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雄風·烈馬·號角 壹

一二〇一年秋季,戰爭再一次循蹤而至。而操縱這一切的幕後之手,又是能言善辯的草原縱橫家札木合。

「十三翼」大戰後的近十年間,蒙古高原逐步形成了幾大力量相對集中的軍事集團,一個是以成吉思汗為首的新興的蒙古部,一個是以王汗為首的克烈部,一個是餘威猶存的乃蠻部,再一個就是正在走向聯合的、集中了除三大集團之外的幾乎所有部落的龐大的軍事聯盟。這個軍事聯盟的形成,是以對成吉思汗的共同仇恨或恐懼做心理基礎,由札木合一手締結而成的。

札木合這些年的心血沒有白費。他的遊說成功地將所有對成吉思汗懷有仇恨或者擔心成吉思汗的勢力不斷擴張終有一天會威脅到自身利益的大小十一個部落的力量聯成了一體,集結起十數萬大軍,擺開了同成吉思汗決一死戰的陣勢。

一時間,雙方劍拔弩張。不同以往的是,這一次,整個草原都將被推入血腥的戰火之中。

戰前,新聯盟的首領在鄂爾渾河舉行了重要集會,目的是要推舉一位指揮戰爭的共同的領袖。最有資格成為這個新聯盟大汗的有兩個人選:一個是札木合;另一個則是泰亦赤惕部的塔爾忽台。

篾兒乞部、塔塔爾部雖然曾經都是草原大部,但它們一再受到蒙古部的重創,元氣未復,其首領脫黑堂、都塔惕無意出這個風頭。乃蠻部的不亦魯黑不曾帶來自己的全部力量,加之實力不夠,也不想與札木合、塔爾忽台競爭汗位寶座。至於其他像弘吉剌、斡亦赤惕這樣的小部,首領更無力無心承擔這份重責,因此,大家從一開始便有心在札木合和塔爾忽台二人中任擇其一。

泰亦赤惕部可以說是歷次戰爭唯一沒有受過直接損失的部落,實力最為雄厚,這使一部分人看好塔爾忽台。而札木合有著與成吉思汗對敵的豐富經驗,他本人又對成吉思汗恨之入骨,所以多數人更傾向於他。

出人意料的是,會議伊始,塔爾忽台率先提議推舉札木合為古兒汗。塔爾忽台不爭,別人哪裡還有什麼異議?於是,十位首領共同簇擁著札木合向設在帳外白色氈毯上的寶座走去,將札木合抬上寶座,跪拜於新大汗的腳下。

札木合望著他們,又望了一眼耀眼的太陽,一張汗涔涔的臉上不覺露出一絲大功告成的愜意。盟誓前,他鄭重地發表了一個簡短的演說:「感謝各部首領推舉我為古兒汗,其實我寧願只做一消滅鐵木真的先鋒足矣。鐵木真的存在,早已成為整個草原的災難,為了不被他各個擊破,各部只有聯合起來,與他作一生死較量。此戰至關重要,勝則可保我與諸位昔日的尊榮,敗則我們永無立足之地。願長生天保佑我們一戰成功,殺了鐵木真!」

「殺了鐵木真!殺了鐵木真!」十一位首領瘋狂地揮舞著手中的武器,以草原上最古老的方式進行了盟誓。他們以刀斫木,以足踢岸,只見方才還莊嚴肅穆的會場瞬間變得塵土飛揚,一片混亂。

札木合的演說頗有些意味深長。可能他早已預料到,與成吉思汗一戰無論勝敗與否,他這個「古兒汗」都當不長久。對於這樣一種一鎚子的買賣,他只要能夠戰勝成吉思汗,情願將形同虛設的「古兒汗」拋入鄂爾渾河中。

盟誓並且祭旗後,札木合率領大軍沿鄂爾渾河順流而上,與成吉思汗、王汗的聯軍先後來到闊亦田地區紮營。

當第一線曙光劃破天際時,兩邊的戰鼓爆豆般地響起。蒙軍亮出隊形前,元帥木華黎特意召來忽必來、朝倫、斡歌連、速不台四將,命他們輪流看住成吉思汗,勿使他衝殺於敵陣之中,親冒矢石之險。四將領命而去。

札木合揮動令旗,指揮軍馬一同殺出。轉眼間,雙方混戰一處,直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戰鬥正酣時,一團黑雲由東南向闊亦田方向徐徐飄來,南風驟起,不出半個時辰,烏雲密布,暴雨傾盆,風向正對著進攻一方的蒙、克聯軍。聯軍將士被風雨沖得睜不開眼睛,進攻速度明顯減慢,相反,對方因獲天助,士氣大振,向聯軍進行了瘋狂的反撲。

克烈軍首先潰退。蒙軍縱然頑強,終究架不住人力與自然的雙重襲擊,陣腳漸亂,敗跡漸顯。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成吉思汗突然出現在隊伍的最前列,從旗手手中奪過白色鷹旗奮不顧身地向敵人衝去。那英勇絕倫的身姿,那大無畏的氣魄令士氣正旺的對手也為之膽寒。

受到成吉思汗的鼓舞和感召,有些紊亂的隊形開始穩住了,忠誠的將士們隨著他們的大汗殺返敵陣,好似全然忘卻了撲面而來的風雨,只有那高高飄揚的鷹旗在激勵著他們:堅持!堅持!

鮮血被雨水沖走了,聯軍面對無所畏懼的蒙古鐵騎,竟然寸步難移。一個驚天動地的響雷在人們頭頂炸響,雷聲過後,奇蹟出現了:風勢突然逆轉,更加狂烈的暴風雨反向札木合的聯軍襲來。札木合的聯軍不防有變,潮水般向後退去,混亂中不斷有人跌落幽深的山澗。札木合頓足捶胸,悲憤莫名。為什麼連天也要幫著成吉思汗?為什麼?

為——什——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