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講 理親王府 三、乾隆毀跡

這座理親王府後來怎麼會灰飛煙滅呢?

雍正帝在位期間,雖然對允礽的長子弘皙嚴加防範,不許其隨便出府,但對允礽的妻妾子孫,在生活上還是讓他們豐衣足食,享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還進封弘皙為理親王。王府待遇從郡王升為親王。

雍正帝病故,乾隆帝繼位,理親王弘皙及其王府,發生大變故。乾隆四年(1739年)十月,宗人府福寧告發弘皙,經過審訊,弘皙「胸中自以為舊日東宮嫡子,居心甚不可問」,乾隆帝生日弘皙「欲進獻,何所不可?乃制鵝黃肩輿一乘以進,朕若不受,伊將留以自用矣」。命革去親王,仍准在鄭家莊居住,不許出城。(《清高宗實錄》卷一百三)十二月,有人告發弘皙問「皇上壽算如何」等。乾隆帝大怒,旨定:將弘皙「在景山東果園永遠圈禁」。(《清高宗實錄》卷一百六)是為「弘皙案」。這兩條罪狀——「居心甚不可問」和「伊將留以自用」,都似是而非!

乾隆帝為什麼要以「似是而非」的「罪狀」定弘皙的大罪呢?在年齡上,乾隆帝弘曆比理親王弘皙小17歲。若不是康熙帝廢了太子允礽,當今皇帝應當是弘皙,而弘曆僅僅是親王或郡王,所以弘皙與弘曆這堂兄弟二人,對此都是耿耿於懷。這是他們內心深處最隱蔽、最脆弱之處,根本就碰不得。當乾隆帝聽說弘皙有一丁點相關議論時,敏感點受到觸碰,反應便異常強烈。

弘皙被黜宗室,改名四十六,其子孫照阿其那(允禩)、塞思黑(允禟)子孫之例,革除宗室,系紅帶子。弘皙於乾隆七年(1742年)九月二十八日去世,享年49歲,葬於鄭各庄西南黃土南店村一帶。後復入宗室,恢複原名。弘皙的王爵,由允礽第十子弘繼承,降為理郡王。王府由鄭各庄遷到城裡,後在東城王大人衚衕(今北新橋三條東口路北華僑大廈一帶)。

到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二月,鄭各庄兵丁全部(帶家眷)被派往福州駐防。官兵調走,整戶跟隨,人走房空,連根拔除。其空閑房屋,毀倉空地。從此,理親王弘皙及其鄭各庄王府成為歷史的陳跡。

文獻資料遭焚損,宮府建築被平毀,鄭各庄的行宮、王府、城池與兵營,從此在地表上消失,在史冊里消隱,由是成了清史的一樁懸案。但是,前文徵引的滿文檔案、文獻典籍、歷史遺迹和田野踏查,則破解了這樁歷史懸案。

從康熙帝五十七年(1718年)始建,到乾隆四年(1739年)十二月「弘皙案」發生,再到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鄭各庄兵丁派往福州駐防後諭令毀廢,宣告了清代鄭各庄康熙行宮與理親王府歷史的結束。清鄭各庄行宮、王府、城池與兵營歷時共四十八年。清鄭各庄行宮、王府、城池與兵營,康熙經始,雍正興盛,乾隆結束,今有遺迹,這是康雍乾三朝激烈殘酷、曲折起伏、錯綜複雜、內含玄機的宮廷鬥爭的一個側面、一幅縮影,既具重要歷史價值,又為歷史文化遺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