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篇進化 第七章 非進化的起源觀念-1

世界上幾乎任何一個原始部落對於人、樹木、太陽,以至整個世界的起源都有著各自流傳的神話。它們把具有超自然力或強大生育力的生物,例如蟒蛇、巨鳥、魚或獅看作是和起源有關的動物。當信奉具體神靈的宗教興起以後,這些神靈就是萬物的創造者。

在古代希臘,宙斯(主神)、雅典娜(智慧女神)、波塞冬(海神)就是這樣的一些神靈。聖經中創世紀的故事正是這種起源概念的原型。關於起源的早期傳說大都認為世界的創造是絕無僅有的一次性事態,創造的結果是一個靜止的沒有時間性的世界,在這樣的世界中唯一的變化只有季節的輪換與人類世代的更替。對於早期的神創論者來說,進化過程是全然異己的思想。儘管也有不同的意見,但是真正的進化觀念是在歷史上相當晚期才逐漸形成的。

第七章非進化的起源觀念

公元前7世紀、6世紀和5世紀是東地中海和近東的商業與貿易空前繁榮的時代。希臘人,特別是小亞細亞的愛奧尼亞(位於小亞細亞兩岸)殖民者,來到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後,逐漸熟悉了埃及的幾何學與巴比倫的天文學。當時人們既然逐步認識到原先歸之於神靈活動的許多現象能夠「自然地」得到解釋,那麼,為什麼不能提出關於物質、地球和生命的起源問題?

當時提出這一類問題的並不是科學家,因為一直到中世紀後期和文藝復興時期並沒有現代意義的科學家。那時科學家的位置是由探尋真理並企圖了解他們所生活的世界的哲學家佔據著。本書的第三章里曾介紹了哲學的各種學派;這裡只扼要地提一下與進化思想有關的哲學家和流派(Guthrie,1962)。遺憾的是蘇格拉底以前的哲學家留傳下來的著作極少,從這些殘缺不全的文獻中可以推斷他們所議論或傳授的顯然只是巴比倫或埃及的一部分傳統。

第一位哲學家是泰勒斯(Thales of Milet約前625-前547年)。他主要是一位天文學家、幾何學家和氣象學家,對生物現象顯然並沒有什麼興趣。他認為水是第一位要素,亞里斯多德後來推測泰勒斯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水在動植物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精液也含有水。此外,很多動物的生活都和水有關。

泰勒斯的學生安納西曼德(Anaximander,約前610-前546年)雖然以地理學家和天文學家著稱,但對生物界很感興趣。他對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有自己完整而又獨特的看法,並認為水、火,土與空氣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以為生物有機體的第一代是經由變態形成的,正像昆蟲是由蝶蛹變成的那樣:

第一批動物是在潮濕處產生的,並被包裹在多刺的樹皮中.當它們長大後就移居到比較乾燥的陸地;一旦它們的外皮裂開並脫掉後,它們就按這種新的生活方式生存一個短時期。

人卻是從另一類生物產生的,因為別的動物很快就能獵取它們自己的食物,而人則需要較長時間的撫養。如果一開始它就像別的動物一樣,它就絕對不能生存。因此人是在像魚那樣的生物體內形成的並按胚胎的形式留存在其中一直到成熟。最後那生物脹裂,男人和女人才得以出現並獨立生活。

(引自 Toulmin and Goodfield, 1965)

這並不像有些人所說的那樣,是進化論的前兆,而毋寧是自然發生學說的原型。隨後的幾代哲學家——Anaximenes(約前555年)、Diogenes(約前435年)、Xenophanes(約前5O0年)以及Parmenides(約前475年)都同意萬物是從潮濕土壤中產生的自然發生學說。

Empedocles(約前492-前432年)提出了一個怪誕的生物起源學說。他認為最初產生的是身體的各個部分:沒有軀體的頭部或四肢,沒有眼睛或口的頭,等等。在漂浮中這些部分互相吸引直到形成完整的生物,不完整的就消亡。有人將之稱作是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前身是十分荒唐可笑的,因為將互相補充的部分結合起來並不涉及選擇,不完整生物的消失也並不是選擇的過程。Empedocles可能是由於雙頭牛怪物的傳說最初啟發了他才提出這一學說。

