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黑金帝國的隕落 改革自有改革的理由

有難度也得改。

這是主政山西者下的最後決心。

凡是改革都得涉及到一系列的利益格局再調整,這次山西煤改當然也不例外。

把煤礦重新國有化,這看起來是逆歷史潮流而動,實際上卻是順應了官方的意志。

有人把這次改革形象地概括為「國進民退」,事實上不是「國進」「民退」的問題,而是「國有」「民無」的問題。

當然,改革者自有改革的理由,動飯碗者自有動飯碗的動機。依王大力並不專業的頭腦分析,山西即將開始的煤改所提出的改革理由並不充分。

一是煤炭資源理應國有。

主政者認為地下的資源本來就應該屬於國家所有,現在只不過把屬於國家的東西重新拿回來。

這個提法有些倒退,站不住腳。

試想社會主義中國的哪個東西不是屬於國家所有?礦產、土地、林業、海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爾之濱莫非王臣。

照這樣的邏輯推理下去,國家改革開放所進行的一系列改革包括土地包產到戶、林業資源產權明晰、礦產資源有償開採等等都可以推倒重來。

這樣的話,豈不是否定了這些改革的成果?豈不是逆人心而行?

所以,以這個東西本來就是我的我現在就要拿回去的小孩子思維來進行煤改,其理由並不讓人心服口服。最起碼,不能讓王大力這樣的煤老闆心服口服。

二是頻發礦難,必須遏制。

但問題是國有了就沒有礦難了嗎?換一句話說,礦難和國有私有的關係存在必然聯繫嗎?

國有煤礦礦難不斷的事實證明,煤礦國有化未必就能減少礦難。

國家安全生產總局對2006年1月到8月全國21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煤礦事故的統計發現,國有煤礦竟然佔到了百分之四十三。

可見礦難並不青睞私有,死神也不畏懼國有。

礦難與煤礦企業的規模及所有制形式之間沒有直接對等的關係,國有化並不能必然減少煤礦生產事故的發生。

有不少人認為現在的礦難之所以一個接著一個,並不是因為礦難比過去增加了,而是媒體對現在礦難的曝光率比過去頻繁了。

以前發生了礦難還能捂著蓋著,現在不行了,一個手機簡訊,網站論壇上的一個帖子就能把消息迅速傳播出去,也就是說媒體的監督力量增強了。

就算這樣的說法有道理。那麼,煤礦國有化是不是就可以更能加強媒體外部監管的力度呢?

恰好相反,現實中大型國有煤礦企業更容易利用其影響力禁止媒體報道,尤其是發生小型事故時。這樣做的後果就是給人留下了小煤礦容易出礦難的印象。

煤礦在國有化之後,可能更會惡化來自媒體的外部監管。

三是污染嚴重。

山西這幾年的污染的確很嚴重。

如果要回答山西以煤炭開發支撐GDP的最嚴重的後果是什麼的話,污染恐怕是其中最合適的一個答案。

王大力一般很少呆在自己的礦區,為啥?

