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講 文華經筵 二、明清經筵

什麼是「經筵」?「經」指經典,主要是儒家的「五經」即《易經》、《書經》、《詩經》、《周禮》、《春秋》等。「筵」的本意為竹席,引申指座位,此處是「講席」的意思。合起來,「經筵」就是儒臣給皇帝上課,講授儒家經典或治國之道等,也就是皇帝學習的制度。給皇帝講課的官員叫作「經筵講官」。通過經筵,君臣之間,學習經典,相互研討,結合朝政實際,闡發儒家思想。經筵有大小之分:通常所指的是大經筵,舉行的次數不多,禮儀隆重,儀式性多於實用性;「小經筵」則是指「日講」,也就是日常給皇帝上課,次數頻繁,禮儀從簡,實用性多於儀式性。明清時期,大經筵多在文華殿舉行。

經筵制度漢代就已出現,宋代成形。明朝初期,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五帝,都是成年即位,大多勤政好學,經筵雖未定製,但並不很緊迫。而宣宗之後的英宗朱祁鎮,9歲即位。他的祖母張太皇太后督教很嚴。主掌朝政的名臣「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深感教育幼主責任重大,上疏請開經筵,定下明代經筵制度——每月二日、十二日、廿二日舉行經筵。

明清經筵,怎樣進行?明清經筵,禮制相同,略有差異,以清為例,綜合敘述。先由禮部動議舉行,翰林院選任講官,翰林院掌院學士和講官共同擬定篇目、撰寫講義,奏請欽定。經筵當天黎明,由大學士等,到傳心殿祭祀。經筵舉行時,文華殿寶座前擺放南北三張桌子,北面是皇帝用的御案,南面分別是講官用的講案,三案相對,呈品字形。案上各置講章(講稿),鎮以金尺(鎮尺)。旁邊站立展書(翻書)官兩員。講官在兩張桌子上安放好講義:左邊是「書」,即「四書」;右邊是「經」,即「五經」。講官一共四位,滿漢各二,兩人一組,分講書、經。參加經筵的官員很多,規格也很高:丹墀左側站立著滿人講官,以及當班的大學士,吏、戶、禮部的尚書和侍郎等;丹墀右側站立著漢人講官,以及兵、刑、工部的尚書和侍郎等。如果孔子的後人——衍聖公入京朝拜,也可能獲准參加經筵。此外還有負責禮儀的鴻臚寺官員、負責糾正儀錶的給事中等也參加。明朝御座前有金鶴一對,東西佇立,口含熏香,噴吐青煙,氣氛神秘,為外國貢品。經筵開始,皇帝御殿升座,眾臣行禮,然後開講。展書官膝行(跪著前行)御案前展開講章,然後退回原處。先由滿人講官出列,用滿語講「四書」,然後由漢人講官用漢語講。講完之後,皇帝就講解內容發些議論,叫作「書義」,大臣們跪著聆聽。再由滿、漢講官依次再講「五經」,皇帝闡發些「經義」,爾後下課。皇帝給參加者賜座,或在廊屋賜茶,然後起駕回宮。講官等人隨後到太和門東廊吃飯,有時在文華殿配殿本仁殿設席。賜宴的酒食自然不錯,剩下的飯菜還允許打包帶走。(《水南翰記》)這在當時是皇帝的恩典,在今天看是節約、不浪費。

朝廷經筵,貴在有常。乾隆七年(1742年),經筵之日下雨,大臣依例請求改期。乾隆帝不聽,講起了戰國時魏文侯的故事:有一次,魏文侯和管理山林的人約好去打獵,恰好趕上下雨,為了不失信,魏文侯不顧大臣勸阻,決定冒雨前往。乾隆帝以魏文侯自比,拒絕經筵改期,但允許大臣穿雨衣,免去了一些禮節。他定下規矩,以後遇雨照此辦理。(《清史稿·禮志》卷八十九)當然,大經筵在清朝也經常被取消。乾隆帝在位60年間,大經筵也不過49次而已。

清代經筵,還有特例。這就是為慈安和慈禧兩宮太后舉行的經筵。其經筵地點,改為養心殿;其御經筵者,從在位皇帝改為兩宮太后。自同治元年(1862年)起,慈安太后與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母儀天下。課本不是「四書」「五經」,而是《治平寶鑒》。這是由南書房張之萬、潘祖蔭、許彭壽等編纂的。進講仿照經筵儀式:正面坐著的是慈安和慈禧兩宮皇太后,師傅坐在一張事先擺好的椅子上,旁邊坐著恭親王奕欣、醇親王奕譞、鍾郡王奕詥(道光帝第八子),另一邊站著軍機大臣、大學士、六部尚書等。講官每半個月輪一次。講的內容除《治平寶鑒》的歷史經驗外,還列出宋、元、明、清四朝帝王政治事迹,共十五個專題,講解歷史,結合現實。

