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講 父子宰相 二、劉氏父子

劉統勛、劉墉父子,山東諸城人,其村逄戈庄今屬高密市,父子為大學士。

劉統勛(1699—1773年),父親劉棨官四川布政使,是位省部級高官。劉統勛天資聰穎,自幼苦學,中進士後,在南書房、上書房任職,進入皇權核心層。不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他彈劾張廷玉,說:風聞安徽桐城張、姚二姓,佔半部縉紳。張氏登仕版者,有十九人,姚氏與張氏世婚,仕宦者十人。請自今三年內,非特旨擢用,概停升轉。乾隆帝說:朕思張廷玉等若果擅作威福,劉統勛必不敢為此奏。今既有此奏,則其沒有聲勢能箝制諸官。尋命劉統勛將此疏宣示廷臣。(《清史稿·劉統勛傳》卷三百二)劉統勛作為左都御史敢於彈劾當朝宰相,乾隆帝敢於將彈章公布,實在是政壇佳話。劉統勛還有私訪的故事。

乾隆帝派劉統勛督察河流決口堵塞工程。劉到現場問為什麼工程拖期,主事官員說因秸稈供應不上。劉統勛微行私訪,見大小載秸稈的車輛,數以百計,排成長龍等待。劉詢問哭泣等待的人,回答是主事官員索賄未得,故意拖延不收。劉統勛令將主事官員捆綁起來,數其罪,將斬之。巡撫以下官員請求寬免,於是先杖責,再戴枷示眾。結果是,一夜薪芻收完,一月工程告竣。

一日,夜漏盡,上早朝,劉統勛乘輿到東華門外,侍衛與輿夫見乘輿微側,便掀開帷簾,見他已經斷氣。乾隆帝聞訊後,派尚書福隆安帶葯前往,已經晚矣。乾隆帝親臨其喪,見劉統勛極其儉素,為之一慟。回蹕到乾清門,流涕對諸臣說:「朕失一股肱!」一會兒又說:「劉統勛乃不愧真宰相。」統勛之子劉墉也官至大學士。

劉墉(1719—1804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進士,自編修,遷侍講。乾隆二十年(1755年),因父親劉統勛得罪,連帶劉墉下獄。這件事的原委是:朝廷在西北用兵,派劉統勛前往負責後勤事務。時清伊犁將軍班第兵敗而死事,定西將軍永常也後退。劉統勛奏請還守哈密。乾隆帝因兵敗而生氣,斥責劉統勛附和永常,命罷永常官,逮回北京,重加治罪。劉統勛子墉革職,其在京諸子,全下刑部大獄,查抄其家。不久,乾隆帝火氣消解,諭:劉統勛管糧餉馬駝,軍行進止,責在將軍。統勛在漢大臣中尚奮往任事,從寬免罪,釋其諸子。

劉墉被釋放後,任編修。後任江蘇學政、太原知府等。劉墉又因在知府任上,對僚屬貪污失察,被發往軍台效力。一年後釋還,命在武英殿修書處做事。後任江蘇江寧知府,居官頗有清名。又後直南書房,任左都御史,仍直南書房。劉墉在與尚書和珅同為官時,能把握分寸,不同流合污,後授工部尚書,充上書房總師傅,署直隸總督,授協辦大學士。

嘉慶帝登極後,懲治和珅,劉墉未受牽連。升授體仁閣大學士。嘉慶九年(1804年)卒,年八十五。劉墉工書,「用墨厚重,貌豐骨勁」,有名於時,被譽為清朝四大書法家之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