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講 父子宰相 一、張氏父子

張英和張廷玉父子宰輔,事情在康、雍、乾三朝。

張英(1617—1700年),安徽桐城人,康熙進士,入翰林院。康熙十六年(1677年)設南書房,召張英入直,並在皇城西安門內賜第,清朝漢官住在皇城裡的這是首例。時平定三藩之亂,戰務繁忙,軍報多時一天三五百封。康熙帝每日乾清門聽政後,就來到懋勤殿,與張英等儒臣,講論經史詩詞。張英隨侍左右:「辰入暮出,退或復宣召,輟食趨宮門,慎密恪勤,上益器之。幸南苑及巡行四方,必以英從。一時制誥,多出其手。」(《清史稿·張英傳》卷二百六十七)官做到文華殿大學士,奉敕主編《淵鑒類函》,454卷。張英家訓:務本力田,隨分知足。張英性格:性情和易,不務表襮(bó,表露)。不去隨意討好,做善事不張揚:有所薦舉,終不使其人知,推薦他人做官或陞官,始終不使別人知道——做好事,不宣揚。

張英較早在南書房,並任文華殿大學士。張英任宰相時,有一個「六尺巷」的故事。說的是:安徽桐城張家和吳家為鄰,吳家要拓展院牆,影響張家,張家不讓。官司打到縣衙,張家是顯宦,吳家是豪富,誰也得罪不起,知縣非常為難。張家寫信給當朝宰相張英,希望他修書給知縣關照。張英見信後,提筆寫道:「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六尺巷」石碑)張家見信後,主動讓出三尺。吳家受感動,也讓出三尺。於是出現至今猶在的「六尺巷」。

張英退休回鄉後,更加謙遜低調。相傳晚年他在家鄉西山居住,有條山間小道,他出來散步時,遇見挑柴的樵夫,總要退到路邊草地上,讓樵夫先行。

張英的賢惠妻子姚氏,也是桐城人。張英初官翰林時,薪水很低,家裡很窮,有人饋送千金,不接受,並告訴妻子姚氏。姚氏說:「窮人家或得饋贈十金五金,童僕都欣喜相告。今無故得千金,人問是從哪來的,能不慚愧嗎?」有時家裡經濟拮据,典當衣物,買米做飯。後張英俸祿稍豐裕,姚氏勤儉之風不改,一件青衫,數年不換。張英做了宰相,姚氏更加謙卑。親友派丫鬟來問起居,姚氏正在縫補舊衣,來人問她:「夫人安在?」姚氏恭敬起應,來的丫鬟大為慚愧。張英六十歲時,姚氏仍親手縫製棉衣給宰相丈夫禦寒。兒子張廷玉,繼入翰林,直南書房。有一天,康熙帝環顧左右說:「張廷玉兄弟,母教之有素,不獨父訓也!」張廷玉母親得到康熙皇帝的讚揚。姚氏還喜讀書,工詩文,有《含章閣詩》傳世。(《清史稿·列女傳》卷五百八)

張廷玉(1672—1755年)官做到軍機大臣、大學士,死後配享太廟。史評:「終清世,漢大臣配享太廟,惟廷玉一人而已。」(《清史稿·張廷玉傳》卷二百八十八)張廷玉也有古大臣之風。雍正十一年(1733年)殿試時,雍正帝欽點一甲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考卷是密封的,拆卷時知一甲第三名為張若靄,是張廷玉之子,榮登探花,眾臣敬賀。按例一甲可以免試庶吉士三年學習和散館考試,即授為翰林院修撰、編修。但張廷玉沒有順水推舟,玉成其事,卻叩謝皇恩,跪下堅辭:若靄是臣子,這萬萬不可!雍正帝說:卷子是密封的,你又迴避,朕決定前並不知道是誰的試卷,此事與你無關。廷玉仍跪地不起,雍正帝說:這次科試,你已迴避,是朕主意,你快起來!廷玉跪奏道:臣家兩代輔臣,已經蒙恩了;天下寒士很多,應該讓給別人。雍正帝稍加思索,說:好吧,讓二甲第一名(第四名)升為一甲第三名,若靄降為二甲第一名。

桐城張家為清代書香門第典範。張英四個兒子——廷瓚、廷玉、廷璐、廷彖都是進士,廷璐子若需、若需子曾敞也都是進士,廷玉子若靄、若澄也都是進士。張英之家為書香門第:「以科第世其家,四世皆為講官。」張英、張廷玉父子為相,為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代帝師,張廷玉配享太廟。張氏一門,前後六代十二位翰林,共有二十四位進士——這在清代是絕無僅有的。史稱:「自祖父至曾玄十二人,先後列侍從,躋鼎貴,玉堂譜里,世系蟬聯,門閥之清華,殆可空前絕後矣。」[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卷五]張英、張廷玉父子都享年八十四歲,算是高壽。

讀書要有一個家庭環境。由張氏一門可見,書香家庭對於一個青年、一個學子的成才是多麼重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