經筵日講,經常進行。明朝有兩位少年天子:一位是9歲的正統帝,另一位是10歲的萬曆帝。我重點介紹一下萬曆帝。經筵內容都是儒家經典,教化內容多,道理也深奧,小皇帝理解起來很困難。首輔張居正對萬曆帝是盡心儘力。《明史·張居正傳》記載,神宗剛剛即位時,張居正考慮到皇帝年紀小,挑選了先代治亂的經驗,編成《帝鑒圖說》一書,選取歷史上正面81個、反面36個,共117個故事,每個故事,配上圖畫,圖文並茂,生動活潑,用通俗語言,給皇帝講解。如「諫鼓謗木」,說的是帝堯在位,虛己求言,門前設敢建言的鼓,敢批評的木,招引賢人,擊鼓書木,批評自己的過錯。「解網施仁」,說的是商湯出巡,見有人設網捕鳥,他讓人把網解開三面,讓鳥飛翔,百姓稱讚說,湯的仁德,惠及鳥獸,何況人乎!三十六國,四方歸商。「脯(fǔ)林肉池」,說的是夏桀無道,酒池肉林,荒淫無度,終於亡國。「游幸江都」,說的是隋煬帝巡遊江都,船隻數千艘,長二百餘里,背拉縴者,錦彩為袍,靡費奢侈,不久隋亡。這些生動有趣的歷史故事,涵蓋修身治國各個方面,便於少年天子接受。

但是,「三楊」和張居正對正統帝和萬曆帝兩位少年天子的教育都不成功,甚至都是失敗的。究其原因,於教學——讀書過程是:一讀,二講,三寫,四行,經筵日講,有讀,有講,有寫,但缺乏行,重知輕行。於教育——教師(講官)、家長(太后或太皇太后)、社會(宮廷氛圍)難能協調一致。於體制——「立嫡以長」、皇帝終身的君主制度。總之,明代君主常用各種理由取消經筵日講,一會兒說身體不好,一會兒說天氣太冷或者太熱。雖然大臣經常上書諍諫,但是皇帝往往無動於衷。

清帝學習,每況愈下。清朝皇帝讀書,早期好學,晚期稀鬆。康熙帝五歲便知讀書,十七八歲時曾因學習過勞而咯血。他重視日講。日講先是隔日舉行,後詔改為每日舉行,在瀛台避暑時也不間斷。三藩之亂時,翰林院以皇帝軍務繁忙,建議改為隔日進講,被康熙帝駁回。康熙帝學識過人,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經筵日講制度。皇上聽課,主要靠日講。但乾隆十四年(1749年)以後,日講也被取消。(《清史稿·禮志》卷八十九)看來和乃祖相比,乾隆帝的好學精神差多了。

清代四位幼帝中,以光緒為例。光緒二年(1876年)三月十六日,六歲的光緒帝開始在毓慶宮上學。老師有翁同龢等。光緒帝坐北面南,前面擺著課桌,上面有筆墨紙硯。翁師傅寫了「天下太平」、「正大光明」八個端莊顏體大字,後握著皇帝小手在紅格紙上描紅模子。爾後,用張居正的《帝鑒圖說》做課本,講修身治國故事。頭兩年,主要是認字、聽課、背書。規定:每日生書讀20遍,熟書讀50遍。光緒帝常讀到一半就不想讀了,老師催促,則不開口。老師對皇帝不能打罵,也不能體罰,偶爾申斥幾句,小皇帝就號啕大哭,聲震宮外。光緒帝性格倔犟,有時十天半月不開口,翁同龢只好奏報慈禧,請醇親王奕譞來陪讀。另一位師傅孫家鼐想出「靜坐法」,就是罰「不許動」。光緒帝發火,大罵起來,摔碎杯子,太監們「一」字排開,跪地求情,小皇帝根本不聽,衝出書房,逃回宮裡。皇帝罷課,慈禧出面,訓誡皇帝,支持師傅。但另一位師傅李鴻藻教育靈活:「一日,穆宗(同治帝)學書,故為戲筆。鴻藻立前捧上手曰:『皇上心不靜,請少息。』穆宗改容謝之。」(《清史稿·李鴻藻傳》卷四百三十六)光緒帝膽子小,怕雷電,一次雷雨,嚇得直哭,翁師傅抱起皇帝,哄在懷裡。有時光緒帝因肚子痛,未吃早飯就到書房,上一半課說餓了,翁同龢就讓太監送來點心。光緒帝十一歲時,上課心神不定,催師傅提前下課,前後半月,經常如此。怎麼回事呢?原來宮裡有鐘錶,怕他分心,就撤了去。光緒帝借口怕誤時,要了八音鍾。他經常玩弄,給玩壞了,所以上課不專心,老惦記回宮修鍾。後來翁讓太監給他換了鍾,才安下心來。光緒帝逐漸懂得感恩,九歲時新春賜「福」字,特意將「福」字從翁師傅頭上身上反覆來回拖了兩遍,意思是「全身福」、「全家福」。(《翁文恭公日記》)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慈禧命裁撤書房,翁同龢為光緒帝師傅達二十二年之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