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天苑四工程 第十三章 「大力士號」

十一月十六日上午十時許,「鄭和號」上的科學工作者盼望已久的打撈船「大力士號」和拖輪「泰山號」終於在北方的海面上出現了!

「鄭和號」立即從興華島起航,迎了上去。當他們相遇時,三船汽笛齊鳴,相互致敬。

「大力士號」是南海艦隊派來支援天苑四工程的。它是一艘長140米、寬32米、排水量一萬五千噸的深海潛艇打撈工作母船。這次為了打撈天苑四人的飛船,臨時突擊改裝了它的巨型機械手——「巨手」,使它那隻專門抓梭形潛艇的大鋼爪,在抓球形飛船的時候,不至於使飛船從大鋼爪的兩頭滑脫。在這條工作母船的後面,還拖著一條潛水式駁船,「巨手」就放在這條駁船上。和「鄭和號」相比,「大力士號」儼然是一個老大哥了。

在離「鄭和號」北面二百米的水面上,「大力士號」和「泰山號」相互間保持著一定距離,緩緩地停下來。這個位置,恰在飛船殘骸上方附近。

一條工作艇從「大力士號」上吊放到海面上。艇上有四個人,其中兩人穿著海軍服。他們駕著小艇到「泰山號」接了一個人,然後又向「鄭和號」駛來。駛至近處,徐振宇一看,欣喜地說:

「柯局長來了!」

柯化熱情地向大家擺擺手。當小艇停靠之後,柯化和穿著海軍軍官服的「大力士號」的艦長、打撈工程師以及「泰山號」的陳船長登舷梯上了「鄭和號」。

作為天苑四工程總指揮的柯化,正在主持一個會議。在這個會上,他們已經為即將開始的打撈工作制定了一個詳細的方案,反覆推敲了每一個細節,充分估計了可能出現的種種意外以及應該採取的應急措施。與會者已從不同的角度,毫無保留地發表了自己的見解。看來,會議已接近尾聲了。

會議室里有點悶熱,柯化脫去了制服,把白襯衫的袖子挽了一節。他的目光沉毅,語音渾厚有力:

「從現有的考察資料來看,在我們腳下躺著的球狀金屬物體,極有可能就是我們千方百計要尋找的宇宙飛船。而這艘飛船對我們人類的科學發展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因此,這就給我們這次打撈工作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它要求我們在整個打撈過程中保持天苑四人飛船的原樣,絕不允許擴大它已有的損傷。這樣一來,對於『大力士號』來說,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要保持自身的穩定。請同志們按照今天會上商定的方案,互相配合,協同動作。我們一定要出色地完成這項任務!」

徐振宇、梁維舟和那位打撈工程師又補充了一些意見。

散會後,「大力士號」艦長、打撈工程師和「泰山號」陳船長迅速走出艙來。甲板上也很悶熱,天上布滿了烏雲。他們快捷地上了小艇,趕回自己的船去分頭準備。在「鄭和號」的駕駛艙里,柯化、徐振宇、任思宏在李船長的陪同下,正在觀察「大力士號」的定位作業。根據天苑四工程指揮部要求,它必須準確地停泊在飛船沉沒點的正上方。無論是海浪海流的影響,或是狂風暴雨的威脅,它的移動量都不允許超過十米。

「大力士號」依靠導航衛星定位,緩緩駛到預定位置上。「鄭和號」上的水下電視系統也已投入工作,張銎在「鄭和號」上測定了它的方位,確認它現在就在飛船沉沒點的正前方。他在探測艙里打電話,報告了柯化。柯化立即用高頻電話通知了「大力士號」。

「大力士號」自己的測定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艦長立即命令船上的動力定位裝置打開,使它始終保持在飛船正上方。

潛水式駁船的儲水箱閥門自動打開了,海水從四面八方涌了進去。兩小時以後,它象一艘潛艇那樣,完全沒入海水之中。「大力士號」卷收拖纜,把駁船拽到了它的船底下面。

楊繼先領著三名潛水員,穿著輕潛裝具,從「泰山號」上乘小艇駛到「大力士號」旁,下了水,潛到駁船上。這時從船底放下了高強鋼索。他們把它和放在駁船上的巨手牢牢地連結在一起。

