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漢墓疑案 第二十五章 加急電話

考古隊的工作雖然結束了,但對銅球——信息火箭的研究並未結束。為了工作的方便,那枚火箭運到了103 火箭試驗場。這個火箭試驗場座落在我國西部某個山區,它是華南航天研究所領導下的一個附屬機構。梁維舟護送這枚火箭去那裡進行深入的研究,這是理所當然的。可是,岳靜提出,她也要去103 火箭試驗場。理由是,在研究外星人火箭的過程中,將促進電子儀器的改革與創新。梁維舟當即表示,這項工作如果有岳靜參加,一定會更順利一些。楊光耀感到很為難,因為這超出了他這個考古隊長的許可權。但他又很理解岳靜的心情,便用電話和廣東電子儀器研究所、華南航天研究所聯繫,得到了批准。岳靜喜沖沖地和梁維舟一同走了。

至於那個閃爍著滿天星斗的銅球,作為外星人給我們送來的信息,黃敬之和郭逸平一致認為,應該進行更廠泛、更深入的研究。他們仔細,慎重、牢靠地把銅球包裝好,空運楚江市,暫時存放在南山天文台。至於什麼時候才能送到省科技博物館公開展出,那就要看研究的進展情況了。考古隊解散了。楊光耀把銅球星圖研究任務,委託徐振宇帶回南山天文台繼續進行。黃敬之欣然同意。回到楚江之後的一個星期天下午,應楊光耀的邀請,徐振宇和黃敬之一同到他家去做客。楊光耀住在離考古所不遠的住宅樓里,上班很近便。黃敬之特別感興趣的是,這幾幢住宅樓的自然環境十分幽靜,湖光山色格外宜人。他在路上甚至對徐振宇說,他吸著這兒的新鮮空氣,氣管都鬆快多了。要是天文台的住宅不擠在鬧市區里,也蓋在南山山腳下,那該有多好。

到了楊家,徐振宇按了一下電鈴。給他們開門的是楊繼先。徐振宇問他:「你怎麼也回來了?」

楊繼先告訴他們,三峽大壩合龍後,潛水作業已經完成任務。現在他在家休探親假,不久就要回原單位—— 華南海難救助打撈公司上班。

楊光耀的客廳布置得簡樸大方。房間的一頭放著一個矮櫥,上面有一台彩色電視機,牆上掛著一幅唐三彩的彩色照片。矮櫥的側牆下,放著一對沙發。中間的茶几上有一盆山水松柏盆景,這盆景取意於一幅中國古代名畫《 松柏長青圖》。客廳中間有一張紫檀色的方桌,四把椅子。另一端是寫字檯,台上左邊立著一個精緻的鏡框,裡面是一張楊光耀和他的戰友吳永剛在部隊里的合影,照片早已泛黃。台上右邊放著一台新型電話。靠著寫字檯的牆上掛著一幀新版世界地圖。桌前放著一張藤椅,楊光耀正坐在那兒看一本雜誌。

黃敬之和徐振宇進來後,楊光耀立即站起來,把他倆讓到沙發上,自己搬過一把椅子,也坐了下來。楊繼先徹了一壺茶,給每人倒了一杯。他說:

「我爸最愛喝宜紅,請你們也嘗一嘗。」

楊光耀的手上,還拿著那本雜誌,他很有興趣地談道:「剛才我看到一個生物學家寫的一篇文章,很有意思。他說,外星人信息火箭的發現,使他不得不考慮外星人的體形結構。但他承認,在這方面他和科學幻想小說家差不多,只能從現有的科學資料出發,作出一些設想。」

「我倒很願意聽聽,他是怎樣設想的。」黃敬之笑吟吟地說。

「他說,外星人不一定是人的形象。但作為這種高級動物的頭部,一定要高出軀體,並且應該在這一部分中生長著視覺、聽覺、嗅覺器官。只有這樣,才能有較好的視野,才能對外界做出迅速的反應。當然,為了縮短外界信息在體內傳導途徑,神經中樞也應該生長在頭部。」

「外星人的身體該是什麼樣的呢?」徐振宇聽得津津有味。

「嗬,你猜他是怎麼想的?」楊光耀一笑,臉上的皺紋似乎又多了。「他說,軀幹必須具有伸縮性,要想自由地活動,就得有伸展出體外的肢體。也許和我們一樣,有兩條腿,也可能有四條或更多。手也是這樣,有兩隻或更多,這才能拿東西,才能靈活地操縱工具,才能進行勞動。但不論是腿或是手,都應該是偶數的,要不然難以保持對稱、平衡,妨礙運動。單數的肢體不大可能。」

「這不是和人差不多了?」楊繼先好奇地問。

「他不是這個意思,」楊光耀繼續說道,「他說,在那些引力比地球大的行星上,動物只好生活在水裡,因為水的浮力可以抵消掉一部分引力的影響。這種外星人的老祖宗很可能是蜥蜴類動物,它們一直住在水裡,經過不斷進化而成為外星人。他們可以住在華麗舒適,科學先進的水晶宮裡。」

