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江輓歌東流去 陸

按照劉整生前的願望,他的遺體被葬於距襄陽城東南三十餘里鹿門山上。隆重的祭奠儀式過後,真金隨伯顏大軍駐營於郢州(今湖北鍾祥)城下。

郢州城位於漢水北岸,整個城池用條石砌成,高如山峰,矢石炮火都打不進去。宋軍又在漢水南岸修築了一座新郢城,並在漢水中打插許多木樁,以攔截船隻往來。此外,一千多艘戰船游弋江面,離郢州不遠的黃家灣堡也設有重兵把守。

伯顏分兵襲城,被宋將張世傑擊退。

道路泥濘,往來的軍隊和宋戰俘混雜在一起。

一輛拉炮的牛車深陷在爛泥里,趕車的士兵有的狠命抽打著駕轅的黃牛,有的推軲轆,一個個臉上、衣服上都濺滿了泥點,車卻紋絲不動。

伯顏跳下馬,命侍衛幫助卸炮推車。

隨著「嗨喲嗨喲」的號子聲,炮車終於被推出泥淖。

伯顏在袍襟上擦擦雙手上的泥點,對隨行的阿術說:「下游黃家灣堡附近有一條小溪通藤湖,至漢江數里,可拖船入湖再轉入漢江。」

阿術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區區郢州府城,我就不信攻不下來!給我精兵兩萬,七日內定當破城!如若七日內郢州城不下,我願提頭來見!」

伯顏臉色嚴肅,遙望著前方的藤湖蘆盪。「用兵緩急,此乃為帥之道。我軍此次出師南征,旨在滅宋,而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既然郢州非旦夕可下,為節省時間,同時也為抓住戰機殲滅宋軍主力,必須舍郢退兵,大軍直取黃家灣堡。我們可不要忘了昔日蒙哥汗兵敗合州的慘痛教訓啊。」

他轉向宋降將李庭:「命你部連夜攻克黃家灣堡,掩護大軍由藤湖入漢江。」

「是!」

李庭智勇雙全,尤擅水戰,自降後深得伯顏器重。

「可是,舟船輜重眾多,怎樣進入漢江?」阿術一籌莫展,「況且自陸地牽舟也需迂行幾百里。」

伯顏右手一揚:「請隨我來!」他指著前面一片茂密的修竹,「破竹席地,拖船蕩舟,由藤湖進入漢江,這樣,我們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越過宋軍的第一道屏障。」

「好!好一個『瞞天過海』之計!如此一來,就不難靈活機動地調動固守郢州的張世傑。」阿術說,「等郢州宋軍清醒過來,必定出動大軍來追,我們就給他來個設伏殲敵,而後揮師東進!」

阿術做了一個雙手合攏的手勢。

伯顏點點頭,翻身上馬。眾將帥緊隨其後,向那片茂密的修竹林疾馳而去。

果如伯顏所言,宋將張世傑發現元軍由藤湖入漢江南下,急調郢州宋軍出城來追。伯顏親自殿後,斬殺宋朝一員大將,擊潰數萬追兵。

元軍一路勢如破竹,連克沙洋、新城。宋軍守將戰敗逃竄,元軍繼續逼進,宋復州知州降元,伯顏約束諸將不得入城擾民。

不久,元軍抵達獲蔡店,伯顏往觀漢口形勢,見宋軍在沿江一帶嚴密布防,宋將夏貴領戰艦萬艘分據要塞,江北渡口陽邏堡城防堅固,江面上也有宋游擊軍扼守中流。於是,伯顏大會諸將共議渡江之策。

「我軍目前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前有宋將夏貴的一萬餘艘兵艦阻截,後有張世傑所率十萬郢州守軍追擊,兩側有三十五萬宋軍精銳嚴陣以待。」伯顏用一個竹製的三角尺量著地圖,「為求萬全之策,我想聽聽在座諸位的意見,請大家各抒己見吧。」

