲得勝利立下過汗馬功勞。

然而三好氏家督三好元長卻於天文元年(1532年)因讒言而失勢,甚至遭到細川晴元的討伐,自殺於顯本寺中。進他讒言的,乃是三好一門的政長,以及畠山氏的家臣木澤長政。元長死後,其子千熊丸逃歸阿波本領,一年後得到細川晴元的原諒,回歸畿內。

千熊丸也即三好長慶,雖然身負血海深仇,卻一直隱忍不發,等待時機。在家臣松永久秀、長賴兄弟的協助下,他先於天文十年(1541年)聯合三好政長擊敗了木澤長政,繼而於天文十七年(1548年)在攝津江口之戰中殺死了三好政長。細川晴元擁著前將軍足利義晴和現任將軍足利義藤逃出京都,三好長慶奉細川高國之子氏綱為新的幕府管領。

三好長慶以三個弟弟三好義賢(實休)、安宅冬康、十河一存為輔翼,將四國的阿波、淡路、贊岐作為領國和根據地,基本制壓畿內地區。天文十九年(1550年)足利義晴去世,其子、將軍足利義藤與三好長慶達成和議。天文二十一年(1552年),足利義藤回歸京都,正式任命細川氏綱為幕府管領——這個管領也是傀儡,幕府實權就此轉移到陪臣三好氏的手中。

翌年(1553年),足利義藤暗通細川晴元,三好長慶聞訊後親率兩萬兵馬殺入京都,流放足利義藤。此後長慶築主城芥川以控制攝津國人,又出兵攻入東波磨,制壓丹波半國,進而把河內、大和兩國都置於麾下,勢力達到鼎盛。永祿元年(1558年),流浪將軍足利義輝(義藤改名)和三好長慶達成和解,長慶迎接義輝回京,而義輝則任命長慶為「相伴眾」,待遇等同於三管四職。

以三好長慶當時的威望的實力,他其實很有機會挾幕府將軍以號令諸侯,成為第一位戰國時代的「天下人」,今川義元即便滅亡尾張織田氏、打通東海道殺至洛中,是否能擊敗地頭蛇三好氏,也還在未知之數。然而長慶盛極而衰,末日很快就來到了,掘墓人非他,竟然是他最為倚重的家宰松永久秀。

松永氏本是畿內豪族,松永久秀從三好長慶的祐筆(書記官)起家,很快就因其卓越不凡的能力而得到賞識,被提拔為部將。松永彈正少弼久秀與其弟備前守長賴勢力日益膨脹,執三好家臣之牛耳,三好長慶曾經認命久秀為京都奉行(負責京都治安之職)。永祿三年(1560年),也即今川義元上洛的同一年,三好長慶打敗河內守護畠山高政,控制了河內國,隨即派松永久秀進攻大和,久秀修築多聞山為居城,很快就將大和國基本掌控在自己手中。

永祿四年(1561年),人稱「鬼十河」的猛將、三好長慶之弟十河一存病歿,次年(1562年),他另外一個弟弟三好義賢戰死,失去了左膀右臂的長慶從此沉淪下來。長慶的嫡子三好義興反感松永久秀之為人,因此在永祿六年(1563年)被久秀下毒害死。久秀就此徹底架空長慶,控制了三好家的實權,他自詡為幕府執權,專橫跋扈,不可一世。

永祿七年(1564年),三好長慶去世,松永久秀擁立其養子、十河一存之子三好義繼為三好氏家督。幕府將軍足利義輝以為時機到來,遂暗中聯絡各地有力大名殺上京都,擊敗三好氏,以恢複幕府往日的榮光。得知此消息的松永久秀唆使「三好三人眾」(三好政康、三好長逸和岩成友通)攻入室町御所,殺死了足利義輝。據說被譽為「強情公方」的足利義輝精通劍術,在門前奮戰多時,終因寡不敵眾,退歸內室自焚而死。

足利義輝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兄弟,五歲出家,法名覺慶。他被義輝家臣細川藤孝、一色藤長等人救出興福寺一乘院,躲過松永久秀的追蹤,逃往豪族和田惟政處。和田惟政從屬於近江南部的大名六角義賢,永祿八年(1565年),覺慶移住近江,隱居在琵琶湖畔的矢島地方。