當潛水員完成任務浮出水面後,駁船也從「大力士號」船底下移到了船外。

一場熱帶海洋里常見的暴風雨來臨了。「泰山號」和「鄭和號」在暴風雨中漂泊不定,而「大力士號」卻象一座海上鑽井平台那樣巋然不動。

徐振宇站在駕駛艙的瞭望窗前,雙手緊緊抓住一處扶手,苦笑著說:

「我們這條船如果也象『大力士號』那樣穩定就好了。」

柯化也是好不容易才站穩,他說:

「艦長向我介紹過,他那艘船上有台電子計算機,可以根據船體的移動速度、距離、方位、隨時控制四周的噴水反推裝置和船下的小鏍旋槳,保證船體迅速回到原有位置。」

暴風雨過後,艦長從「大力士號」上打來電話,請求放下「巨手」進行海底探測作業。柯化看了一下表,說:

「讓大家休息吧,明天再繼續進行。」

第二天,早上天氣十分晴朗,「大力士號」上的人們又忙碌起來。今天除了張銎留在「鄭和號」上值班外,其他科學工作者都來到了「大力士號」的駕駛艙里。

「大力士號」上安裝了四台柴油機、六台噴水反推裝置和一套專門用於打撈的液壓提升系統。在舯部有三部巨大的塔式起重機,起重機上的鋼索穿過船底,連接在巨手上。遠遠望去,這些鋼鐵桁架好象是鑽井平台上的井架。它可以在深海里起吊六千噸的重物。這些設備都可以在駕駛艙里操作。

艦長姓吳,是一個體格健壯的人,雖已年近花甲,卻還沒有一絲白髮。海上強烈的日光,把他的皮膚晒成了古銅色。他說起話來聲若洪鐘。吳艦長徵得柯化同意後,親自按動一個按鈕,三部塔式起重機同時開動,一組高強鋼索吊著巨手以每秒0.1米的速度緩緩下降。

兩個半小時之後,巨手降到了飛船殘骸上方5米處,起重機自動停車了。

安裝在巨手橫樑上的按照燈打開了,駕駛艙里的人們在一個大熒光屏上突然看到了一個光明的海底世界。天苑四人的飛船殘骸靜靜地沉睡在那兒,只露出了半個模糊不清的身子。

從巨手橫樑上垂下來的四根高壓水炮,四股力量巨大的高壓水流一齊射向飛船。千百年來沉積在飛船上的泥沙微塵頓時四處飛揚,海水被攪得象污泥塘一樣渾濁,熒光屏上黑糊糊的一片,什麼也看不到了。

不知道是因為高壓水流衝力特別大呢,還是這些千古沉積物特別鬆軟輕微,懸浮在海水裡的無數微粒久久不肯散去。

到了下午三點多鐘,海底才漸漸恢複了清澈。電視熒光屏上顯示的確確實實是一艘宇宙飛船,這一點現在誰也不能再懷疑了。幾千年來沉積在它上面的泥沙雜物被高壓水流沖得無影無蹤,飛船敞露在海底,閃耀著銅球一樣的金屬光澤。當然也有一些海洋生物的殘骸牢牢地粘在飛船外殼上,不肯離開。飛船上有一處明顯示地凹陷了,裡面有一個大黑洞。在飛船上半部,還有一圈圓形的舷窗。

梁維舟在熒光屏前看得很認真。他拿出一個電子計算器敏捷地按了一陣之後說:

「飛船的重量估計在500噸到1000噸之間。」

「你怎麼知道的?」方雨田問,他似乎有點不太相信。

「我曾對銅球和信息火箭的比重進行過測算,現在根據飛船的直徑和可能的結構,就可以估算重量,」梁維舟兩隻眼睛忽然閃了一下,「就象你根據幾根骨頭就可以推測出他的全身結構一樣。」

方雨田坦然地笑了:

「這你算說對了。我真沒想到飛船還如此完整,看來裡面肯定能有幾個密封艙沒進水,說不定我還能發現一兩具完整的遺骨呢!」

梁維舟比方雨田更高興,他得意地說:

「裡面有沒有完整地遺骨我不知道,反正研究天苑四人的飛船是不成問題了!說實在的,我也沒想到飛船殘骸還能這樣完整。」

打撈工程師姓曲,是一個精明強幹的中年人。他從電視上看到,飛船並沒卡在海底岩石里,周圍只有些泥沙。曲工程師請梁維舟把重量估算寫一份給他,然後對柯化說:

「我看可以試撈了,如果有好天氣的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