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講 國寶南遷 二、從北到南

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寇侵略,占我東北,平津危急。為了守護國寶,決定將文物南遷。國寶南遷避寇,歷時十五年(1933—1947年),分為南遷、西遷與東歸三個階段。

南遷。日寇猖狂,北平告急。文物選遷籌措,已經大致就緒,南遷上海,租庫儲藏。規定期限,分為五批,通過鐵路——平漢、隴海、津浦、京滬等路,遷往上海,達18970箱。

1933年2月5日夜,故宮博物院在市政當局協助下,連夜將第一批南運古物2118箱裝上板車,集中到太和門前。天黑以後,運出午門,到前門火車站西站,路經之處,一律戒嚴。6日晨,這批古物共裝18節車皮運出北平。啟行前,行政院密令沿途軍警派員保護,交通部令沿線各鐵路局為故宮古物專列讓路。

不久,上海危急,這批文物又轉運南京,藏於朝天宮等處庫房,並改為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

西遷。日寇南侵,滬寧震撼,南京分院庫存文物,有遭日寇焚掠之虞。經過研究,決定西遷。首批西遷文物,於1937年8月14日,就是在「淞滬抗戰」淞滬抗戰,又稱「八一三事變」。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日軍侵佔平津。於8月13日大舉進攻上海。中國第九集團軍在張治中率領下奮起抵抗。中國方面陸續調集6個集團軍70餘萬人參加會戰,日軍也逐次增加到總兵力9個師團22萬餘人。11月5日,日軍從杭州灣登陸,迂迴守軍側後,合圍上海。守軍被迫撤退。12日,淞滬陷落。(參見《辭海》「淞滬抗戰」條)開始的第二天,離開南京運往湖南長沙,旋由長沙轉貴州貴陽、安順,四川巴縣。第二、三兩批,溯江先運至湖北漢口,尋轉湖北宜昌,四川重慶、宜賓,而終遷於四川樂山安谷鄉。第四批渡江陸運,經津浦,在徐州轉隴海路,經鄭州、西安,直達寶雞;繼遷南鄭、成都,而終遷於四川峨眉。以箱件與麻包並計,西遷文物,四批綜合數為16697箱;以時計之,遷湘者最早,但到1944年12月18日,始遷到四川巴縣,比樂山、峨眉為最後。全部文物西遷,由啟運而底定,實際為七年零四個月。西遷國寶,過程漫長,事迹紛繁,歷時十年,地袤萬里,分為三路——南路、中路、北路。

先說南路始於遷湘,中經貴州貴陽、安順,終於四川巴縣。1937年8月14日,裝船離開南京;溯江而上,16日抵漢口。先擬水運,因時局緊張,輪運遲緩,或有不虞,改為陸運。18日裝車,由武昌開;19日,到長沙;21日,運入湖南大學圖書館。是為南路的一遷。

存湘期間,慮及空襲,曾依嶽麓山勢設計掘鑿石窟,開闢石室,務求萬全,且防潮濕。石室工事,如期完成。將要入窟儲藏,因日寇侵逼,威脅兩湖,又定轉遷貴州。是時,湘境交通工具,已經徵發一空。經月余時間,奔走呼籲,始獲成議:分批分段轉運——每批分兩段配車:長沙到桂林段,由湖南公路局撥長途客車三輛,湖南郵政撥載重卡車一輛;桂林到貴陽段,由廣西公路局撥車或租車五輛。首批裝文物36箱,於1938年1月12日離湘,15日抵桂林,27日易車前行,31日達貴陽;次批裝文物44箱,於1月24日離湘,29日抵桂林,2月5日易車前行,10日達貴陽。文物全部運達,暫存於城北官邸。之前,貴州省府曾指定城外仙人洞、觀音洞兩處。經履勘發現觀音洞隘小,箱不能入,終年滴水,異常潮濕;仙人洞位於山巔,登山路險,移運艱難,不夠容納:儲藏文物,均不適用。最後,找到民房十餘間,暫且租用。遂於4月2日將文物遷入儲藏。是為南路的二遷。

遷黔未久,密議再遷。時敵機肆虐,又議遷雲南。遷滇之議,因故作罷。再議遷到安順縣。幾經履勘,以安順縣境南門外華嚴洞尤為安全。洞距縣城1公里許,距省城95公里。洞既選定,即於洞內搭蓋板房,以瓦頂瀉滴水,以板地隔潮蒸,而期典守周密。工竣,遷儲。自1939年1月18日到23日而完成。是為南路的三遷。

1944年秋,日寇猖獗,佔領桂林,貴陽吃緊。12月15日,將安順的80箱文物,於18日啟程,再轉遷到距重慶約50公里的四川巴縣南鄉,時距抗戰勝利僅八個月。是為南路的四遷。

次說中路1937年11月初,淞滬前線,突然失利。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備遷文物,分路運離南京。中路水運兩批:首批,於11月19日從招商局江安輪辟出一部分艙位裝運4081箱,22日抵漢口;第二批,由英商黃浦輪續裝運5250箱,於12月3日解纜上駛,五日抵漢口:兩批遷漢文物共9331箱。此外,尚有其他47箱等。存英商平和央行倉庫。西遷的文物,存漢口未久,先後承運宜昌。自12月24日到1938年1月6日,陸續運清,綜計9386箱。是為一遷宜昌。

