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講 太上皇宮 一、寧壽布局

寧壽宮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406米,東西115米,面積約46000平方米,有房屋千餘間,好似紫禁城全景的縮微版。寧壽宮總體布局,分為前部和後部。

宮區前部最南端有一座九龍壁,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改建寧壽宮時建造。中國現存最著名的九龍壁有三處:一處在山西大同,是明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端禮門前的照壁,寬45.5米,高8米,厚2.02米,為中國最大的九龍壁。另一處在北京北海公園羅漢堂前,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寬25.52米,高5.96米,厚1.6米,除了壁前壁後各有九條戲珠蟠龍外,壁的正脊、垂脊及瓦當、琉璃磚等建築構件都有龍的圖案。有人統計,北海九龍壁上共有635條龍,為中國龍最多的九龍壁。再一處是皇極門前的九龍壁,寬29.4米,高3.5米,厚2.06米,由247塊預製七色琉璃磚拼砌而成。下部為白石須彌座,上部為黃琉璃瓦頂,中間為9條巨龍浮雕,體態矯健,活靈活現。全幅壁面以海水為襯景,有9條戲珠巨龍在奔騰。從皇極殿南望九龍壁,正中黃色蟠龍馴順蜷伏,姿如朝覲,勢如拱衛,以其氣勢磅礴、雕制精細、色彩華美、形象逼真,而成為中國最美的九龍壁。

這座九龍壁從東數第三條白龍下腹是用木料雕鑿成形後補裝上去的。這裡有一個傳說,當年在燒制這座九龍壁構件時,工匠不小心把這條白龍的龍腹構件燒壞了,但工期緊迫,來不及再燒。有位木匠連夜用木料雕刻成那塊龍腹,刷上白漆,安裝上去,從外觀看去,可以亂真,竟然瞞過了官員督檢,工匠也免了一場災難。

壁之北、宮之前有兩重門——皇極門和寧壽門。門內是獨立庭院,主要建筑前為皇極殿,後為寧壽宮,即前殿後宮。殿與宮距離僅11.5米。皇極殿為重檐廡殿頂,故宮不在中軸線上的重檐廡殿頂宮殿,只有奉先殿和皇極殿。皇極殿的殿名和殿頂,顯示出皇極殿為最高皇權的象徵。寧壽宮形制略同於坤寧宮,清用於祭神,今為珍寶館。

宮區後部分為中、東、西三路,中路為主,兩翼為輔。

中路養性門內,有四個既分又合的庭院,主要建築依次為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景祺閣。這裡主要是生活區。

養性殿,形制與養心殿相同,正面也有抱廈。乾隆帝詩云:「允宜歸大政,余日享清福。是用構養性,一仿養心屋。」原為乾隆帝做太上皇時的日常起居之所。殿的西暖閣,頗具特色:有佛堂,設二層仙樓,內置佛像和佛塔;有墨雲室,仿三希堂,因乾隆帝得古墨而命名。古代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中的墨,極難保存,以古為貴。

樂壽堂,在養性殿後面,擬為乾隆帝歸政後的寢宮。堂面闊七間,進深三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形制尊貴,體量高大。前臨廣庭,左右游廊,各設屏門,局勢開朗。廊壁鑲嵌「敬勝齋法帖」石刻。堂內槅扇,仙樓裝修,多用花梨和紫檀等珍貴名木,雕刻奇絕,金玉鑲嵌,工藝精美,極盡華麗。

樂壽堂後門內,有一座《大禹治水圖》玉山,用新疆和闐(和田)密勒塔山青白玉,於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雕刻完成,高224厘米,寬96厘米,重約5330公斤。據記載,先是開山采玉,後是長途運輸。從和田到北京一萬一千一百里,需製作特大專車,前用一百多匹馬拉車,後用若干夫役扶推,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冬則潑水成冰路,日行五六里,需三年才能運到。玉石到京後,乾隆帝選用宮中珍藏宋人名畫《大禹治水圖》為藍本,派畫師照圖摹畫在玉山上。先做玉山蠟樣,怕蠟樣融化,又刻做木樣。再經運河,載往揚州,能工巧匠,照樣雕造。自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九月開工,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六月完成,歷時六年零八個月。玉山從采玉到製成,長達十年,僅雕刻就用了十五萬個工。同年玉山運到北京,安設在樂壽堂。玉山雕刻大禹治水的壯觀情景,崇山峻岭,古木叢立,洞壑溪澗,地勢險惡,大禹在山腰勞作,民眾鑿石開山,使水下流。這幅生動圖景,按玉材天然色彩,做藝術加工而成。背面刻有乾隆帝御制詩,歌頌大禹治水,功德萬古不朽。像這樣大的玉材,用來製造一般器物,似大材小用,但製成玉山,會久存不朽。詩中告誡子孫,如為追求珍玩,今後不要再做。這座由一塊整玉四面雕琢成的《大禹治水圖》玉山,構思巧妙,雕工精絕,充滿動感,鬼斧神工,堪稱中華藝術奇珍,顯示中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藝。(《故宮經典·故宮珍寶卷》)

