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講 宮外三堂 二、康熙北堂

在皇宮西北的天主教堂,俗稱「北堂」。北堂在今北京西城區西什庫大街33號。既有南堂,為什麼還要建北堂呢?這要從康熙大帝與路易十四及傳教士之間的故事說起。康熙一朝來到中國的法國耶穌會士至少有五十位之多,其中以康熙年間來華的白晉、張誠、洪若翰、劉應、李明五人最為重要。這裡我著重介紹其中的白晉和張誠。

白晉(Joachim Bouvet,1656—1730年),耶穌會士,法國人。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頒詔派遣白晉、張誠、洪若翰、劉應、李明等一行,以「國王數學家」名義,提供資費,乘船東渡,於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到寧波,次年到北京。他們到京住南堂後,向康熙帝進獻禮物,有三十餘箱儀器,受到接見,並在乾清宮受到宴請。白晉與張誠學會滿、漢語文後,與徐日升(葡萄牙人)等向康熙帝講授數學,如幾何與代數,每天進講兩三個小時,講前要準備滿文教案。白晉和張誠先後用滿文編寫了二十幾種教科書,包括《幾何原理》等。康熙帝就讓他們在宮裡進講天文學、幾何學以及儀器用法,徐日升編寫漢語教材,進講西方音樂理論及樂器演奏。白晉還奉旨編纂人體解剖學,並翻譯成滿文。

白晉受康熙帝派遣,往歐洲覲見法王路易十四,帶去四十九冊精美線裝圖書,四年後到達法國,使「路易十四歡喜而又驚奇」。白晉進獻用法文書寫介紹康熙皇帝的報告,就是後來出版的《康熙帝傳》,這是第一次向西方介紹中國康熙大帝。他還帶去《滿漢服裝圖冊》,並製成銅版畫四十六幅。白晉返京時,帶來路易十四給康熙帝的書信。他帶來的亞洲地圖,在中俄尼布楚談判中起了參考作用。白晉還選了五位具有科學背景的耶穌會士帶到中國,後來他們在清宮造辦處工作。他帶回巴多明、雷孝思等,參與大地測繪,用時九年,後編繪成《皇輿全覽圖》。而李明的《中國近事報導》對歐人了解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張誠(Jean Francois Gerbillon,1654—1707年),耶穌會士,法國人。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康熙帝患瘧疾,御醫治不好,法國傳教士白晉和張誠等獻上西藥「金雞納霜」(奎寧),治好了康熙帝的病。康熙帝為此賞給他們今中南海紫光閣西蠶池口地方(今文津街國家圖書館分館斜對面)建造教堂。法國耶穌會士原住南堂,苦於沒有自己的教堂。受賜新址後,張誠主持了北堂的建設。北堂動工四年後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康熙帝御題「萬有真原」橫匾及長聯,命名為救世堂,還建成天象台和圖書館,是為第一座北堂。道光七年(1827年),清廷沒收北堂,將大堂拆除,土地變賣。咸豐十年(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後,歸還北堂並重新修建。同治四年(1865年),北堂重新建成,是為第二座北堂。北堂長50米,寬21.3米,鐘樓高約25米,新堂比舊堂更高大。堂內創建了動植物博物館(又稱百鳥堂),陳列珍禽標本800餘種,還有蝴蝶和動物標本。光緒十二年(1886年),開始整修西苑三海,以準備光緒帝親政後供慈禧太后頤養之用。於是,將中海西北處的蠶池口天主教堂(北堂)遷到西安門內西什庫重建。

光緒十三年(1887年),北堂在西什庫新址建成,是為第三座北堂。北堂正中尖拱形大門上方,木匾書「敕建天主堂光緒十三年」。新北堂及所屬建築面積很大,東到東夾道,西至西黃城根,南鄰西安門大街,北到今北京醫學院,包括修道皖、圖書館、後花園、印刷廠、孤兒院、醫院,以及神甫宿舍等。北堂的大堂建築面積約2200平方米,高16.5米,鐘樓塔尖高約31米。堂前有月台,圍以漢白玉石欄杆。大堂正門兩旁,有中國式建築碑亭兩座,亭內分別立光緒十四年(1888年)天主教堂遷建諭旨碑和滿漢文天主堂碑。大堂正門內建有唱經樓,堂屬哥特式(使用尖拱以使房屋直聳而上)建築形式。