剛被調到前線的張柔之子張弘范首先獻計:「末將以為,可以回舟淪河口,穿湖中,從陽邏堡西沙蕪口直入大江。」

「沙蕪口已有宋軍精兵把守,一旦出現閃失,我軍將腹背受敵。」另一名將領鄭達提出異議。

伯顏慢慢地在帥帳中踱著步,認真思索著對策,燭光不斷拉長著或者縮短著他的身影。

「如果圍攻漢陽,讓士兵放出風聲大軍將由漢口渡江,引誘夏貴移兵來援,如何?」伯顏停在阿術面前,含笑望著他。

「主帥之意,想必是遣騎兵借道兼行,襲破沙蕪堡,控制沙蕪堡江口,然後對陽邏堡實行警戒?」

「對!」伯顏思慮成熟,一吐為快,「與此同時,發大軍自江開壩,引船入淪河,徑趨沙蕪,馳入大江,衝破長江天塹!」

張弘范的情緒也變得高昂起來,連連擊掌稱讚:「此間,我軍以戰艦數千艘泊於淪河口,數十萬騎兵屯駐於江北,旌旗相望,殺人奪氣。好氣勢!好氣勢啊!」

計議停當,張弘范不辱使命,率騎兵一舉襲破沙蕪堡。諸將皆要求從沙蕪口渡江,奪取南岸宋軍的戰船,伯顏未允,命修攻具,進奪江北要隘陽邏堡。守堡宋軍戮力死戰,元軍連攻三日不克,戰事呈膠著狀態。

陽邏堡,一名武磯,治在湖北黃岡,是長江中游的一個有名的渡口,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劉備和孫權曾在這裡陳兵抗擊北方的曹操。元憲宗蒙哥末年,忽必烈率軍圍鄂時也是從陽邏堡渡江南進的。

「郢州之戰,呂文煥遣使通報了郢州宋軍的防禦設施,發現黃家灣堡西邊的溝渠深闊數丈,南通藤湖,可達駐江,因此,我才命大軍巧渡藤湖,出其不意,奪取黃家灣。」伯顏耐心地說服那些要求攻打沙蕪口的將領,「戰爭,不能光憑一股子熱情死打硬拼,而應採取靈活多變的戰術,審時度勢,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眼下,陽邏堡的情形跟郢州的情形差不多,我以為,當務之急是避實就虛,趁陽邏堡鏖戰之機,泛舟直趨上游,為搗虛之計。」

諸將經過密商,終於達成共識:放棄對陽邏堡的強攻,由阿術率三千騎兵,乘夜渡江,偷襲長江南岸的宋軍陣地。

之後,伯顏又遣張弘范攻打武磯堡以吸引宋軍的注意力,同時以李庭等宋降將率所部溯流西上四十里,泊於青山磯,確保阿術軍飛渡天塹,搶佔屏障南岸的沙洲,架起浮橋。

按照伯顏的部署,阿術軍在沙洲率先得手。伯顏聞捷大喜,迅急揮師攻打長江重鎮陽邏堡。

其時,宋淮西制置使夏貴試圖以戰艦萬艘阻擋元軍的進攻,艦上配備有重型火炮和強弩、石彈,並有二十萬重兵堅守陽邏堡。

張弘范所率舟師與宋將夏貴部在長江展開了激烈的水戰。宋軍兵無鬥志,將校紛紛棄船逃命,張弘范乘勝掩殺。夏貴手臂負傷,只率少數戰艦潰逃。其餘萬餘艘戰艦,或沉沒,或焚毀,或被元軍繳獲。

是夜,當東、西線鏖戰之際,主帥伯顏也在積極採取行動。他披堅執銳,親臨前線,指揮主力強攻陽邏堡。陽邏堡守軍獲知主將夏貴兵敗江心的消息後,全軍上下籠罩著悲觀的氣氛。四天後,陽邏堡陷落,守將於城頭自刎。

陽邏堡一役,宋陸軍、水師數十萬精銳消耗殆盡,天塹失守,此後,失去最後一道屏障的宋軍隊陷入驚惶混亂之中,沿江十數城池不戰而降,元軍兵勢日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