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漢墓疑案 第十四章 初探銅球

考古隊在野外發掘中使用「激光地下探測器」,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這種儀器使很多考古工作者獲得成功,幫助他們找到了許多不為人們所知的、完整的古墓,出土了大批堪稱國寶的珍貴文物。但,為尋找外星人遺留下來的蹤跡而使用激光地下探測器,這還是第一次。

在三峽大壩北端工地上,在輸電鐵塔基坑旁,停放著一輛三輪手推車。車上就安裝了這麼一台激光地下探測器,它由激光探頭和顯示器兩大部分組成。它的激光探頭高高地安放在車上的一個特殊支架上,遠遠看去恰如一個長腿蜘蛛般的怪物。考古隊的任思宏站在探測器旁忙著進行最後的調試,郭逸平抓緊時間把探測器的說明書又看了一遍,徐振宇整理著記錄用紙。

遠處不時傳來馬達的隆隆聲和內燃機車電笛的尖叫聲,偶爾還夾雜著一兩聲開山放炮的爆破聲。一輛輛載重汽車裝載著器材和水泥,從工地後面的一條公路上不斷駛向大壩,整個三峽工程還在緊張地進行著。

水力發電系統試運的日期臨近了,工地上電力分局的工人格外忙碌。三峽工程局總指揮部已下達了調度命令:

為了保證考古工作順利進行,原西陵峽七號漢墓墓址附近暫停施工。命令中還調派了兩台推土機到考古現場待命。這樣一來,這塊小小的考古現場就成了沸騰的海洋中的一個寧靜的小島。

然而,考古隊員們的心情並不寧靜,站在激光地下探測器旁的徐振宇尤其如此。 對他來說,似乎這次考古行動的唯一目的就是把銅球找出來。他堅信地下有銅球,所以他幾乎沒有想過,如果地下根本沒有存在過銅球怎麼辦。他所擔心的是另外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任思宏曾提醒過他,關於墓址的遺囑,呂遷死後他的家屬是否照辦了呢,會不會由於別的什麼原因而葬在了異鄉?另一個問題是,從呂遷發現銅球到現在,兩千多年過去了,我們偉大的祖國在這兩千年的時間裡,不要說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是自然界里的名山大川也都產生了可以察覺的改觀。在這樣漫長的年代裡,又怎麼能保證那個神秘的銅球還安安穩穩地呆在那裡呢?想到這些,他那英俊的臉上,不禁浮現著淡淡的一層愁雲。

徐振宇看了看站在自己身旁的郭逸平,他還在專心致志地看那份使用說明書。徐振宇以前只是在長江大學的學術討論會上見過這位歷史學家,並未直接打過交道。這一次在西陵峽相遇時,彼此都不大了解。徐振宇覺得,他一定是一個固執己見、剛愎自用的人。只是由於他那兩片厚實的嘴唇,才使徐振宇閃過一個念頭,他也許是個憨厚的學者。但不管怎麼說,在這場爭論中,郭副教授是不會輕易讓步的。他不知道這位歷史學家還會提出一些什麼難題,這就要充分做好應戰的思想準備。

郭逸平已不止一次地看過這份使用說明書,他想使自己能熟練地使用這台激光地下探測器。今天的探測無淪是對偽托說,或是對新實體說,都是很重要的。他事先曾經做過分析,這次探測幾乎不可能找到什麼銅球。他既不相信古代竹簡上的說法,又不相信徐振宇提出的異想。早在徐振宇發表那篇論文後不久,當《考古學術研究》編輯部特派記者白麗禎到長江大學採訪時,他就說過,他無法相信地下曾有過外星人的信息火箭。因為在他看來,在宇宙間產生文明社會的可能性極小,很可能在銀河系裡只有太陽系才有人類。因此,地球人在宇宙空間里本是很孤獨的,因而人們總希望能找到外星人的蹤跡,以消除這種孤獨感。他覺得,人類的這種心情,正如一首古詩所描寫的那樣:

「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儘管如此,郭逸平還是贊成重新進行這次發掘工作,他對白麗禎滿懷信心地說,讓實踐來檢驗究竟誰的論點正確吧!話雖這麼說,但他畢竟是個冷靜的學者,他早已估計到,當探測後什麼也沒有找到時,新實體說決不肯認輸。他們一定會提出一個什麼借口,譬如說可能是呂遷的子女沒有按遺囑安葬,等等。顯然,儘管探測不出什麼銅球,這場學術爭論也難以結束。

