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血淋淋的財富積累,血淋淋的「黑口子」 上陣父子兵,挖煤親兄弟

在中國農村,計畫生育一直是一個「難攻克的碉堡」。

個中緣由,自然可以列舉出千百條,但基於山西農村現狀情況,往往不外乎兩個方面:

一是農民千百年來形成的主觀思想觀念。直到今天,在當地「傳宗接代」「重男輕女」的觀念仍然根深蒂固。有道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當地,年輕人結婚生育,不生個「帶把的」來「頂門立戶」誓不置休,否則就是愧對祖先。

二是農村地區特殊的地理條件使然。

在今天,中國部分農村雖然已實現機械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產效率,把農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依靠人工勞作,憑藉「人海戰術」的原始農業生產方式仍是中國當前「三農」的主體現狀。

記得在民間有句諺語,說的是「無酒不成席」。

但在山西農村,人們總是以「無兒不成家」這句話與「無酒不成席」在「真理度」和「表達力」方面相互佐證。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在田間挑水施肥、鋤草壠田、收割莊稼物等「力氣活」都要靠青壯勞力完成。但是,他們面臨的現實是每到收割季節需要「硬勞力」時,「沒勞力戶」往往要付出隨行就市的「勞力費」,僱人幹活。

再有,在農村,村民都面臨著這樣一個現實:「單門絕戶」的人家在基本癱瘓的鄉村秩序環境下,面對「村霸村痞」以及族姓之間或明或暗的鬥爭,往往倍感無奈。而「人丁興旺,兒孫滿堂」、「人多力量大」等中國農村老百姓純樸而現實的「生存法則」始終主宰著他們的生活現實。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一些問題,農村的工作既複雜又簡單,有些道理根本沒必要說透,否則,你就是「秀才遇到兵」。這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老百姓一生行事尊崇「有話就說,有屁就放」這一話粗理正、土味十足的「農式理論」。

就說在李家東頭大槐樹下的李福林父子吧。年近六旬的李老漢當了一輩子坑下「老頭」,坑下各行各業他樣樣精通,據說當地礦工在坑下都怕他。用工人的話說,「在坑下,他的話比礦長都管用」。

後來到了1990年春,他又帶領三個兒子在村西4里地的煤礦當了「老頭」,繼續幹上了「入土」的坑下活兒。在平時,他們父子互相之間說話時還是髒話連篇,話里話外常常夾帶「球里巴幾」,罵罵咧咧。這一直成為村裡人的「笑資」。用他老伴的話說就是:父子四個,兩對「二杆子」!

在大溝煤礦,能夠像李「老頭」這樣做「大事」的人,在要家莊卻不多。工人上班一天三班倒,他就和煤老闆商量,要求和自己的三個兒子,全部承包煤礦上的煤炭和焦炭的生產。當時和煤老闆談好的價格是每生產一噸煤炭可提成3元,每生產一噸焦炭可提成5元。煤礦上的生產工序非常複雜,李老漢因為「人多勢眾」,如果他能如願承包,他就可以把自己眾多的兒子們輪流分配到各個環節,監督生產。

這真應了那句話:「上陣父子兵,挖煤親兄弟。」

山西煤礦勞動治安秩序的複雜形勢,已引起當地公安部門的關注,這是由煤礦生產規律和人員自由流動的客觀現實決定的。

礦區生產環境,是一個全國各地年輕人聚集的世界。基於各自思想素質、生活習慣和脾氣性格等方面的差異,衝突時常發生,互相之間打架鬥毆、拉幫結夥的情況很正常。

有道是,「橫的不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李老漢率領這三個「虎門豹子」在一定程度上幫了煤老闆的忙,成為維持煤礦正常生產秩序的「地下警察」。如此一來,李氏父子也漸漸地成了這裡名符其實的「鎮礦老大」。

事實上,在山西的一些煤礦上,一般都有像李氏父子這樣以「兄弟連黨」和「父子幫」式的因特殊關係而結成的特殊關係和組織的存在力量。這在一定程度上考驗著煤老闆的智慧,在自己的既得權力不被「架空」和財富收入穩定增長之間恰到好處地準確拿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