不是他不想呆,無論是發跡前還是發跡後,他感覺生活最充實的時候差不多都是在自己的煤場。

他也不知道為什麼,一看到那堆上天的煤炭,一看到為自己掘金的礦工們,他心裡就感覺特別踏實。

離開了煤礦,即便是住著總統套房,摟著如花似玉的女人,他也照樣睡不著。幾十年了,他和那些黑金已經融為一體,難捨難分了。

離開了那些煤灰,他王大力就不是王大力了。

但是現在,特別是這兩年,礦區周圍多了密密麻麻的坑口以後,他一會兒都不想在礦上呆了,到處都是遮天蔽日的煤塵,污染太嚴重了。

在這裡,上午九點能見到太陽就是好的。

放眼望去,這裡的太陽都是灰黃色的,像是蘇北老家不小心被腌過了的鴨蛋,黑黃黑黃。

礦區周圍到處都是黑灰色,房頂、欄杆、車上、道路兩旁,都是煤灰。在這個地方呆上一天,伸出手來都是黑乎乎的。

晚上睡覺前洗臉,必須接滿一臉盆的開水。水少了,根本洗不幹凈。那用過的水,甚至可以直接當油泥燒了。

去礦區的路上,煤灰甚至可以沒過王大力的腳跟。

路邊的莊稼地更是灰黑一片,所有的莊稼都披上了一層黑衣。

地里連一個活物都找不到,以前這裡還有野兔子出沒,現在連一隻螞蚱都沒有了。

它們已經無法在這裡生存。

住在這裡的人,一大早打開窗戶就聞得到刺鼻的煤煙味。

儘管如此,礦區周圍的老百姓仍然很感激王大力這樣的煤老闆,「因為有他們在,我們才有錢賺!」他們說。

礦區路上,運煤的車輛一輛接著一輛,都是快要報廢的車和沒有任何牌照的車。這些車被當地人稱為黑車,正是這些黑車在從事煤炭運輸。

為了獲取最大利益,王大力這樣的煤老闆都願意用這種車搞運輸,把挖出的煤運出去。

這些黑車大部分是早已經報廢的圓頭解放卡車。

這些「上了歲數」的汽車,車身油漆斑駁脫落,「一磕一磕」地在盤山公路上緩慢前行。

王大力有時候會突發奇想:如果有一天要拍電影,這些卡車甚至可以直接拉去拍解放戰爭的電影場面。

細心的人還會發現,在加長重型運煤拖掛卡車隊伍中,許多車沒有任何牌照,而掛牌的車裡,有近三分之一掛的是外地牌照。

這個顯然是為了逃避養路費。

掛外地的牌子可以少繳不少過路錢,山西的養路費比內蒙古等外省份高得多得多。

像王大力這樣熟悉行情的煤老闆,都採取這種瞞天過海的手法省錢。

省錢的另外一個法子就是超載,這在煤炭運輸行業,幾乎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在通往礦區的山間公路上,到處都是裝滿了煤炭的加長重型運煤拖掛卡車,緩慢前行。

為了多裝煤,很多卡車都進行了改裝,一般都用的是特製鋼板,再把車箱加高許多。超載的重量往往是核定載重的一半或者一倍。

這些超載的重車下坡時,一段路開過以後剎車片有時候就會因為過熱而失靈。

很多重型卡車都用水管一路向剎車片滴水降溫,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礦區下山的路都濕漉漉的。

超載的卡車一踩剎車,隨著「噗嗤噗嗤」的剎車聲,輪胎間就會冒起一陣陣水汽,迅速向四周瀰漫。

因為超載和路況不佳,公路兩旁,掉了許多煤渣,附近有許多農民專門在路邊以鏟煤渣賺錢為生。

一般來講,兩個人搭夥,一天至少能鏟三四噸,依照現在煤渣行情,一噸煤渣就能賣60元,對於農民來說,這一天的收入已經是很可觀了。

這就是當地人為什麼要感謝煤老闆的原因。

他們的生活邏輯很簡單:誰給他們帶來掙錢的機會他們就感謝誰,在生活的壓力下,哪管什麼污染不污染。

長期在礦區生活的人,臉色都呈現出灰黑色,吐出的都是帶著煤渣子煤味的濃痰。

在這些人身上,經常會得一些莫名其妙的怪病,說完蛋了就完蛋了。這也是王大力不願呆在礦區的一個原因。

據說有一家醫院曾經解剖過一位礦工的屍體,他的心肺幾乎都是黑色的,那黑色絕不是劣質煙葉所致,而是煤灰煤塵。

由此,污染當然可以作為改革者的最好理由。

但污染也是不分國有民有的,在不解決根本問題之前,在礦區,污染是一個無法克服的頑疾。

在山西,想實現綠色GDP真是比登天還難。

但在王大力看來,改革最根本的原因還不是這些。最根本的是改革可以轉移礦難的責任,保住某些官員頭上的烏紗。

自從中央出台官員行政問責制以來,每遇礦難山西必有一批官員下馬。

正如王秘書在給王大力面授機宜時所說的那樣,本來做得好好的官員,悠哉樂哉地指點江山之際,突然運氣不佳碰到礦難,說下來就下來了,這擱誰都會感覺有點冤。

這次煤改,如果順利,可以成功地把礦難的責任轉嫁給國有企業,撤職可以,你撤企業老總好了,我做我的官。

對這些官員來說,煤改更大的好處是在轉嫁責任的同時,還可以保住不斷上升的GDP。

對他們來說,國有企業就有這一點好處,國有國有,你有我有。

這真是至理名言。

王大力明白,不管這次改革成功與否,不管最終的改革方案何時出台,自己的煤礦早晚都會被「大樹」兼并。

王大力決心趕緊落實王秘書的建議,利用文件還未正式出台的這段時間,抓緊提高出煤產量,把該賺到的錢賺到手,大撈最後的一筆黑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