任思宏調試完畢,探測開始。按照事先的安排,這輛激光地下探測器推車由郭逸平和徐振宇操作,測得數據、結果須經兩人共同確認。探測器車很輕巧,徐振宇一個人就可以推動,他把推車推到古墓原址——輸電鐵塔基坑東北角旁。郭逸平打開了電源開關。一束激光射向地面,穿透土層,深入地下。在探測器的熒光屏上出現了一條規則的水平線,說明地下沒有埋藏物。他們按照預定的範圍,由里及外,一圈一圈地推著車,探測著地下的秘密。當他們遇到工地上的構架,或者鐵塔基坑的時候,就暫時讓過去,留到以後再設法探測。

郭逸平不相信有銅球的現點是眾所周知的,徐振宇一開始就擔心他不會認真觀察熒光屏上顯現出的細微變化,所以一邊推車,一邊還不放心地瞅著熒光屏。但,他每一次都看到郭逸平又認真又仔細地觀察著。漸漸地,他放心了,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選擇推車的路徑上,使儀器的探測面既不重複,又不出現空白。

「注意!」郭逸平大聲說。

徐振宇停下推車,只見顯示器的熒光屏上有一條水平亮線,亮線一端有一個U形凹陷。熒光屏旁邊的數碼管上,許多鮮紅色的數目字蹦來跳去。按照說明書的介紹,這表示地下有埋藏物。徐振宇急忙把推車移動了一下,使熒光屏上那條水平亮線的U形凹陷正好處在中央。這時,管上翻出了「000.80」 ,郭逸平隨即大聲朗讀著。徐振宇看到推車正停在一排混凝土蓋板上,便說:

「郭副教授,大概這蓋板下面是一條0.8 米深的地溝吧!」

歷史學家用腳踩了踩蓋板,蓋板發出咚咚的聲響。他慢悠悠地說:

「也許是這樣吧。」

任思宏和幾名考古隊員圍了過來,他們想試著把混凝土蓋板掀開,但沒有弄動。正好一位電力工走了過來,他曾在這裡施過工。他看了一眼地溝蓋板,告訴他們這是一個0.8 米深的電纜溝。他還向他們介紹了這兒一些地下埋設物的走向和深度。

他們重又開始了探測。徐振宇推著推車走了好幾圈,什麼也沒有發現。現在,徐振宇和郭逸平的情緒正好相反,一個越來越失望,一個越來越自信。

「注意,有信號!」郭逸平看到熒光屏上出現了一條凸形亮線,數碼管里的紅色數字又在不停地跳躍著。

徐振宇熟練地把推車定好位置,使熒光屏上的凸形亮線正好處在中央。楊光耀、任思宏和其他隊員都擁了過來。

「讀數!」任思宏大聲地說。

數碼管的數字已不再亂蹦亂跳,它一動不動地顯示出一組數字。郭逸平看了一眼道:

「013.32。」

任思宏又仔細觀察了一下熒光屏,激動地說:

「從曲線上反映的情況看,在這裡埋著一件圓形或橢圓形的金屬物體,深度是13 米32 。」

任思宏和徐振宇用皮尺量了一下,從探測器下到古墓墓坑邊緣的距離是4.66 米,探測器正好在古墓原址的正南方。這是鐵塔基坑和構架之間的一片空地,地下並無管線地溝通過。

徐振宇感到莫大的喜悅,下意識地往後掠了一下濃密的黑髮,儘力讓自已感情不要過於激動。儘管這樣,他說話時仍然帶著激昂的情緒:

「我看銅球就在這下面,挖吧!」

「我不同意這種說法。探測器雖然有顯示,但並不一定是銅球。」郭逸平說的很平淡。

其他考古隊員的意見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任思宏和楊光耀商議後,宣布在這裡試掘。

激光地下探測器車被推走了,張傑和另一個推土機手開著推土機過來,他倆在這兒輪番推起土來。

不久,一條一米左右深的大土溝出現在考古隊員的眼前。任思宏招呼一聲「複測」,徐振宇又把探測器車推到土溝里。郭逸平幫著他找好了位置,把電源接通。數碼管顯示出的數字使在場的人目瞪口呆:013.32 。

「這是怎麼一回事?」

「是儀器失靈了吧?」

「這是銅球在自動下降!」

「再推掉一層土試試。」

推土機加大油門,使勁地准著黃黑色的泥土,發出一陣陣低沉而混濁的聲音。

土溝又加深了半米。

探測器車重新在溝底找好了位置。

接通電源,數碼管里鮮紅的數字蹦得使人眼花繚亂,最後又停在這幾個數字上:

013.32。

「這回你該相信地下有銅球了吧!」徐振宇得意地說。

郭逸平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細縫,執拗地說:

「你有什麼根據!也許這台儀器出了毛病。」

傍晚,考古隊在一頂大型充氣帳篷里研究對策,三峽工程局趙副總指揮來看望他們。他目光剛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