文物由漢遷渝,宜昌為轉運站。但宜昌以西,長江上游,水淺船小,遷運不易。首批於1938年1月9日啟運,然經十九批,歷時4個月,到5月22日,末批文物始運到重慶。遷渝文物,分存七庫:一、二庫,為法商吉利洋行堆棧;三、四、五、六庫,為瑞典商安達生洋行堆棧;七庫,為川康平民銀行倉庫。是為二遷重慶。

遷存重慶文物,再遷樂山安谷鄉。重慶到樂山,水路576公里。安谷鄉在縣城西南,距城約10公里。一再勘查,擇定一寺、六祠為遷儲倉庫。這批文物,又轉宜賓,溯江而西,遷到樂山。為避敵機轟炸,時間格外緊迫。僱用輪船裝運,兼雇民用木船,星夜裝船,陸續西遷。

於安谷,氣候潮濕,鼠蟻嚙蝕。選在祠堂離地高、不畏潮的戲台、後台、兩廂,儲存書畫、古籍、檔案。為防潮、防蛀、防火,安設格窗,以利通風;如為泥地,鋪設木炭、石灰,以減潮、殺蟲;各庫消防,安設滅火機,並備有射水器、蓄水缸,以及拉鉤、警鑼、沙簍,一一齊備。守護人員,日夜守護,檢潮曬晾,晴朗之日,未嘗間斷。西遷文物未受潮損,一因箱內樟腦丸存置充足,牛皮紙襯墊覆蓋周密;一因勤查勤曬,不使書畫、古籍有積潮氣蒸的機會。是為三遷安谷。

再說北路1937年11月,由南京始沿津浦路北行到徐州,轉隴海路西遷,經河南鄭州,到陝西寶雞,再南行轉徙,存於成都,終定峨眉。在寶雞車站,穿過路軌,兩車相撞,致車中公字第653號(寧1060號)黃瓷大碗一箱與第2540號(和135號)鐘錶、玻璃罩一箱,因震破碎。這是文物避寇期間不幸遭遇之一。還有眉山大火。1943年,縣城一家鴉片煙館,不小心起火。火勢蔓延,一個小廟道士被燒死,危及庫房。經拆掉臨近房子隔火,文物庫房,幸獲保全。

國寶南遷,除經常守護、核查、晾曬、防火外,其間,在寧、滬、渝、蓉、英、蘇等舉辦展覽。在樂山,地方文士苦於缺少書籍,派人抄錄善本書,如集部《眉庵集》、《頤山詩話》、《荊川集》、《李文公集》等。又抄錄文淵閣本《四庫全書》(部分)。

國寶南遷,愛國精神,可歌可泣,令人感動。選其三,做介紹。

朱學侃(1907—1939年),安徽涇縣人,故宮文獻館工作人員。1937年11月隨中路文物西遷,輾轉到重慶。1939年春,奉令護送文物向樂山轉移,在玄壇廟裝運文物時,視察艙位,布置搬運,時天已晚,船艙昏暗,心切布置,失足踏虛,身墜艙底,重傷腦部,急送醫院,不及營救,氣絕而殉,是為護送國寶獻身的第一人,年僅32歲。葬於江南岸獅子山,為立碑,做紀念。

歐陽道達(1893—1976年),安徽黟(yī)縣漁亭鎮人,1919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留校任教。後參與點查故宮文物並在故宮工作,前後四十六年。參與故宮文物南遷的全過程。他在戰亂與動蕩中,無法照顧妻子。妻子回安徽鄉里時,在破廟裡生下兒子。後隨南遷文物輾轉到四川樂山安谷,長住八年,才接來妻子團聚。妻子生育時沒有醫生,他在家裡用剪子消毒後剪下新生兒臍帶接生。他有十個子女,生活艱辛,孤守文物,久客思鄉,日機轟炸,動蕩不安。一次日機轟炸時他正在路上,炸彈在其附近爆炸。還有一次,所在樓房被炸,他躲在屋內桌子下面。先生僥倖躲過人生兩劫。道達先生體現出故宮人的精神:「國寶到哪裡,故宮人到哪裡,故宮人的家就到哪裡。」直到抗戰勝利,全家隨西遷文物同返南京。他獲得國民政府頒發的「抗戰勝利勳章」,但從未向家人道及。先後任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辦事處主任、故宮博物院檔案館主任。1950年撰寫《故宮文物避寇記》,小楷毛筆字,書寫工整,敘述清晰,八萬餘字,體現出「視文物國寶為生命」的故宮人情懷。先生文稿塵封近60年,鄭欣淼院長在2009年見到這卷檔案後,「既驚又喜」,當即決定出版,並寫序言贊稱:歐陽道達先生的著作可填補國寶遷徙史之空白,是一部最好的文物南遷史料性作品。

那志良(1908—1998年),滿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