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講 乾清三案 一、永樂宮案

「二呂案」的緣由,要從權妃說起。永樂帝和他父親朱元璋一樣,都要朝鮮貢獻美女。權妃是朝鮮進貢的美女,既「姿質穠粹」,貌美驚人,又「善吹玉簫」,能歌善舞,頗受永樂帝的寵愛,就是去沙漠北征,也帶上這位美人。民諺說:「紅顏薄命。」這位權妃,永樂十年(1412年),在永樂帝北征凱旋途中,死於山東臨城(今棗莊市轄地)。事出突然,議論紛紛。一次權妃的宮女與呂美人在吵架中揭短說:呂美人因爭風吃醋,串通宦官,從銀匠家裡買了砒霜,研成粉末,放在權妃胡桃茶里,將她毒死。永樂帝得知此情,頓時發怒,將有關宮女、宦官、銀匠等處死。最慘的呂美人,朱棣命用烙鐵烙她,折磨一個月,才將她殺死。這起案件,株連廣泛,被殺者有數百人(時北京宮殿尚未建成)。

其實,這是一樁冤案。原來宮裡有兩位姓呂的美人。兩位呂美人之間,也互相爭風吃醋。後來權妃猝死,那呂美人甲便乘機誣告呂美人乙毒死了權妃,鑄成了這樁慘案。

後來,呂美人甲和宮人魚氏內行違規,與宦官私通。朱棣雖有察覺,但因寵愛呂、魚二人,沒有及時處置。當時後宮的宮人,生活寂寞,孤單寡歡,常與宦官相好,譬如一起用餐,一塊喝茶,這種特殊關係,稱為「對食」。這類情況,比較普遍,並不被認為是亂宮之事,但如果傳播開來,畢竟是不體面的。呂、魚二人知道隱秘泄漏後,覺得丟了臉面,竟然懼罪自縊。

呂、魚二人自殺,事情就鬧大了。永樂帝認為壞事都因呂氏所起,便把呂美人甲的侍婢都拘來審訊。這些侍婢不勝拷問,便被刑逼亂說,說是要謀殺永樂皇帝。既然刑問出了大逆之罪,一場刑殺大禍,鋪天蓋地而來。永樂帝愈是濫殺,愈覺得問題嚴重。宮內宮外,上上下下,彼此揭發,互相牽連,女子連娘家,親戚連友人,被連坐殺者竟達2800人!

永樂帝晚年,患重風濕症,常卧病不起,精力也不行,但他還要仿效乃父朱元璋那樣多妃多嬪多宮女,經常向朝鮮索要貢女。按說,朱棣登極時才42周歲,歲數並不算大,正當年富力強。朱棣為了發泄積憤,懲戒後人,讓畫工把呂美人甲與小宦官相抱的情景畫下來。這時的永樂帝,成為一個喪心病態的虐待狂、殺人魔王。每次處死宮人時,他都要「親臨剮之」。有些宮女臨刑前,知自己不免一死,便痛罵朱棣道:「自家陽衰,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你自己陽衰,我們只有找年少貌美的太監,這有什麼罪!

就在永樂帝瘋狂殺人的時候,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情。就是永樂十九年(1421年)四月初八日中午,一場大雷雨,引發了火災,將奉天(太和)、華蓋(中和)、謹身(保和)三大殿燒毀。經過十幾年的興建,舉全國民力,盡國庫財力,他剛在正月初一登殿慶賀,時過百天,皇宮大火,遭火焚毀。永樂帝雖對外發布詔書,表示自責,但對內的殺戮,沒有停止。

永樂帝的後宮,除「二呂案」外,還有「殉葬案」。

「殉葬案」是殘暴的血案。歷史上酋長、帝王死後殉葬,事例之多,不勝枚舉。但到了明朝,已經進入十五世紀,竟然還有黑暗的殉葬制。

皇帝死後,妃嬪殉葬。明太祖朱元璋死,有妃嬪14人,俱身殉從葬。如李賢妃聰明俊秀,知書識禮。朱元璋病重,對守護在身旁的李賢妃說:「你十幾年來與我朝夕相伴,我實在離不開你。你把兩個哥哥喚進宮來,與他們見面,敘兄妹之情。」李賢妃明白朱元璋的意思,心裡一酸,站起身來,躬身一拜,轉身而去。不一會兒,太監奏報:「李娘娘懸樑歸西了。」明洪熙帝僅在位一年,死後有四妃從葬。明宣德帝在位十年,死時有十妃從葬。同樣,清初努爾哈赤死,有大妃阿巴亥(多爾袞母親)等三人殉葬。明清皇帝死后妃嬪殉葬,最為殘酷的是永樂帝。據朝鮮官書《李朝大王實錄》記載:

及帝之崩,宮人殉葬者三十餘人。當死之日,皆餉之於庭。餉輟,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掛繩圍於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經而死。韓氏臨死,顧謂金黑(麗紀韓氏乳母)曰:「娘,吾去!娘,吾去!」語未竟,旁有宦者去床,乃與崔氏俱死。(《李朝世宗大王實錄》甲辰六年十月戊午)

這是一幅慘絕人寰的生人殉葬的黑暗圖畫。30多位妃嬪、宮女等,臨死之前,被集合在乾清門內庭院的案桌前,已擺好了送行宴席,被賞一頓酒飯;爾後,被引向停放大行皇帝梓宮(棺槨)的乾清宮內,立在案旁啜泣。這時大堂已安設許多小木床,殉葬的妃嬪,在床上立著,放聲大哭,聲震殿堂。(查繼佐《罪惟錄·皇后傳》)她們被迫把頭伸進吊好的繩套里,站在旁邊的宦官將床一撤,這些宮人便「升天了」!就連最受寵愛的韓氏和崔氏也在其中。韓氏臨死前,呼喊著自己的乳母說:「娘,我去了!娘,我去了!」喊聲未絕,床已撤去。殉葬者家屬被稱為「朝天女戶」,受到優恤,父兄陞官,輩輩世襲。殉葬者也會得到好聽的謚號,並被葬入皇陵,但這無法掩蓋殉葬制度對生命的野蠻絞殺。明初宮人殉葬的制度,直到明英宗遺詔中才被廢除。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