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於煤老闆的零距離再調查(二) 系列調查:煤老闆文化程度調查

在勝利村,煤老闆趙海龍一般不用「趙海龍」這個名字,當地人喜歡叫他「隊長」,他雖然不情願讓人用這個「職務」稱呼他,但抬頭不見低頭見,在鄉親朋友面前,他也只好無奈地接受。

提起「隊長」這個稱呼,有一段有辱趙海龍智商的「典故」。

1962年,已在小學四年級當了三年「留級生」的他「如願以償」地當上了班裡有史以來最專職的「看火的」。

在當地,各學校學生冬季取暖,常常在各班級教室里生「地爐子」,利用當地豐富的煤炭資源,燒煤取暖。這個「司爐員」就是被同學們稱為「看火的」。干這一職位首先要求是男生,學習成績不佳,但又熱心班級工作,因為每天晚上他要風雨無阻地「封火」。

而趙海龍正是這一崗位的最佳人選,留級三年,「看火」三年。

「我們學校的典故軼事他都知道,新來的老師都向他打聽以前學校的內幕。」

他一位同學打趣他。

至於學習成績,更是讓父母頭疼不已,上課聽寫10個生字,他就能錯13個字,因為除了那10個字寫錯外,還要加上自己的名字:「趙海龍」,因為平均每個字少了幾筆,他寫成了「走每尤」。

如果寫錯一個字,老師就要用紅筆在上面打個大大的「×」,當時,他的作業本上滿紙都是「×」。老師生氣地說:「滿紙是『柴禾』,你可以當咱們班的砍柴大隊長了。」

第十五章撕破魔裝——一個煤老闆生活的真實還原(4)   從此以後,「隊長」一詞就和他的名字連在了一起。

趙海龍「沒文化」,這符合當地煤老闆的「統一標準」。

據調查,當地有「高小」文化的煤老闆佔60%,關於這個「文憑」的「含金量」,有人說相當於今天的小學文化程度,這是60年代國家關於農村教育規劃中一個教育水平、文化層次的界定,從知識水平角度來講,「高小」要低於今天的小學。

據調查,在這些煤老闆群體中,30%的人有小學文化程度,以上二者合計,90%的煤老闆的文化程度在「高小」和小學層次,只有10%的人有初中以上文憑,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煤老闆數為零。

綜合以上情況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一種奇異有趣的現象,就是煤老闆的財富積累與其文化知識水平成反比,這一現象值得有關專家和學者關注。

在我們社會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這是一個唯一不要文憑的高收入行業。

我們可以大概總結煤老闆幾大特徵。

第一,文化不高膽子大。

文化程度不高是煤老闆的主要特徵。文化知識的缺乏是他們人生路途的「短板」,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為他們的事業加分,在拼事業時常常無所顧忌,自然一馬當先,這也可以說是「無知者無畏」。

第二,敢於冒險沒底氣。

在山西,挖煤找煤本身就是一種賭博遊戲,敢於冒險,善於冒險,只看成功,不計後果。事實上的確是這樣,當地的環境和當地社會世事造就煤老闆的輝煌,也成就了煤老闆的人生。

第三,經驗老到善鑽營。

這個時代出生的人,在經歷時代風雲、社會變革和人情變遷歷練之後,擁有豐富的社會閱歷和經驗。他們可以在社會上左右逢源、進退自如,成為真正的「煤老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