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三章、川中島龍虎相鬥

【●甲斐的武田氏】

從日本本州中部的關東山地一直往北,經過丘陵、盆地密布的長野縣,翻過挺拔的越後山脈,即可到達廣闊的越後平野。這一地區,日本古代史上主要為甲斐、諏訪(南信濃)、信濃和越後四國的領域,統稱甲信越地區。

信濃和越後,都是富饒的大米產地,雖然有越後山脈相隔,但自古以來的聯繫就非常緊密。源平爭戰的時候,源義仲就是在信州木曾谷起兵,然後直搗北陸的越後,進而西取京都的。而甲斐土地貧瘠,河川長年泛濫,所以室町幕府把它作為關東的附屬品,統歸關東將軍管轄,也許只是將其作為軍事門戶使用,而並不期望其生產能力。

且說平安晚期,源氏一門總領為前面提到過源義家,義家有弟是為新羅三郎義光,義光有子為刑部三郎義清,因為尊卑分脈的原則(非一門總領的兄弟分家出去,另立苗字),被分封在常陸國那珂郡的武田鄉,遂以武田為苗字。後來義清、清光父子因為與常陸本地在鄉武士的矛盾而被轉移到甲斐國的市河庄居住,從此就在那裡落地生根了,並成為甲斐國內諸源氏後裔的領袖。

源平合戰的時候,武田信義、安田義定兄弟跟隨源賴朝參加了富士川合戰,受封駿河、遠江兩國,信義之子五郎信光被轉封甲斐國,後加安藝國。南北朝時代,武田氏作為源氏同族跟隨足利尊氏南征北戰,成為室町幕府的重要支柱,同族先後擔任多國守護職,最主要的就是甲斐、安藝和若狹,家系也因此三分,主枝是在甲斐(一說在安藝)——咱們在本章就單說甲斐武田氏。

應永二十三年(1416年),關東地區爆發上杉禪秀之亂,甲斐守護武田信滿因為和禪秀是甥舅關係,於是也被捲入,並在戰爭中丟掉了性命。室町幕府任命信滿孫信元為新任守護,卻遭到甲斐國人們的一致抵抗,最後武田信元在同族的信濃守護小笠原政康的幫助下,才勉強在國內站穩了腳跟。

武田信元死後,其叔父信重繼為一門總領和甲斐守護,守護代跡部氏利用甚囂塵上的反守護國人勢力驅逐了信重的重臣、其弟武田信長而把持國中實權——武田信長被迫逃往上總國,是為上總武田氏的始祖。

守護代跡部氏大有下剋上的意味,如果不是出了一個武田五郎信昌,大概守護大名武田氏也無法逃避衰亡的命運吧。武田信昌乃是武田信重的孫子,他在擔任一門總領和守護的時候,恰逢跡部氏家督明海去世,於是在寬正六年(1465年)聯合不滿守護代統治的國人們,討滅跡部氏,重新掌握了甲斐國的實權。

信昌死後,嫡子武田信繩和其弟油川信惠為了爭奪家督之位而爆發戰爭,甲斐國人眾一分為二,史稱「油川氏之亂」。明應七年(1498年),兩家和睦,信惠承認信繩的一門總領地位。永正四年(1507年),信繩去世,紛亂再起,油川信惠立刻發兵進攻信繩之子、繼承人武田信直。

當時油川信惠拉攏了甲斐國內勢力最強的國人眾小山田氏,兵馬強盛,而武田信直繼承家督的時候還沒成年,毫無威望,勢單力薄,所能調動的部隊不足千人,似乎完全無力與信惠抗爭,只有乖乖交出一門總領的份兒。然而這位武田信直卻是不甘屈居人下的狠角色,永正五年(1508年),年僅十五歲的信直趁著暴雨奇襲油川信惠的居城勝山,油川信惠、岩手繩美兄弟或戰死,或自殺,困擾武田氏三代的油川之亂就此合上終幕。

此後武田信直或拉攏或降伏了穴山、小山田、大井等有力國人眾,強化統治模式,使大批國人眾轉化為武田氏的家臣,也即使武田氏從守護大名成功轉化為戰國大名。永正十六年(1519年),武田信直將主城從石和館轉移到甲府(即甲斐國的國府,一國國府亦稱府中)的躑躅崎館(躑躅崎意為「杜鵑花」),並於不久後改名為武田信虎——人稱「甲斐之虎」。

武田信虎以貧瘠的甲斐一國,南抗駿河今川,東戰相模北條,西攻諏訪、信濃,四面皆敵而保持數十年不敗,確實是一員悍將。然而,這樣的戰爭是沒有盡頭的,獨斷如信虎也終於不得不開始思考新的戰略了。

【●武田晴信的抬頭】

天文六年(1537年),武田信虎將長女嫁與駿河守護今川義元,一方面保證了南線的安全,一方面利用今川氏牽制相模後北條氏,從此他就可以將主要精力放在西線和北線,希圖攫取信濃國富饒的大米產地。