如果說南堂主要折射出西方文化透過耶穌會士對中國的影響,那麼,北堂則更多地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傳播到歐洲的巨大影響。如:

(1)路易十三在做王子的時候,就用來自中國的瓷碗喝湯。路易十三的首相黎世留樞機主教,曾在他的官邸展示自己收藏的中國漆屏風、漆床以及400多件中國瓷器。

(2)白晉於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帶著康熙帝為法王路易十四所準備的禮物,如人蔘、絲綢、瓷器以及漢文和滿文線裝書籍等前往法國。白晉到達巴黎後,受到路易十四的召見。路易十四回贈康熙皇帝書信和禮物。

路易十四寫給康熙帝的書信:

至高無上、偉大的王子,最親愛的朋友,願神以美好成果使您更顯尊榮。獲知在陛下身邊與國度中有眾多飽學之士傾力投入歐洲科學,我們在多年前決定派送我們的子民,六位數學家,以為陛下帶來我們巴黎城內著名的皇家科學院中最新奇的科學和天文觀察新知。但海路之遙不僅分隔您我兩國,亦充滿意外的危險,因此為了能滿足陛下,我們計畫派送同樣是耶穌會士,即我們的數學家們,以及敘利伯爵,以最短與較不具危險的陸路途徑以便能率先抵達您身邊,作為我們崇敬與友誼之表徵,且待最忠誠見證者敘利返回之際能發表您一生非凡的作為。為此,願神以美好的成果使您更顯尊榮。

1688年8月7日寫於馬利

您最親愛之好友路易

白晉後在巴黎出版了《康熙帝傳》,書里附有他親自為康熙帝繪製的畫像,以呈送給法王路易十四。

(3)路易十四耗資千萬改建凡爾賽宮,用當時來自中國的珍貴文物進行裝飾。路易十四喜歡使用中國傢具或是法國工匠仿製的中國式傢具,中國青花瓷罐,以及仿中國圖樣的法國內維爾陶罐。瑪莉皇后也有全套的中國傢具。歐洲各國王公貴族也爭相模仿,建造各式中國風格的亭台樓閣,引以為榮,蔚然成風。

(4)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宮西邊興建一座小型城堡,城堡花園內仿中國南京瓷塔,建造了一座瓷屋。瓷屋裝飾主要是青花瓷瓶、青花圖案。房間與大廳都以中國風格裝飾,使用的傢具也都以中國式為主,尤其是瓷器布滿整個黛安娜的房間。

(5)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在法國巴黎馬利宮舉行名為「中國皇帝」的新年舞會,文獻記載:「這位中國皇帝乘著大轎,由三十多個人在前做前導,樂隊奏著樂。」出席路易十四為他們舉辦的宮廷宴會,他們還示範了筷子的用法,後又展出了中國的絲綢和繪畫。當時「中國風」風行整個法國社會,人們談話題材多圍繞著中國及中國人。中國式藝術風尚在歐洲普遍流行,影響了整個歐洲。

(6)回法耶穌會士向路易十四呈獻了「四書」中的《論語》、《大學》、《中庸》,由漢文經滿文翻譯成拉丁文,後將「五經」也由漢文經滿文翻譯成拉丁文。被譽為當時世界上準確度最高的地圖《皇輿全覽圖》,其參與測繪的耶穌會士十人中,七人為法國耶穌會士。他們將《皇輿全覽圖》帶回歐洲,製成四十一幅銅版圖,後又送回清廷。法國地理學家唐維爾據《皇輿全覽圖》製作法文版的中國地圖,影響了整個歐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