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於煤老闆的零距離再調查(二) 系列調查:煤老闆創業模式調查

煤老闆能有今天,成功路上各有千秋。

有道是,「條條道路通羅馬」,我們在對煤老闆創業模式的調查中,發現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種:「自我奮鬥」型。

挖煤掏土是山西人的「祖傳絕技」。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晉東南山溝里漫山遍野的都是左肩扛煤鎬,右肩挎乾糧袋的「找煤隊」。

五十齣頭的王社清在當了一輩子煤礦「老頭」,早年先在當時的公社辦的煤礦,後來到縣辦國營煤礦,再後來又到當地私人承包的小煤礦。就這樣,他在當地產煤山區坑下犄角旮旯里一鑽就是幾十年,天長日久,他對當地煤層分布、地質水文了如指掌。用一位和他同齡的老礦工的話說就是,「人家都成『精』了,他磕磕碰碰一輩子沒有給兒孫攢下啥,只落下一肚子『煤經』」。

後來國家允許農民「單幹」。他趕快把三個兒子帶上,上山找「口子」,不出半年,當地煤儲量最大的「口子」在他手裡被挖開。沒過幾天,他們就以50萬的價格賣掉,父子四人又接著干。短短四年,他們已有800萬進帳,第五年,王老漢又挖出了一個,這一回,他不想出手賣掉了,他要自己當老闆。

第二種,「公權借租」型。

劉成生是劉家莊大隊支書,當時國家對煤炭市場剛剛開放。

當年劉家莊村辦煤礦正紅火的時候,劉成生就趕緊給鎮上打報告,說是要「搞活農村經濟」,自己要「帶頭」,隨後就「順理成章」地成了劉家莊煤礦的老闆。

第三種,市場「買辦」型。

這是煤老闆在事業初期的成功捷徑,其核心理念是在充分研究和掌握市場信息的基礎上,利用第三方資金,通過煤礦市場的經營運作來謀取事業空間。

煤礦經營初期,「黑口子」買賣市場異常火暴,且朝專業化方向發展,賣的只管賣,買的先買下,運營一段時間,擇機倒賣,再後來出現了周旋於買賣「口子」之間的「經紀人群體」。

這其中一部分人專門為煤礦投資商人在「黑口子」市場購買坑口,長此以往,他們也「轉型」為煤老闆了。只是一般情況下沒幾個這樣的幸運兒。

第四種,「樹下乘涼」型。

有道是,「朝里有人好做官」。在煤炭經營過程中,一些人依託姻緣親情關係為事業發展核心紐帶,在創業路上取得了長足發展。

這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煤老闆在政府部門的親戚關照下,取得運營煤礦的關鍵崗位。比如團結村的煤老闆康玉寧,就是在他當時在鎮上當副書記的舅舅的關照下,才當上團結村的煤老闆的。一開始他只是以承包人身份出現的,再後來通過資本運作和礦權組合,才「名正言順」地當上了個體煤老闆。

另外一種是一些煤老闆在事業起步初期的「一窮二白」階段,在資金、設備、技術方面得到另一位當煤老闆的親戚資助。如勝利村煤老闆趙成功,初中畢業一直在家種地,接著娶妻生子,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後來,山西民間興起挖煤潮,他一個開礦多年且成功運作的大舅哥實在沒精力管理自己旗下多處煤礦,只好把他請出來,「揠苗助長」式地把他培養成「煤老闆」。

於是,趙成功終於「成功」地當上了煤老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