武田信虎最初的戰略目標是諏訪——諏訪是信濃東南部一個郡,八世紀初曾一度從信濃國內單分出來,稱為諏方國。此郡因為寺社林立,所以也被稱為「神國」,由世襲的諏訪大社大祝及其同族管理,而從甲斐進入諏訪有三條通路,其中以走信濃佐久郡的佐久口最為近便。

天文九年(1540年)五月,武田信虎率軍殺入佐久郡,佔據了佐久口,打開了前往諏訪的通路。他隨即就把第三個女兒嫁給諏訪大社大祝賴重為繼室,用和平的陰謀手段,開始從內部瓦解諏訪各勢力間的關係。然而,正當他的戰略卓有成效地進行著的時候,他本人,卻不得不被迫退出歷史的舞台了。

這是戰國大名領國化趨勢中的一個反覆,因為連年爭戰,兵役要家臣們負擔,軍費要家臣們分攤,卻因收穫甚微而無法給予家臣們重賞,這使得家臣化轉變沒能徹底完成的甲斐國人眾逐漸厭倦了武田信虎的統治。他們起初靠進諫來請求信虎改弦更張,信虎對此的反應卻是流放、誅殺,純粹以武力壓制。於是國人眾們只能策劃政變,妄圖逼迫信虎隱居,而擁立其嫡子武田晴信繼任為新的甲斐守護。這股反信虎勢力的代表人物,就是甲斐武田氏同族、信虎的重臣同時也是晴信師傅的板垣信方(或寫作信形)和甘利虎泰。

武田信虎並非未能洞悉奸謀,他與女婿今川義元秘密聯絡,計畫在前往甲駿邊境圍獵的時候,放逐晴信到駿河,而改立次子信繁為家督繼承人。然而計畫泄露,板垣、甘利等人將計就計,於天文十年(1541年)六月,搶先把武田信虎流放去了駿河,武田晴信在他們的支持下登上了家督寶座——從此,猛將信虎就在遠離家鄉的駿府和京都,度過了他漫長而凄苦的餘生。

武田晴信在位時期,甲斐武田氏戰國大名領國化的進程並未因坂垣、甘利等國人眾的坐大而停滯不前,天文十六年(1547年)六月,晴信完成了分國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的制定,嚴格規定封建秩序和義務,他大力提拔一批中小國人出身的武士作為自己親隨,此後多數成長為著名的大將,如春日彈正、教來石民部等等。對比其父信虎來說,晴信更注重內政的建設,嗣位之初,就開始大規模興建釜無川的治水工程——釜無川長年泛濫,可謂是甲斐貧弱之源。

對於諏訪,武田晴信繼續其父信虎的戰略,他鼓動諏訪的同族高遠賴繼等人叛亂,並聯兵向諏訪賴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天文十一年(1542年)七月,諏訪賴重在桑原城之戰中敗北,被送至甲府軟禁起來,不久後自殺。晴信隨即娶賴重之女(按輩分是晴信的甥女)志保姬為侍妾,穩定了諏訪的人心,然後消滅高遠賴繼、笠原清繁等割據勢力,完全吞併了諏訪郡。

諏訪以後就是伊那、小縣等信濃諸郡——信濃國名義上的守護,乃是居住在府中林城的小笠原長時,不過小笠原所領不過數郡而已,信濃北部當時最龐大的勢力,乃是以葛尾城主村上義清為首的,村上、屋代、島津、高梨、栗田等七家豪族。武田晴信發兵進攻村上義清,一開始連連得勝,隨即卻於上田原一役遭到慘敗,板垣信方、甘利虎泰等大將全都身首異處。

這是天文十七年(1548年)二月間的事情,武田軍先勝後敗,正在前線檢視斬獲首級的板垣信方和甘利虎泰突然遭遇數倍於己的村上軍的襲擊,當場丟了性命。前鋒受挫,晴信不予救援,勒兵緩緩退卻——這可以說是為了保存實力,避免遭受更大的損失,然而也可以看作是晴信故意要剷除坂垣、甘利這兩個礙手礙腳的老傢伙,真相為何,就沒有人知道了。

天文十九年(1550年)七月,武田晴信重整旗鼓,再攻信濃,首先攻克小笠原長時的林城,迫其北逃,隨即趁著村上、高梨兩家爭鬥之機,主力直逼村上義清的重要支城——小縣郡的戶石城。戶石城又稱砥石城,本屬海野氏統轄,天文十年(1541年)海野氏相助武田信虎與小笠原、村上作戰,戰敗被逐,此城遂被村上義清所吞併。

戶石城城防堅固,號稱「難攻不落」,武田軍圍攻將近兩月卻毫無進展,遂於十月初被迫解圍退去。然而就在撤退的時候,村上義清看準機會,突然率兵從後追擊,武田軍全面崩潰,名將橫田高松、一族的武藤信堯等紛紛戰死,此戰即被稱為「戶石之崩」。

武田氏受此重挫,本來很可能一蹶不振的,然而北信濃七家豪族間矛盾重重,使得村上義清無力深入追擊,徹底擊潰武田軍主力,使其再不敢踏入北信濃一步。而武田信玄則總結失敗的教訓,在不久以後就誘使戶石城主動開城投降——因此事而聲名鵲起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