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隻眼透視山西「煤現象」 天塌地陷烏煙瘴氣皆為煤

在邢家村南三里地的小山坡上,兩孔窯洞孤零零地向遠處「瞪著眼」。

原來,這是窯洞的主人在後面村裡蓋了磚砌窯洞房,如今已搬進新家。

一年來,這兩孔窯洞一直閑置著,又過了幾年,附近一家煤礦開口生產後,才住進來幾位在山腳下煤礦當礦工的工人。

再後來,這一帶的煤礦漸漸多了起來,星星點點地圍扎在山下,目標自然是眼前這座山裡石頭下面埋藏的煤炭。

煤老闆為了搶佔煤炭資源,在坑內圍追堵截,煤老闆要求工人就近吃住下,因為這便於工人們24小時三班倒,日夜不停地搶挖煤炭。

一位老礦工對此不無憂慮:「這樣下去,這座山就要被挖塌了。」

果不其然,最近發生的一場事故驗證了他的預言。

這天清晨,工人老王和幾位上夜班回來的工友怎麼也找不到自己住的那兩孔窯洞,正在納悶。

忽然一聲巨響,村後整個小山被抹去半邊,山坡上的窯洞難逃噩運,萬幸的是,老王和幾位上夜班的工友正好不在家。

不過,讓老王萬分惋惜的是,自己前幾天剛剛花3塊6買回的唯一一件「家用電器」一隻手電筒掖在被子里,在這次事故中,成了被子的「殉葬品」。

山被掏空了自然會塌,這是小孩都明白的道理。

山西豐富的煤炭資源,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煤炭生產的背後卻存在著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採空區塌陷。

煤被挖走,留下了一個個「空山」。

位於煤礦採空區上的村莊,村民們往往要承受地面塌陷、滑坡、淺層地下水疏乾等地質災害的威脅,這些甚至已嚴重危及到當地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採煤帶來的不僅有財富,還有災難。

這,就是山西產煤區的現實。

於是,在山西南部的一些村莊里的,常有這樣的令人恐怖的情景:耕地下陷、房屋裂縫、水源枯竭、道路阻斷。

據當地人介紹,無論新建的房屋還是陳舊的土窯,一道道寬寬窄窄的裂縫遍布四壁,七八根柱子頂在窯里臨時撐著窯頂,院里門外好端端地就陷下去一片片凹地。

危房,嚴重困擾著世世代代在這裡安居的村民。

隨著數十年煤炭資源的大量持續開採,煤炭工業在創造了當地經濟輝煌的同時,也正在給這裡的人民帶來了災難——生產生活環境逐年惡化。

於是,當地產煤山區的農村裡出現了這樣的「一景」:礦在村下,村在礦中,而「歪鼻子斜眼」的危房和斷壁遍地都是。濫采濫挖導致的空陷區隨時危害著這裡的百姓,而生產煤焦帶來的污染則禍及全國,其損害程度更是觸目驚心。

秋天到了,在靠近一座煤礦煉焦爐的紅薯地里,王福清老人一邊低頭自言自語地咒罵著,一邊揮舞著手中的钁頭,順著灑滿煙灰的藤蔓挖出地里的紅薯,他身後是一堆又小又乾的紅薯。

「你看看,一年到頭這幾個煉焦爐這麼烤著,我家種的這二畝紅薯能有好收成嗎?」

他順手在地里抓了一把黃土,說:「你摸摸這土的溫度,莊稼能活嗎?」

王老漢剛才罵的就是這座煤礦。

遠遠望去,礦井口機器轟鳴,一輛輛礦車在坑口進進出出,來迴向煤炭場運送坑下生產的煤炭,就像一隻只勤勞的蜜蜂,好一派繁忙的景象。

離開炭廠一公里處,就是煤炭下游初級加工區——煉焦區,依山而建的八支焦爐爭先恐後地朝天狂吐著煙塵,整個地面都是暖暖的。

「煤焦不分家」。

這個原因很簡單,由於煤炭市場的過分火熱帶動了焦炭市場價格的一路飆升。

作為煤炭加工產業的下游產品,焦炭市場價格已遠遠超過煤炭,於是,小煤礦在生產煤炭時,煤老闆則「近水樓台先得月」,自然不會放過煉焦這塊「肥肉」,當然,這裡的煉焦工藝是粗放式土法加工技術,對環境的污染相當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