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治庸」與「庸治」的現實窘境 從「金三角」治毒看山西「治煤」

山西產煤,山西人祖祖輩輩靠挖煤為生,但現在擺在山西人面前的現實是:一方面是礦難頻發,礦毀人亡;一方面是政府徹底禁煤,使得山西礦工人亡家毀,生活無著。

這難免讓人想起流傳在山西礦工中間那句「人固有一死,要麼被(坑下的石頭)砸死,要麼被餓死」的辛酸「流行語」。

在他們看來,煤礦今天「出事」,明天清理現場,後天就有礦工扛著煤鎬走到坑下「繼續上班」去為死者「繼承遺志」。在當地,人們對這種「礦難天天有,事故日日發」的生活已司空見慣。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他們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膽識和氣魄」,所以就了這廂事故後礦工家屬的呼天喊地的哭泣,那廂就有人義無反顧地奔赴煤礦的場景。因為這對他們來說,去煤礦挖煤,縱使面臨的是「九死一生」,但其結果總是「九死」中還有「一生」的可能性。

「但如果政府徹底禁煤,就意味著把這些祖祖輩輩靠煤吃飯的山西人的飯碗砸掉,沒了活路」一位當地老礦工無奈地說。

是啊,禁煤,並非一「禁」了之這麼簡單。

專家也認為,山西「治煤」,絕對不能一禁了之,這是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面臨著一個複雜而殘酷的現實。

山西要保障國家能源戰略安全,要滿足發達地區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加之山西自身發展對煤炭的過度倚賴,所以煤炭產量是不可能下降的。但我國目前的生產力水平又決定了事故無法從根本上杜絕,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目前這確實是一對現實矛盾。由此讓人想到舉世聞名的「金三角」治毒。

「金三角(Golden Triangle)」是指位於東南亞地區的泰國、緬甸和寮國三國邊境地區的一個三角形地帶。因這一地區盛產鴉片等毒品,使這裡一度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毒品源頭產地,從而使得「金三角」聞名於世。

國際社會認為,「金三角」禁毒,勢在必行,但又不能一禁了之,科學的治理方法是,在「堵」的同時,還要注重「疏」。其中,最主要的是考慮到當地「後毒品經濟」的社會發展,要尋找新型經濟發展著力點,核心是以此為生的當地百姓的生活不受「金三角」禁毒影響。

據了解,近幾年來,包括中國國家禁毒委員在內的國際社會組織做了不少工作,如在當地種植區大力推進以經濟民生作物替代罌粟為核心的「除源工作」。

為此,中國政府已累計投資近五億元人民幣幫助緬甸、寮國開展罌粟替代發展,還為禁種煙民提供了大量糧食和藥品援助,幫助他們改種甘蔗、橡膠、茶葉等經濟作物,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了當地種煙民的生計困難。

如今,國際社會已經達成這樣的共識:改善移民生活就是最好的「禁毒」。

有媒體報道說,為了促進當地經濟,政府又提出要全面開發佤邦旅遊產業的思路。比如在佤邦第二特區政府有效實施了禁毒承諾的前提下,引入國際投資,依託「金三角」100多年的鴉片史、戰爭史,以「金三角探秘」為切入點,積極發展旅遊經濟。

在這一思路下,他們提出佤邦旅遊做到獨特性和唯一性,就需要系統整合金三角毒品歷史、毒梟爭霸歷史、叢林戰爭三大元素,充分展示原生態的罌粟種植,鴉片與海洛因提煉,生產過程與吸食過程,罌粟等非毒品功能與文化,毒品販運等獨具特色的內容,故事化演繹毒梟爭霸的戰爭場景,合理整合民俗文化的表現方式,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個在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真正「概念化」的「金三角旅遊區」。

在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我們當然不是把山西「禁煤」工作與「金三角」治毒相提並論。但這種政府與地方聯手,因地制宜、科學現實的「治毒」態度和思路難道不值得我們借鑒嗎?比如,在山西文化旅遊中引入山西煤炭開採史元素,建設「中國能源(煤炭)地質博物館」、「中國煤礦生態博物館」等,這些都值得我們思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