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魔鬼出沒的世界

這個世界魔鬼出沒,有些地方,漆黑一片。

——《奧義書》(印度,公元前600)

對不存在的事物的恐懼是每個人自身本能地產生的東西,這種東西叫做宗教。

——托馬斯·霍布斯《利維坦》(1657)

許多人類文化告誡我們,上帝在俯視著我們並指導著我們的命運的發展方向。其他更為惡毒的實體為邪惡的存在負責。兩種東西,不論被認為是自然的還是超自然的,真實的還是想像的,都是為人類的需要服務的。即使它們全是想像的,人們一旦相信了它們,就會感覺更好。在傳統的宗教被科學所鄙視的時代,用科學的外衣將古老的神靈和魔鬼包裝起來,並將其稱為外星人,這不是很自然的嗎?

古代人們普遍信鬼。人們並不認為鬼神是超自然的東西,認為它們是自然的。赫西奧德時而提到它們。蘇格拉底說他的哲學靈感是具有人性的慈善的鬼啟迪的結果。他的教師,曼提尼亞的迪奧提馬告訴他(在柏拉圖的《論文集》中):「任何神鬼之物都介於上帝與人之間,上帝與人之間不直接聯繫。」他還說:「只有通過鬼神,人與眾神之間才能進行溝通與對話,無論你是醒著時還是睡眠時。」

柏拉圖,蘇格拉底最得意的門生,認為神鬼有重要作用:

未被賦予超然的能力,單靠人類的本性是無法處理人類各種事務的。他說,人類本性中也會被傲慢所充斥,並且易犯錯誤……。

我們將牛視為牛,將羊視為羊,但我們自己是高級種族,我們統治著它們。仁慈的上帝,以他對人類的慈愛,給我們派來了神鬼,它們是高級種族,它們自己很閑適也很快樂,一點兒不亞於我們人類,它們在關照著我們,給我們以和平與尊重,秩序與公正永存,它們使各個部落的人快樂無比、團結一心。

他堅決否認神鬼是邪惡的起源,將性慾的守護神厄洛斯描繪為鬼,而不是神。「既是人又不是人」,「既不好也不壞」。但後來所有的柏拉圖主義者,包括那些強烈地受基督教哲學影響的新柏拉圖主義者都認為某些鬼是善的,而另一些是邪惡的。但是,柏拉圖的著名弟子亞里士多德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他認真地考慮了夢是鬼製造的看法。普魯塔克和波菲利認為,充斥於外層空間的鬼來自月亮。

早期基督教教父們儘管從使他們感到眼花繚亂的文化中吸納了新柏拉圖主義的觀點,但他們仍急於將自己與「異教徒」的信仰體系區分開來。他們教導說,所有異教徒的宗教都是由對鬼和人的崇拜思想組成的,在這些宗教的思想中都將鬼和人誤解為神。當聖保羅《以弗所書6:14》抱怨高殿的邪惡時,他沒有提到政府腐敗,卻提到高殿中的鬼:

我們不應反對人性,我們應該反對的是特權統治國家的制度,反對強權,反對這個世界中黑暗勢力的統治者,反對高殿中的精神邪惡。

從最初時起,他們就有意地不過多地用鬼這個詞,而是較多地使用一種富有詩意的隱喻來形容人們心目中的邪惡事物。

聖奧古斯丁為鬼的問題所深深困擾,他援引了當時流行的異教徒的看法:「眾神佔據了最高的位置,人處於最低地方,魔鬼居於中間……。他們的身體不朽,但思想情感與人無異。」在《上帝之城》第八卷中,奧古斯丁接受了這種古老的傳統理論,用上帝取代了神,他著重描繪了鬼所具有的特性,即,它們毫無例外全是邪惡的,它們沒有救苦救難的品質,它們是靈魂和肉體邪惡的源泉。他把它們叫做「虛無縹緲的動物……急切地要對別人進行傷害,與正直的品格格格不入,高傲狂妄,嫉妒成性,邪惡至極」。他們可能聲稱在上帝和人之間傳遞消息,將自己偽裝成上帝的天使,但是這種偽裝是陷阱,引誘我們走向毀滅。他們能夠假裝成任何樣子,而且知識淵博——「魔鬼」一詞(demon)在希臘文中的意思是「知識」(Knowledge)——尤指物質世界的知識。儘管如此,但它們缺乏仁愛。他們折磨「人們被禁錮的和易受騙上當的頭腦」,德爾圖良寫道:「它們居住在天空中,與星星為伴,與雲彩交談。」

在11世紀,有影響的拜占庭神學家、哲學家和不太正直的政治家邁克爾·卜塞路斯用這樣的語言描述魔鬼:

這些動物存在於我們自己的生活中,它們情感豐富,因為它們就沉浸在浩瀚的情感海洋之中,它們上升的地位引人注目,正如它們的地位和等級一樣。正因為如此,它們同時也受情感支配和束縛。