第二年(1566年),覺慶還俗,取名為足利義秋,向朝廷上書說明自己才是室町幕府的合法繼承人(松永久秀擁立足利義榮為第十四代幕府將軍)。他的這一舉動,觸怒了與三好、松永氏和睦的六角義賢,於是三家聯兵相向,知道毫無勝算的義秋匆忙逃往若狹(今福井縣東部),不久又轉至越前。

早在還俗之初,義秋就向各地有力大名送去書信,要他們協助自己擊敗三好氏,就任室町幕府將軍,這其中,也包括因桶狹間之戰而聲名鵲起的織田信長。因此在等待了整整兩年,看越前守護朝倉義景毫無發兵跡象以後,足利義秋遂矚望於織田信長。永祿十一年(1568年),足利義秋往依織田信長,並且改名為足利義昭。

【●信長上洛】

織田信長親率大軍上洛,從美濃國的岐阜城出發向東,首先要經過近江國,然後才能來到京都所在的山城國。室町幕府時代,近江國設置有兩個守護,南部是源氏名門佐佐木家的嫡流六角氏,北部則是佐佐木氏的庶家京極氏。不過到了戰國中期,近江已經四分天下了。

近江國中心部位有一片浩瀚的內陸湖,是為琵琶湖,琵琶湖把整個近江國劃分為湖東、湖西、湖南和湖北四個區域。其中湖南歸屬守護六角氏,湖西最大勢力則是佐佐木氏的另外一個庶家朽木氏,湖東和湖北由京極氏的被官淺井氏下剋上佔據,此外,最南部的甲賀郡國人林立,自成體系——甲賀,也是當時忍者集團的一個重要據點。

六角氏在六角定賴為當主的時代修築了名城觀音寺,開始邁入戰國大名的行列,並將江北的淺井氏也籠入麾下。定賴傳子義賢(承禎),義賢傳子義治,六角義治制定了戰國大名分國法《六角氏式目》,也算是中平之主。

織田信長上洛,最近捷的路徑就是通過六角氏的領地,然而六角義賢父子與三好、松永氏交好,當初還發兵攻打過足利義昭,因此信長準備武力攻取觀音寺城,也算是給畿內諸侯樹立一個榜樣——敢於阻擋他前進道路的,只有滅亡一途!為了進攻六角氏,信長決定拉攏江北的淺井氏。

淺井氏的來源,傳說出自貴族三條公綱。嘉吉年間,公綱得罪了幕府實權派京極氏,被迫蟄居於近江淺井郡丁野村,並在此地生下一個兒子。後來其子出仕京極氏,就起名為淺井重政——是為三條公綱落胤說。不過這種說法很不可靠,因為淺井這個苗字早在嘉吉年以前就在當地鍾銘上出現過了。

戰國時代,完成下剋上格局,代替京極氏割據江北的是淺井亮政,亮政死後傳子久政,久政一度臣服於江南的六角氏,生下嫡長子也得拜六角義賢一字,取名為淺井賢政。作為戰國大名來說,淺井氏的一元化管理並不完善,家族的政治結構採取「重臣合議制」,磯野、海北等重臣兼麾下有力豪族商量定了的事情,連家主也往往無法違拗。對於淺井久政的臣服六角氏政策,重臣們一致表示反對,主張聯合北方越前國的朝倉氏以抗拒六角氏,在一浪高過一浪的呼聲中,淺井久政被迫下台隱居,讓位給兒子賢政。

淺井賢政繼位以後,立刻與六角義賢決裂,甚至剔除了自己名字中的「賢」字,改名為淺井長政。永祿三年(1560年),也就是織田信長桶狹間大破今川義元的同一年,淺井長政也在野良田合戰中重創六角氏,聲名鵲起,並且維護了家族的獨立地位。於是織田信長為了打開西進的通路,就把妹妹市姬嫁給了淺井長政,兩家結為姻親。

傳說市姬是一位絕色美人,而淺井長政不但勇猛善戰,也是天下知名的美男子,這段婚姻從表面上看來,真是郎才女貌,佳偶天成。然而夫婦二人雖然舉案齊眉,淺井氏諸多重臣卻對此並不以為然,在他們看來,織田氏不過是一個來自鄉下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