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謀攻第三 認輸的智慧

原文

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華杉詳解

敵則能戰之。

如果我方和敵軍兵力相當,勢均力敵,那要有能力打一仗。

曹操註解說:「己與敵人眾等,善者猶當設伏奇以勝之。」怎麼打?還是分戰法,「奇正」,正兵挑戰,奇兵設伏。這裡曹操沒說幾正幾奇,不過從歷史戰例來看,這種誘敵伏擊的戰術,去挑戰的正兵是小股部隊,設伏的奇兵才是大部隊。

少則能逃之。

如果兵力比敵人少,就深溝高壘,不要出戰。或逃匿兵形,讓敵人不知虛實,然後全軍逃之。

不若則能避之。

杜牧註解說,「不若」,是勢力、交援都不如對方,那就要速速逃走,不可遲延。如果敵人守住我的要害,那想跑也跑不了了。

孫子是極其保守謹慎之人,先勝後戰,沒有勝算就不打。只要兵比敵人少,就不跟他打。這一點似乎跟我們平時宣揚的價值觀不一樣,我們津津樂道的都是以少勝多,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例比比皆是,怎麼就不能打呢?

這在管理學上叫「沉默的證據」,真正的絕大多數,絕對的大概率事件,都沉默無言,所以你不知道。而那些小概率事件,以少擊多居然打贏的,人人都替他大肆宣揚,一千年後你還知道,三千年的例子累積起來,倒顯得比比皆是成了主流了。

這裡沉默的證據有什麼呢?首先那些「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的將領,他們都沉默,都不吱聲。逃跑有什麼好宣揚的呢?所以《十一家注孫子》裡面,十一位大師,竟然沒有一個人寫出一個戰例!一個舉例說明都沒有。倒有人補充說明,張預註解說:「彼眾我寡,宜逃之。」但是!(注意這個「但是」)但是,他說:「若我治彼亂,我奮彼怠,則敵雖眾,亦可以戰。」然後他舉了兩個戰例:「若吳起以五百乘破秦五十萬眾,謝玄以八千卒敗苻堅一百萬眾,豈需逃之乎?」

你看看,孫子講不要以卵擊石,註解倒舉出兩個雞蛋打碎石頭的案例來。

你能按張預版「但是兵法」,用五百乘去滅五十萬人,用八千人去滅一百萬人嗎?很多人總認為自己會成為「但是」。事實上所有的「但是」都寫在史書上了,而且那歷史上每一個「但是」後面,都有無數的偶然,你少湊齊一個也不行。

今天我們可以給「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補上兩個戰例,一個是沉默的證據,一個是大肆宣傳的戰例。沉默的是石達開,石達開的遠征軍在清軍的圍追堵截下,一年半的時間內轉戰川、黔、滇三省,四進四川,突破長江防線,但最後他沒跑掉,死了,還是沉默了,也沒法用來證明兵法是正確的。

另一個大肆宣傳的偉大案例,大家都知道,因為一跑就跑了二萬五千里,跑掉了,而且取得了最後勝利,就是紅軍長征。

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紅軍在江西如果不跑會怎麼樣?「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堅守不跑,就會為人所擒。

典型戰例是漢朝名將李陵,漢武帝要他給李廣利運糧草,他恥於做後勤部隊,請戰率五千步卒直搗匈奴王庭,結果被匈奴十萬騎包圍,兵敗投降。漢武帝殺了他全家,還害得替他說話的司馬遷被處以宮刑。

人性的特點是要贏,但現實是很可能要輸,要懂得認輸。宏碁(qí)的施振榮老先生說:「認輸才會贏。」這句話很有哲理。我們也可以說,輸了,生活還會繼續。輸掉的咱們認了,保住和擴大咱們贏得的。

明代的王陽明,千古聖人,立下那麼大的學問和功勛,但當錦衣衛為了陷害他,做出種種喪盡天良殘害百姓的事,以圖挑釁和構陷他的時候,他全都忍了,認了。因為他明白,在這暗無天日的社會,此刻他只要有任何一點伸張正義挽救百姓的舉動,都會粉身碎骨,而且救不了任何人。只有等著錦衣衛看見不能得手,而自己停手。

王陽明認輸了,他等著他輸到什麼時候,剩下的就是贏的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