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講 文淵書閣 一、《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是永樂皇帝下令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類書。《永樂大典》和《古今圖書集成》屬於「類書」,就是將許多圖書里的內容打散,按照不同內容,分類編纂,再按照字韻等重新排列起來,便於檢索查閱。《四庫全書》則屬於「叢書」,就是將整本書直接歸類,再編排起來。

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向翰林侍讀學士解縉等下達了修書敕令:「天下古今事物,散載諸事,篇帙(zhì)浩穰,不易檢閱。朕欲悉采各書所載事物,類聚之而統之以韻,庶幾考察之便,如探囊取物。……爾等其如朕意,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明太宗實錄》卷二十下)永樂帝修書要求就是兩個字:「全」與「便」,就是彙集要齊全,使用要方便。解縉顯然沒有理解這個「全」字。他組織了一百多人的編輯部,只花了一年多時間,編好了一部《文獻大成》,向朱棣交差。朱棣一看,嫌該書不夠完備,於是加派姚廣孝等為總負責,讓禮部在全國搜羅纂修和繕寫人,「開館於文淵閣,命光祿寺給朝暮膳」。(《明太宗實錄》卷三十六)在揣摩上意方面,姚廣孝顯然比解縉更勝一籌。他把編修隊伍從100多人擴大到2169人,供事人員更達3000餘人。能請到的先生盡量請,能找到的圖書盡量找。到永樂五年(1407年)冬,一部收書七八千種、共22937卷、11095冊、3.7億多字的大書,擺在了永樂皇帝面前。永樂帝為這部新書賜名《永樂大典》,並作序說:「惟有大混一之時,必有一統之製作,所以齊政治而同風俗。序百王之傳,總歷代之典。」(《明太宗實錄》卷七十三)就是說,只有國家大一統的盛世,才有這部鴻篇巨製問世。這部《永樂大典》,繼承了歷代的傳統,總匯了歷代所有的著作,被《大英百科全書》譽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修成後,放在南京文淵閣珍藏。

《永樂大典》開館纂修之際,總負責解縉的仕途也達到了頂峰。解縉,洪武年間生人,19歲就中進士、點翰林,明太祖對解縉「甚見愛重,常侍帝前」。朱元璋比解縉大四十多歲,一天他對解縉說:「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意思是朕與你,雖說是君臣,卻如同父子,你有話可要知無不言啊!這話籠絡成分居多,可解縉太年輕,缺乏城府,竟當了真,當天就給朱元璋上了萬言書。這封萬言書,僅《明史·解縉傳》就引述了近兩千字,約佔本傳的二分之一。大到用人、刑名等國務,小到皇帝讀什麼書,解縉全批評一頓,特別是嚴肅指出了朱元璋殺人過多等弊政。奏書後,朱元璋別的沒說,僅稱讚他的才華。解縉沒明白朱元璋的真實內心,又上了《太平十策》。朱元璋繼續不理。一次,解縉到兵部索要差役,語多不恭,被告到朝廷。朱元璋隨即讓解縉改做御史。後來解縉的父親覲見,朱元璋對他說:「大器晚成,若以而子歸,益令進學,後十年來,大用未晚也!」就這樣客氣地把解縉趕走,沒動怒,沒貶官,也沒殺頭。解縉在鄉八年,朱元璋病死。他進京弔喪,又被劾母喪未葬離鄉,貶到河州衛(今甘肅臨夏)去當吏員。虧得有人說情,他才回到朝中,做了個從九品的低級官員。

朱棣奪取皇位後,建文帝的官員士子多不服。解縉認為陞官時機已到,於是主動迎接新君,願為新皇盡忠效力。永樂帝在孤立之時,見解縉投桃送李,便破格加以信用,讓他入直文淵閣,參預機務。《明史·解縉傳》說「內閣預機務自此始」。短短兩年,解縉一路春風,節節攀升,位極人臣。朱棣曾對解縉等人說:「慎初易,保終難,願共勉焉。」(《明史·解縉傳》卷一百四十七)可嘆解縉沒參透皇帝講的這個「慎」字。他少年登朝,才華過人,鋒芒畢露,口無遮攔,隨性臧否,招來嫉恨。朱棣立儲時,在嫡長子高熾與次子高煦間猶疑,問詢解縉,縉力主高熾,即後來的洪熙帝。於是覬覦儲位的漢王朱高煦對解縉恨之入骨。到了永樂五年《永樂大典》編成,解縉也被因故外貶。臨走前,又有人舉報他發牢騷,便把他發到粵西南,遠離政治中心。永樂八年(1410年),解縉進京奏事,順便去看太子。當時朱棣在北征蒙古,朱高煦就說:「縉伺上出,私見太子。」朱棣聽後震怒,解縉被下詔獄,嚴刑拷打,牽連甚廣。這一關就是五年。永樂十三年(1415年),朱棣閱看在押犯名單,見到解縉的名字,對錦衣衛頭目紀綱說:「縉猶在耶?」這句話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嫌他活著,暗示殺了解縉;二是念他活著,打算啟用解縉。紀綱理解為前者,就在寒冬深夜,把解縉灌醉,埋在雪中,活活凍死:一代才俊,四十七歲,悲劇謝幕,啟人深思。

解縉歷事洪武、建文、永樂三朝,二十多年間,三起三落。入直文淵閣,是他飛黃騰達的開端;在文淵閣修《永樂大典》,又是他名垂史冊的起始。所以,解縉的一生,與南京文淵閣緊密相連。《永樂大典》現在還存世嗎?正本,到康熙時,翰林們對原書所在,「竟無人知,是可怪也」!今天完全看不到了。它的下落,一說是李自成撤離皇宮時遭焚毀;另一說是嘉靖帝太喜愛這部書,死後隨葬到明十三陵中他的永陵地宮裡!這個說法是否可信,只有打開地宮才能知道。副本,在修《四庫全書》時,已殘缺不全。咸豐時英法聯軍、光緒時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副本兩遭劫難,或被焚,或被掠。中華文化瑰寶就這樣毀於浩劫!今天所存殘卷,已是鳳毛麟角。1960年中華書局據歷年徵集所得,影印出版730卷。1986年再次影印,增加到797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