在Anaxagoros(約前500-前428年)和德謨克利特(約前500-前404年)的著作中才首次出現關於適應現象的設想。An-axasoras認為推動世界運行的推動力是一種非物質性的精神(Nous),但它並不為事物起源的未來歷程導向。有人認為這是神創論的設計學說,但實際並非如此。德謨克利特似乎很讚賞有機體的適應現象,但十分審慎地沒有提到任何定向因素。他倒認為系統的結構建成是原子的固有性質的必然結果。因此德謨克利特是提出機率機制(ce meism)以與內在的目標取向傾向相抗衡的第一位哲學家。此外,他還深信世界的有序性,這樣他就提出了後來亞里斯多德試圖通過目的論來解決的問題。

早期希臘哲學家的世界起源概念有兩個突出的方面:(1)「上帝創造世界」的作用被非神化了,也就是說,世界,生命或特定的生物並不是像前哲學時代(prephilosophical period)普遍認為的那樣,是上帝創造的產物,而是自然界生產能力的結果。(2)起源並不是目的論的,也就是說並沒有任何設計或目標作為它的依據;起源只是機遇的結果或無理性的必然。

於是這些哲學家首次對世界上的現象提出了「自然」解釋,即只藉助於已知的力和物質,例如太陽的熱或水與土的合理解釋。儘管這些解釋對現代的人來說是如此樸素和原始,但是可以這樣說,這些構想構成了第一次科學革命,即否定了超自然力的唯心主義解釋,肯定了唯物主義的論斷。

希臘哲學家的世界觀和聖經作者(神父)的世界觀還有另外一個根本區別。聖經所指的世界是年輕的,按Usher主教後來的估算,上帝創造世界只是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

而且這樣的一個世界在最後審判日的那一天就到了盡頭。團此時間在他們的世界觀上是無足輕重的。但在另一方面,希臘哲學家對時間的看法則是矛盾不一致的。就我們現代人看來時間就是變化,但是在蘇格拉底以前的哲學家卻把世界看作是永恆的,沒有什麼重大變化,最多也不過是循環式的變化,遲早會回覆到原來狀況,也就是說世界是一個穩定態的世界。儘管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有一句名言「萬物皆變」,當時的情況顯然也是如此。因此時間雖然是無限的,但對希臘人的世界觀並無影響;用不著拿一個進化著的世界來代替世界起源。希臘哲學家對起源問題確實具有極大興趣,如宇宙,地球、生命、動物、人類以及語言的起源等等。然而對其隨後的變化則毫不在意。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約460-370B.C.)及其學派的觀點則退然不同。他們大多是醫生,很重視觀察、實驗而不是推理。他們堅信用進廢退原則的獲得性遺傳。

他們還認為氣候和其他地域因素對不同地區居民的差異具有重大影響。

柏拉圖

一些有利於進化思想發展的觀點散見於愛奧尼亞哲學家著作中,例如時間的無限性、自然發生、環境的變化、以及強調個體發生中的變化等等。但是這些也就到此為止。事實上希臘哲學家很快就改變了這種思想傾向。由於Parmenides,尤其是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影響,希臘哲學家的思想愈來愈傾向於抽象的形而上學並日益受到數學,特別是幾何學的影響。這是在生物學歷史上,首次因數學或物理科學對其發展產生的有害影響,而且這種有害影響以後也常出現。由於專註於幾何學,因而導致去探索作為多變現象基礎的「不變實體」(ungiies,Ideal gestalten)。換句話說,導致了本質論(參閱第二章),這種哲學觀點當然是和進化思想完全不相容的。

一切由感官察知的暫時變化僅僅是「永恆原則」的排列組合這一公理一旦被承認,則事態的歷史順序(它是變化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個體變異)就失掉了它的基本意義。

它只是在為不變實體的本質提供線索上才值得重視……哲學家所關心的倒是和普遍原則有關的事項——天體的幾何學設計,與各種不同物質元素有關的數學形式…他們日益被一個不變的宇宙秩序,即自然界(包括社會)的永恆設計方案的思想弄得神魂顛倒,他們的特殊任務是去發現其基本原則。(見前書)這些新觀念找到了進化思想的著名反面人物(antihero)柏拉圖作為最忠實的代言人。柏拉圖的思想是一個幾何學家的思想,而且他顯然對生物學現象知之甚少。柏拉圖的四條武斷見解在隨後的兩千年中對生物學產生了特別有害的影響。頭一條就是前面提到的本質論,崇奉不變的形式(eide)以及與表面現象分離並獨立於表面現象的固定觀念。第二是關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