頤和軒,在樂壽堂後,軒兩廊嵌有石刻,甬道兩側布置山石花池點景。頤和軒的西院有一座如亭,亭中對聯是:「境是天然贏繪畫,趣含理要入精微。」亭中曾有小戲台,軒後有穿廊與景祺閣相連。

景祺閣,在軒之北。閣外是珍妃井。閣北出貞順門左轉前行,就是皇宮後門——神武門。

本區宮殿,雖是乾隆帝為自己當太上皇而修建,但他當太上皇之後並沒有搬進去住,因養心殿有皇帝情結而不願離開,也因乾隆帝對生命頗有信心而認為來日方長,又因近四十年居住習慣而不願改換環境。後來樂壽堂成了慈禧太后晚年的寢宮。慈禧在樂壽堂慶祝自己六十大壽,據說竟耗白銀一千餘萬兩。

東路前部為暢音閣大戲樓,坐南面北,建築宏麗。樓南為扮戲樓,二層,就是後台。暢音閣通高20.71米(相當於七層樓高),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總面積685.94平方米,三重檐,卷棚歇山頂,上層懸掛「暢音閣」匾,中層懸掛「導和怡泰」匾,下層懸掛「壺天宣豫」「壺天」一典出自《後漢書·費長房傳》。據載:市中有位賣葯老翁,懸一壺於市邊,及市罷,便跳入壺中。費長房從樓上觀看,很驚異。拜見老翁。明日,同老翁都入於壺中,見壺裡「玉堂嚴麗,旨酒甘餚,盈衍其中」,共飲完而出。(《後漢書》卷八十二下)後以「壺天」比喻別有洞天的仙境。匾。內有上中下三層戲台:上層稱「福台」,中層稱「祿台」,下層稱「壽台」。三層台設天井上下貫通,壽台還設地井,根據劇情需要,利用轆轤或絞盤升降演員、道具等。在演出仙女下凡時,用轆轤把幕景和演員從上面送下來,有從天而降的戲劇效果。在演出「地涌金蓮」時,用絞盤讓演員和蓮花從地井鑽出來,有從地下或水中升騰的戲劇效果。台下還有隱蔽水井,為戲中表演噴水提供水源。暢音閣為宮中最大的一座戲台,與頤和園內德和園大戲樓、承德避暑山莊清音閣大戲樓(已毀)並稱為清代三大皇家戲樓。

閣後的閱是樓,為帝後們看戲的地方,也是帝後飲宴的場所。樓北為尋沿書屋,五間小室,前後帶廊,屋名高雅。慈禧住樂壽堂時,光緒帝請安侍膳前在此小憩。屋北為慶壽堂。這是仿江南民居式庭院,青水磚牆,蘇式彩畫,琉璃瓦頂,四周遊廊,在巍峨的宮殿群中,小巧寧靜,別有洞天。醇親王福晉、恭親王格格,來宮時居住此處。堂後為景福宮,宮前庭院中矗立一塊奇石,名為「文峰」。文峰石立在高約1米,平面八角形漢白玉石須彌座上,四周環以銅欄杆。文峰石高4.5米,秀俊挺拔,突兀崢嶸,紋理清晰,孔穴四布。石山上有一座小亭,名「翠鬟」;山下有一石窟,名「雲竇」。乾隆帝在《文峰詩》中說:「巨孔小穴難計數,詭棱奇自縈糾。」文峰奇石,玲瓏剔透,石中稱珍,令人讚歎。庭院四面有門,石立院中,四面有景,妙趣橫生。景福宮又名五福宮。這是因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74歲的乾隆帝喜得玄孫,為五世同堂。他書寫「五福五代堂」匾,懸掛在景福宮內。景福宮因此又稱五福五代堂。乾隆帝還治了一方「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之寶」印。這成為皇帝五世同堂的歷史佳話。

景福宮北有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的兩座禮佛樓閣:一座是佛日樓,上下兩層,各為3間,供奉喇嘛教佛像;另一座是梵華樓,與佛日樓東西相鄰,有樓梯連通。琉璃瓦頂,上下兩層,面闊7間,各自分割,內設佛堂,供奉佛像,一排排,一尊尊,數以千計,目不暇接,歡喜佛像,姿態各異。樓內有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製造的琺琅塔六座,精麗華彩,美輪美奐。八國聯軍侵入皇宮時,因兩樓偏僻,未遭破壞,保存完好。

西路寧壽宮後面西路,為寧壽宮花園。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