「外星人怎麼會是大爬蟲呢?」楊繼先感到以人的感情而論,簡直無法理解。

「這還是比較現實的推測哩。以前,有一些化學家認為,生命並不一定以碳和水為基礎。在具有巨大引力的中子星表面上,化學反應和地球上的根本不同,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因而推測這種星球上的人是另一種理性的人,他們並不一定以物質為軀體,可能以能的形式而存在。」徐振宇臉上掠過神秘的一笑,「這種推側,就更叫人無法理解了。」

「這篇文章還說,他並不排除在某個具有和地球類似生態環境的行星上,進化成和地球人類似的外星人。但他認為,這種可能性實在太渺茫了。」楊光根把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都談完了。

「這是誰寫的?」黃敬之問。

「署名是,」楊光耀翻看了一下雜誌,「方雨田,上海生物研究所的。」

「是方雨田?」徐振宇驚奇地問。

「你認識他?」楊繼先在一旁插話。

「不但我認識他,黃教授、任思宏也認識他呢 」徐振宇笑道,接著,他把在「三峽號」氣墊船上的邂逅對楊家父子說了一遍。他倆聽了也大笑起來。

黃敬之回想著那一次和方雨田的談話,從容地說:「我記得,當時小徐還沒有提出銅球來自外星人。這一次外星人信息火箭的出土,一定給了他很大的震動,所以才研究起外星人的休形特徵。」

電鈴響了幾下,楊光耀去開門,郭逸平來了。楊光耀要去搬藤椅,郭逸平指著中間那張方桌說:

「你不是約我們來打橋牌嗎,人都夠了,就上桌吧。」

「好!你們還記得吧,在西陵峽充氣帳篷里,為了搜索短波訊號,我把你們從橋牌桌上拆散了。今天請你們來,就是要把那一回沒打完的橋牌補上。我還要跟小徐較量較量呢!」楊光耀興緻勃勃地說。

黃敬之欣然同意。徐振宇自然不甘示弱,說了聲「較量就較量」,也坐到方桌旁。

楊繼先給郭副教授端來了一杯熱茶,又拿來一塊白色檯布,鋪在方桌上。楊光耀從寫字檯里取來一副質地講究的金邊打蠟撲克牌,順便拿了一張白紙和一支鉛筆,在郭逸平的對面坐定。

徐振宇看看錶,問道:「任思宏怎麼還沒來?」

「他今天不能來了,所里臨時決定讓他去鄭州,參加一個陶器文字研究的學術討論會。」楊光耀解釋說。

郭逸平從桌上把撲克拿起,請黃敬之洗牌。聽到陶器文字的事,這位歷史副教授紅潤的臉上浮起了驕傲的笑容。他說:

「這些陶器文字的研究成果,使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上溯到六千年。」

黃敬之洗好了牌,郭逸平接過,交給坐在他右邊的徐振宇洗牌。接著,郭逸平按順時針方向,熟練地把牌分給每個人。

郭逸平開始叫牌,經過三輪之後叫成了,定約為四個黑桃,楊光耀成了明手,把牌全放在桌子上。這一局很順利地完成了定約。楊光耀用鉛筆在紙上記下了得分。楊繼先坐在徐振宇後面觀戰,打了幾盤之後,他已看出郭副教授擅長叫牌,而黃教授則精於計算。一個是膽大心細,一個是穩紮穩打。但他們二位的同伴水平不一,他父親要比徐振宇略高一籌。幾盤之後,黃敬之、徐振宇一方的得分漸漸被落在後面。

門自己開了,何宜靜提著一個網兜進來。楊帆提一個旅行袋,有說有笑地跟在她後面。

徐振宇站起來,心中有些詫異:「她們怎麼也來了?」

楊光耀說:「我來給你們介紹介紹。」

黃敬之說:「我們都認識,你給郭副教授介紹一下就行了。」

「我們也認識,」郭逸平和何宜靜握著手說,「那次我領著學生,在你們博物館參觀時見過面。」

「爸爸,那您只要給我介紹一下就行了。」楊帆笑道。

「怎麼,他是你爸爸?」徐振宇驚愣地問楊帆。

「原來你們是一家子!」黃敬之看看楊光耀,又看看何宜靜,也感到意外。

「咦,剛才你們不是說都認識嗎?」楊光耀也驚奇了。

「我還以為她們也是來做客的呢,這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黃敬之笑道,他又把目光移向何宜靜,「你這回回來也是探親?」

「不,省里已批准我們新建博物館的方案了,我是帶著初步設計圖紙來省里參加審定的。」何宜靜高興地說。

楊繼先給媽媽送來一杯水。楊帆提著網兜上廚房去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