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諜戰劇大熱的當下,潛伏等許多常出現在諜戰劇中的辭彙走進了普通觀眾的視野,這其中就包括一個名詞——接頭。接頭是諜報人員人工傳遞情報的一種方式。既古老,又新穎;看似簡單,其實又內含玄機。而丁東歌的《接頭》就是一部講述接頭故事的精彩諜戰懸疑小說。
小說以一次並不成功的接頭開篇,結局又以另一次新的接頭收尾,用「接頭」一詞很好地詮釋了我方諜報人員在傳遞情報過程中的機智與勇敢。小說全篇雖十萬餘字,但情節緊湊,懸念迭起,始終圍繞「接頭」展開,一氣呵成,讀來並無拖沓之感,反而讓人覺得意猶未盡。
的確,以「接頭」來首尾呼應,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循環,讓人覺得故事並未講完。其實,作者要給我展示的僅僅是諜報工作者日常工作中最普通平常的一項,一次接頭結束了,還有無數次接頭在等待著他們,為了祖國的解放事業,他們一次次完成看似簡單實則艱難的任務,看了這部《接頭》你會有更深刻的體會。
從廣義懸疑推理小說的角度來講,諜戰小說(間諜小說)也屬於懸疑推理小說的範疇。圈套與陷阱的設計,卧底、叛徒、內奸等身份的揭穿等,這些都是諜戰小說懸疑性的具體體現,而這些尤其是前兩者在這部《接頭》中體現得尤為突出。
開篇第一次接頭失敗,便牽扯出一個神秘人物的存在,是敵方安插在我方的卧底,還是我方內部出了叛徒?隨著我方行動一次次受阻,這個神秘人的作用似乎越來越明顯,必須找到他,挖出來。於是前蘇聯間諜訓練組織「契卡」(克格勃的前身)出身的共產黨秘密特工秦錚臨危受命,一面想方設法和特派員接頭取得聯繫,另一面仔細勘察試圖挖出那個神秘人來。在這個過程中,秦錚不斷深陷敵人的圈套,而又將計就計,請君入甕,最後成功地挖出了叛徒,完成了大逆轉,讓人大呼過癮。
當代諜戰小說和懸疑的結合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二者的結合增強了諜戰小說的可讀性和懸念性,使本來就披著神秘外衣的諜戰小說更加神秘誘人。
當代諜戰作品(包括小說和影視劇)與過去反特作品最大的不同在於對於人物塑造的非平面化處理,即人性複雜性的體現。這一轉變使得人物形象的塑造變得更加豐滿,不能簡單地用好壞來區分,而需要用人性的善惡來甄別。人性都具有善惡兩面,我方也有大奸大惡之輩,敵方也有悲憫善良之人,而更多的人只是普通人,他們在善惡之間徘徊,做著艱難地取捨。
《接頭》的結尾,為敵方特務機構辦事的徐耀祖最終棄暗投明選擇了人性善的一面的召喚,扛起了接頭的重任,這一光明化的處理使整部作品一下子上升了一個檔次。
而諜戰作品中人性的善惡又衍生出各種複雜的情感,這些複雜的情感交織在一起,使作品更加人性化,更具真實感。
《接頭》中,秦錚不得已而割捨了對愛人沈瓊那份炙熱的愛,投身革命。為了大愛,犧牲小愛,這是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的革命者所必須要做的。而那些在隱秘戰線辛勤付出的諜報人員,他們的情感又有幾個人可以體會呢?他們雖默默無聞,卻有著不亞於正面戰場上戰士們的戰鬥力,甚至有時會起到更為關鍵的作用,而當勝利那一天到來的一刻,又有多少人會記得他們呢?哪怕是他們曾經的一顰一笑?
撥開歷史的迷霧,讓光明照射到歷史隱藏的角落,我們看到他們書寫的傳奇。我想告訴他們,我們並未忘記你們付出的一切,我手中的這本《接頭》就是最好的紀念,最好的證明!
華斯比(《漫客·懸疑》文字編輯、獨立書評人)
2011年10月31日
寫於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