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講 廟學聯珠 三、三大石刻

在孔廟和國子監里,有西周石鼓、進士題名碑和十三經刻石三大石刻。

石鼓石鼓是西周宣王(一說為秦)文物,共10個,每個重約一噸,被譽為中國「石刻之祖」。唐出土於陝西鳳翔。北宋運汴京(今開封)。金陷汴京,運到燕京(今北京)。金亡元興,列在孔廟大成門內左右。(《欽定國子監志》卷六十一)明清依然。抗戰前夕,文物南遷,石鼓隨行。八年抗戰勝利,石鼓回到北京,現藏故宮博物院。現存大成門外石鼓,是乾隆朝複製品。還有清書法家張照書韓愈《石鼓歌》等石碑兩通。

進士題名碑明清科舉每三年舉行一次會試。明從永樂十三年(1415年)乙未科開始在北京舉行會試、殿試,到崇禎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共有77科,22649人在北京成為進士。清代共舉行會試、殿試114科,有26840人在北京成為進士。光緒九年(1883年),應會試考生16000餘人。會試考生年齡最小者16歲,最大者103歲。

北京元明清金榜題名者的姓名刻在石碑上,立於孔廟,這就是進士題名碑。明代則常將元代進士題名碑上的文字磨去,刻上當時進士的姓名,所以元代進士題名碑保存較少。孔廟內今存元明清進士題名碑198通,其中元碑3通,明碑77通,清碑118通,上面記載51624名進士的姓名、籍貫和名次,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

蔣衡寫經蔣衡(1672—1743年),江蘇金壇人,初名衡,改名振生,字拙存,號湘帆。祖、父皆精書法,幼承家學,自小臨摹,尤工行楷,苦練有成。非歷磨鍊,難以大成。蔣衡科試不第,轉意遊學,浪跡江湖,尋師訪友,切磋書藝,足跡半海內。史書記載:「先生好遠遊,既不遇,遂東詣曲阜、謁孔林,至會稽,涉西江,歷嵩少,導荊楚,登黃鶴磯,過大庾嶺,升白鶴峰,訪東坡故宅,抵瓊海,觀扶桑日出,登雁門山,歷井陘,逾龍門,為終南嶽之游,浴驪山溫泉,登慈恩寺雁塔,縱觀碑洞金石遺刻,所至以筆墨自隨,賦詩作畫,或歌哭相雜,至不能自止。」(《國朝耆獻類征·蔣衡傳》初編,卷四百三十三)。

他在長安觀摩碑林時,痛覺唐代《開成石經》出於眾手,雜亂不齊,於是發願重寫「十三經」中國有刻石經的傳統,重要的有七次:第一次是《熹平石經》,東漢,收入七經,刻於46塊石碑上,20餘萬字。蔡邕以當時通行的隸書寫,「及碑始立,其觀視及摹寫者,乘日千餘輛,填塞街陌」。第二次是《正始石經》,三國魏正始年間(240—249年)刻成。第三次是《開成石經》,唐大和七年(833年)至開成二年(837年)立。五代雕版印刷第一部監本《九經》以此為底本,今存於西安碑林。第四次是《廣政石經》,後蜀廣政七年(944年)於成都開始鐫刻,後相延,直到宋,歷時百年,有千餘石。第五次是北宋《嘉祐石經》,今杭州尚存44枚殘石。有殘拓本流傳。第六次是南宋《紹興石經》,今杭州尚存44枚殘石。第七次是清朝《乾隆石經》,即蔣衡書寫的「十三經刻石」,存國子監。——《周易》《尚書》《毛詩》《周禮》《禮記》《儀禮》《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論語》《孟子》《孝經》和《爾雅》。決心下定,矢志不移。雍正四年(1726年)授英山教諭,自稱才疏,力辭不赴。他書成一半時,上司又催促就職,他仍以老病為由,上書求免,並抱病親到官衙求情,終於獲准。他在揚州瓊花觀即番釐(fān xī)觀(今揚州市文昌中路360號)專心寫經。當年瓊花觀內,亭台樓榭,軒坊花石,幾焚幾建,遺韻猶存。今揚州以瓊花為市花。蔣衡在揚州瓊花觀,青燈相伴,中正靈靜,握管不輟,篤志寫經。自雍正四年(1726年)至乾隆二年(1737年),「鍵戶十二年,寫十三經」(《清史稿·蔣衡傳》,卷五百三),62萬餘字,書寫工整,前無古人。乾隆中,進上,後乾隆帝命刻石國學,授衡國子監學正,終不出。大成垂名,常在身後。蔣衡所書「十三經」,身後五十年,乾隆帝命將蔣衡所書的「十三經」刻石,貞珉工竣,御制序文,立於太學,以垂萬世。

蔣衡書寫「十三經」的成功,得到三位貴人相助:

第一位是揚州富商馬日管。馬氏出資兩千金,將蔣衡手書「十三經」裝裱成三百冊,五十函冊。(《清史列傳》,卷七十一)這才有可能進獻給乾隆帝。

第二位是江南河道總督高斌。乾隆五年(1740年),高斌將蔣衡手書裝裱成冊的「十三經」正文,進呈乾隆帝。收藏在大內懋勤殿。《蔣衡書十三經墨跡》(七箱),三百冊,五十函,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經該院林天人研究員測量示知:《蔣衡書十三經墨跡》本葉寬19厘米,高33厘米。另有拓本兩套,葉寬14.5厘米,高28厘米。清賞給蔣衡國子監學正(正八品)職銜,但終未出山。

第三位是乾隆帝。蔣衡手寫「十三經」進呈後,乾隆帝先要將其雕版印刷,但受阻未果。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命以蔣衡手書「十三經」為底本,刻石太學,定名「乾隆石經」。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石碑刻成,立於國子監東西六堂。全部石碑189通,加上告成表文「諭旨」碑1通,共190通,現藏於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

蔣衡手書、乾隆刻石的「十三經刻石」即「乾隆石經」,其規模之宏大,楷法之工整,筆力之雄健,毅力之堅韌,學志之專一,價值之珍貴,國內僅有,世界無雙,從而成為中國,也成為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稀世珍品。1956年,將石經移至孔廟與國子監之間的夾道內專存。1981年在夾道上加蓋屋頂。2011年重修,遮擋風雨,恆溫恆濕,妥為保護。這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十三經刻石。

此外,今揚州大明寺東牆外「淮東第一觀」五個大字,為蔣衡手書。蔣衡死後葬於揚州大明寺外斜坡下,有《蔣衡書十三經墨跡》《拙存堂詩文集》《拙存堂臨古帖》《書法論》等傳世。

疾風知勁草,秋霜見柿紅。以李時勉、徐元夢、王懿榮、蔣衡等為代表的明清正氣士人,明志篤學,堅韌挺拔,功成而敗,敗而再成,學績卓越,風節高亮,一代楷模,後人景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