大約在1270年,一位斯科特拉男子修道院院長寫了一篇關於鬼的完整的論文,其中不乏豐富的第一手材料:他看到(只有當他眼睛閉著的時候)了無數的邪惡的魔鬼,像垃圾堆里的塵埃,在他和其他人的頭腦周圍發出嗡嗡的聲響。儘管理性主義者、波斯人、猶太人、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人的思潮一波接一波地湧現,儘管有革命的社會、政治、哲學思想不斷煽動,但是它們的存在和主要特點,甚至魔鬼的名字從赫西奧德到十字軍東征一直保持不變。

魔鬼,「天空中的強者」,從天而降,與婦女發生非法性關係。奧古斯丁認為,女巫是被禁止的性交合的產物。在中世紀,與其前的古代一樣,幾乎所有的人都相信這種傳說。魔鬼叫做妖怪或下凡天使。用妖魔的手段勾引女人者被稱為夢淫妖,勾引男人者被稱為女夢淫妖。一些修女們報告說,她們在一些迷迷糊糊的狀態中,感覺到是在夢中與告解神父,或主教之間發生了十分相像的事情。15世紀的一位編年史家寫道:「修女們第二天醒來,發現她們自己被玷污了,好像與某個男人有過性交行為。」在古代中國,也有類似的記載,但是是在閨房裡,而不是在女修道院中。長老制宗教作家理查德·巴克斯特在他寫的《世界精神的必然性》(1691)中認為,如此多的婦女報告有過夢淫經歷,「否定這種事情是沒有道理的」。

當他們被勾引時,他們感覺到男女夢淫妖就像重物壓在做夢者的胸口上。無論Mare一詞拉丁語意思是什麼,在古英語中其意思就是夢淫妖,而nightmare原意是指壓在睡眠者的胸口上,用夢來折磨他們的魔鬼。在亞大納西的作品《聖安東尼的生活》(寫於大約公元360年)中,魔鬼被描述為隨意出入緊鎖的房間的東西。1400年之後,法國學者呂道維克·希尼斯塔里在他的書《魔鬼》中向我們保證說魔鬼能穿牆而過。

從古代到中世紀後期,魔鬼的客觀真實性幾乎是毫無異議的。邁蒙尼德否認它們的真實性。但絕大多數猶太教教士都相信迪布克。在我所發現的很少的事例中甚至暗示魔鬼是內在的產物,它產生於我們的思想,曾有人問一個早期教會教父——阿巴彼門:

「魔鬼是怎樣同我們爭鬥的?」

波門教父反問:「魔鬼同你爭鬥?我們自己的意志變成魔鬼,正是這些魔鬼攻擊我們的。」

中世紀對夢淫妖的態度受到邁克洛比烏斯於4世紀寫的《對西庇阿之夢的評論》的影響。這本書在歐洲啟蒙時期之前再版多次。邁克洛比烏斯描述了「在醒時與睡去的時刻」所看見的鬼魂(phantasma)。做夢者將鬼魂「想像」為食肉動物。邁克洛比烏斯有懷疑的習慣,而在他所生活的中世紀時期,人們一般對此一無所知。

魔鬼對人的困擾開始變得日趨強烈。在這段期間,教皇的1484年通諭(英諾森八世時期)中表明:

我們聽說,兩性成員都不迴避他們曾同邪惡的天使、夢淫妖發生過關係。

夢淫妖運用它們的魔力、咒語、迷人的妖法和魔術似的手法,窒息和扼殺,使得女性不能出生。以及產生許多其它災難。

由於這個通逾,在整個歐洲開始出現有組織地對大量的「女巫」的迫害、拷打和處決。她們按奧古斯丁所說被認為犯有「用不道德的行為擾亂未察覺的世界」罪。儘管在通諭中用其特有的語言不偏不倚地使用了「兩性成員」這個詞,但受迫害的主要是少女和成年婦女。

在其後的幾個世紀里出現了許多主要新教派,儘管他們與天主教會有所不同,但他們的基本觀點是相同的。甚至連德西迪里厄斯·伊拉斯謨和托馬斯·莫爾這樣的人也相信女巫。衛理公會的創始人約翰·衛斯里說:「放棄巫術實際上就是放棄《聖經》。」名聲顯赫的法學家威廉·布萊克斯通在其《論英國法律》(1765)一書中斷言:「對巫術和魔法的可能性,而且對其事實上的存在的否認,就是對《新約全書》和《舊約全書》大量篇幅中出現的上帝這個詞的斷然否認。」

英諾森評論道:「我們親愛的年輕人亨利·克雷默和詹姆斯·斯普林格已被教皇授命為對這些異教徒的邪惡進行審訊的宗教法官。」如果「被追究的令人深惡痛絕的人和窮凶極惡之人得不到懲罰」,那麼,芸芸眾生之靈魂將受到永遠的懲罰。

教皇指示克雷默和斯普林格運用15世紀後半葉的全部理論寫出一份綜合分析報告。通過對《聖經》以及古代和現代學者理論的詳盡的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