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陽光與陰霾 貳

時光如白駒過隙。一一九二年,成吉思汗開始踏上了戰爭的不歸路。

這一年,蒙古歷史上著名的「十三翼」大戰拉開了序幕(因對敵雙方各自集結了十三個部落的兵力而得名。大戰在有著相同族緣的兩大蒙古陣營間展開,是一場硬碰硬的大廝殺)。札答闌聯盟與蒙古聯盟終致兵戎相見,表面上看似乎緣起於糾察爾的被殺,其實真正的原因是糾察爾的被殺恰好給了札木合出兵的借口。

糾察爾的營地與蒙古屬部之一的赤那思部相鄰。赤那思部昔日曾歸附於札木合,後又追隨了鐵木真。其首領捏魯台精心飼養了幾十匹百里挑一的駿馬,準備新年來臨時獻給成吉思汗。糾察爾一直覬覦著這些好馬,一日趁赤那思人疏於防備,親自帶人潛入捏魯台的牧場,盜走了這些寶馬良驥。負責看管馬匹的士兵發現了這一盜竊行為,一邊追趕,一邊射箭,其中一箭恰好射入糾察爾的咽喉。糾察爾吭都沒來得及吭出一聲便翻身跌落馬下,他的手下大驚失色,慌慌張張地棄了搶來的馬匹,將糾察爾抱在馬上,直奔黑林主營向札木合報信。札木合在大帳見到弟弟的屍體,悲憤交集,指天發誓要為弟弟報仇。隨後,他調集三萬大軍,殺氣騰騰,直撲蒙古主營而來。

成吉思汗處變不驚,沉著地命令各部做好迎戰準備,同時派博爾術、朝倫率一支怯薛軍護送老營百姓及輜重財產先行退守不兒罕山,並封住所有入山隘口。之後,他親率大軍在斡難河畔迎住了洶洶而至的札木合。

札木合指揮的三萬軍隊中,擁有全草原最精銳的兩支部隊,即主爾台的兀魯兀部和惠勒答爾的忙兀部。這兩部人馬皆篩選自幼嫻熟弓馬的勇士,每逢轉戰,陣法森嚴,從容不迫,即令成吉思汗的怯薛軍也只能與其戰個平手。況且,成吉思汗素愛主爾台和惠勒答爾的忠實品性以及傑出才幹,從未放棄將二人收歸己用的決心。為避免兩敗俱傷,他從大戰伊始就作了保存實力、暫避其鋒的打算。

他在等待時機。

蒙古部的傷亡不斷增加,成吉思汗手持鑌鐵槍衝殺於敵陣,仍在苦苦堅持。他必須給博爾術、朝倫足夠的時間。驀然,他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當即甩掉了身邊的敵人,向那個身影衝去。

木華黎!

分營後他無時無刻不在惦念的好兄弟,竟會相逢在拼殺酷烈的戰場。

他的胸中燃起一團無名的怒火。這或許就是他個性中最大的特點抑或是弱點:他可以諒解敵人的殘酷,卻不能容忍朋友的背叛。

當發現對手換上了成吉思汗時,木華黎手中的金星劍不由自主地垂了下去。成吉思汗本來已經刺出一槍,見木華黎毫無閃避招架之意,匆忙中強行卸力變招,結果槍尖斜著划過了木華黎的肩頭。「你!」成吉思汗也不知心裡是痛還是怒,握槍的手沁出了一層汗水,「你為什麼不自衛?不反抗?」他怒喝。

木華黎將身不由己卻無可辨白的痛苦強壓心底,唯有洞悉一切的目光輕輕地落在成吉思汗的臉上,那目光彷彿在說:您沒有傷到我,不用擔心。

成吉思汗一怔。片刻,憤怒化作了隱憂,借二馬錯鐙之機,成吉思汗沉沉地說道:「但願我沒有看錯你!但願這是我們最後一次對敵!」

估摸時機成熟,成吉思汗向離他不遠的合撒爾做了個手勢。合撒爾瞭然於胸,立刻指揮怯薛軍向札答闌一部發起猛攻,該部猝不及防,首尾不能相顧,潮水般向後退去。成吉思汗要的就是這個。他不等敵人重新組織反撲,迅速向哲列捏峽谷退去。成吉思汗的怯薛軍協同作戰的能力是很強的,即使在混戰中也能很快領會指揮者的意圖,這點其他各部均望塵莫及,因此成吉思汗仍命合撒爾、速不台、忽必來率怯薛軍斷後,待人馬全部撤入峽谷後憑險封山。

反應過來的札木合率領大軍追至峽谷,幾次督促攻山,終因傷亡太大退了出來。眼見攻山無望,札木合派人向山中喊話,聲稱只要成吉思汗肯交出殺害糾察爾的兇手,他願與安答重修舊好。成吉思汗給他的回答是:「草原盜賊,人人皆可得而殺之,糾察爾之死,純屬咎由自取。」札木合無奈,三天後下令撤出不兒罕山。

這一仗,以札木合的大獲全勝告終。

然而,札木合真的是最後的勝利者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